5. 第 5 章

两人回到婚房正是凑巧,早膳已经领回来了。南三所的小厨房虽是公用的小厨房,但是却是距离近,因此早膳领回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要是御膳房估计就只剩下温热了。

早膳的口味清淡,不宜食用刺|激油腻的食物,是为了温养肠胃。主要是小米粥和小笼包之类的吃食,当然为了不单调,另加了几样滋味好的小菜。这是玉舒平日在家的习惯,但不知道胤祐是否习惯。想来南三所准备了这些食物,肯定不会有胤祐无法食用的食材,但是他的喜好,却不是玉舒一时半会能够了解清楚的,因此就按照自己的口味来了。

既然不知道胤祐的口味,与其猜测,不如满足自己的口味。玉舒虽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开始用膳的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玉舒夹了一个小笼包,放到嘴边咬一小口,浓郁的汤汁便滑入口中。汤汁浓郁却不显得油腻,再加上一口馅料更是香进胃里。玉舒有些惊喜,昨夜听了李多福说南三所的优点是距离近,御膳房的膳食味道好,因此有了心理准备,以为南三所的厨子手艺不好,没想到给了玉舒如此惊喜。

也对,南三所小厨房也是给皇子做菜的,手艺肯定不会差。玉舒回过神,明白是自己误会了,不过对于比南三所小厨房更好吃的御膳房愈加期待了。

“今日的早餐可和爷的口味?”玉舒三下五除二解决小笼包,出声询问。如果有自己喜好,明日就一起准备上。

胤祐吃饭就不似玉舒那般斯文,小笼包一口一个,不过也幸亏不是刚出锅的,否则估计就要被汤汁烫伤了。听到玉舒的问题,胤祐心思敏感,这一问就明白玉舒的心思。

福晋这是想了解自己的喜好呢?胤祐心里直冒泡,面上却还是端正无比,不过温柔的语气却还是透露了他的心情。

“我对于吃食不挑剔,向来是膳房做了什么就吃什么,并没有多费心思。”胤祐回答。康熙对于阿哥们向来要求严格,无论是学习骑射还是平日生活行为准则,康熙对此都有严格的标准,同样阿哥们极为崇拜他们的阿玛康熙,日常习惯潜移默化的受到康熙的影响。

“福晋有什么喜欢的,去小厨房点菜就行,不需要顾忌什么,五哥院子里也经常点菜,没人会多嘴。”胤祐看着玉舒的模样,想着成婚之前派人打听的消息,福晋应该是个爱吃也会吃的,没道理在宫里约束自己。

“我记下了。”听到胤祐的话,玉舒就明白了他的担心,这是害怕自己不好意思点菜,怕委屈自己。虽说玉舒胆子可不小,也不会因为在宫里怕人说嘴就不敢经常点菜,但是胤祐的关心还是让玉舒心里舒坦许多。

两人吃完早膳就要去给乾清宫康熙请安。两人这时候去时间正好是康熙早朝结束,等到给康熙请晚安就要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因为如今康熙后宫没有皇后,佟妃虽掌管权利,但是既不是皇后或是副后,也不是皇子生母,因此胤祐与玉舒无需去景仁拜见。给太后请安后就可以去启祥宫成嫔请安。

从南三所到乾清宫有不少的距离,好在玉舒和胤祐出发的比较早,因此时间充裕,可以慢慢走过去,也不会因为赶路导致失态。

梁九功一直候在康熙身边,随时可以听从康熙的吩咐,当然还要随时注意着皇上的状态,茶水凉了要立马换上,缺了东西要不经意间补上去。这份本事不是谁都有的,梁九功也因为这个本事,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慢慢的得到康熙的重任。

他知道今天是七阿哥和七福晋来请安的日子,早早的就派人在外面接应,等到七阿哥与七福晋过来,就直接给皇上汇报。

梁九功看到门口小太监的手势,说明七阿哥和七福晋来了。

“主子爷,七阿哥与七福晋来给您请安了。”梁九功恭敬的说。

“嗯,让他们进来吧。”康熙放下手中的折子,对梁九功吩咐。康熙的儿子多,如今已经成婚的也不少,康熙已经没了一开始儿子儿子请安时的激动,不过总归是高兴的。

更何况成婚的儿子还是康熙一直忧心终身大事的胤祐。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胤祐和玉舒两人被梁九功引进宫殿,等见到康熙的身影,连忙请安。

“起来吧。”康熙喝了两人敬的茶,“梁九功。”

梁九功不用康熙多吩咐,就明白康熙的要求,连忙让小太监给胤祐玉舒两人准备座位,茶水点心也一一盛上。

康熙看着胤祐,心中复杂。康熙因为胤祐生来足疾,是有过不满的。康熙并不相信天降不详,映射自己德行有亏的话,但是不可否认胤祐的足疾,给了乱臣贼党攻讦的借口。因此康熙最初不免迁怒到了胤祐身上。

可是胤祐又是刚出生的孩子,又能知道什么呢?康熙能做的就是无视,不过私下里让底下人仔细照顾,太医也是每日候着,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因此对于胤祐小时候的模样,康熙几乎没有印象,后来与胤祐的相处还是从胤祐在尚书房学习时开始的。

“胤祐,成了婚就要和福晋好好相处,可不能再犯犟脾气。”康熙调侃,“朕还记得你小时候学骑马,最开始学不会。其他课老师说你逃课了,闹的大动静去找你,最后发现你还在学骑马呢!”

这样说着康熙又想起了当时胤祐的模样,五六岁的年纪,本就因左脚力气不稳不好上马,硬是学着不擅长的右脚支撑,左腿翻胯,不知其中废了多少功夫。学会上马后高兴的模样更是让胤祐印象深刻。那是康熙就知道胤祐虽然天生有疾,但是跟其他几个兄弟并不差什么。康熙

“学习做事上坚持可以,达不到目的不罢休也可以,但是夫妻之道可不是如此。”康熙自认为在夫妻关系处理上有一套,对新婚的胤祐教导一番。毕竟根据大师所说,胤祐只能有一个福晋,夫妻关系和谐还是尤为重要的。康熙想起往事,慈父心肠软了下来,更是对胤祐絮絮念叨。

“你福晋也是个性情好的,原先就经常听你阿玛提起家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今天一看你阿玛果然没有夸大。”康熙语气亲近,将朝堂上威严冷厉的气势收敛起来,就像个平常人家的长辈一般。

玉舒虽然感到惊奇,但也因为这样的康熙放松心情,原先紧张不安的情绪被消除的七七八八。

三人说了一会话,康熙就让两人退了。不短不长的时间,既不会引人注意也不会让人以为惹怒了康熙。

“从库房里多挑几样东西送过去。”康熙等人走后又拿起一本折子开始看。

“奴才遵旨。”梁九功知道库房里有哪些东西,从中挑选了不逾制但又珍贵的物件,然后让人小心的送过去。

“听皇阿玛说起爷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有些好奇。”玉舒捏了捏胤祐的胳膊,“有空的时候爷给我讲讲吧。”

“我想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