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人间心事万盏灯,遥寄瑶池

闻其言,花簌心有戚戚:“这里的野狗可凶悍嘞,我也遇上过,投喂几次,它倒认得我了。”

花簌想起适才见归了,是被空心师父背来的,便又问他们有无受伤。

他们倒是不曾被野狗咬着,只是归了人小腿短,奔逃之时又被绊了一跤,空心这才将他扛在背上一起逃的。

花簌遂安心了些,不过家中从不备药,又兼那对师徒不在意这点小伤,不愿她劳心。

她也不便强求了,一时喝喝笑笑。

花玦的狐朋狗友遍布八荒六合,平日吃酒约架都好说,潇洒爽快得很,唯有一件——凡是遇上他家个那不爱说话的神女,不拘是谁都得往后排排。

凡有他家神女在眼前,那谁也不能再现于他眼中。可谓是见色忘友第一人了。

因为这个,往日里他们便没少取笑花玦,笑话他日后必定是个妻管严,什么色令智昏此类玩笑在他面前都使劲笑话。只不过花玦并不在意这个就是了,甚至还有些洋洋自得。

知交好友尚且如此,今日上门作客的两个和尚便更不必说了。

一桌子上,也只有花簌会理一理他们。

明明甚有眼色的空心师父,眼下却又没了眼色,带着如坐针毡的小徒弟,一碗接一碗地喝着清水,还与花簌推杯换盏。

花簌:“……”

任那三人在对面如何,盈阙只一心一意看着花玦,听花玦给她讲以前听过的凡间戏文。

讲世家大族有个祝姑娘离家求学,女扮男装与一寒门小子义结金兰,拜入书院。

空心师父:“哈哈哈哈哈,作男儿便当如小归施主这般!”

梁祝同窗共读三载,朝夕相处而未知其女儿真身,临别祝姑娘谎称家有九妹,已至镖梅之龄,愿替其作媒。

空心师父:“哈哈哈哈哈,世间安有此等呆子!”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祝姑娘只得中断学业回到家乡,梁公子求聘却得知祝姑娘被逼嫁马太守之子。梁祝楼台相会,泣涕涟涟,诀别誓约,生不同衾,死当同穴。

空心师父:“哈哈哈哈哈!”

盈阙转头望向对面,默而不语。

“……”花簌挠挠额头,“我在给大师讲我同师兄弟们在药铺学医之事。”

盈阙觉得,昨日既借他家寺院想通了惑心之难,今日还他一席畅谈也是好的。于是便站起身来,兀自往外走去。

花玦忙跟去,匆匆留下一句:“两位自便,在下陪我娘子去散散心。”

空心师父迤迤然起身,喊了一句留步,合掌身前,没有大声大笑,又成了一副高人模样,惟有胸前几点水渍,方才显得不那般端重。

“两位施主可是要去赏灯会?”

什么灯会?

盈阙也站住了,回身摇了摇头:“不是,是你太吵了。”

不同于盈阙的无动于衷,花簌与花玦都听到了话里的紧要之处。

“什么灯会?”花簌有些奇怪,她怎么不曾听说过。

“三日前,国主寻回了十多年前失落的女儿,为迎公主,便下令举国同庆,今夜这灯会,正是为此。”

听闻如是缘由,花簌初听花灯会的欢悦都淡了下来,唏嘘了几声:“这公主真是可怜,好在如今寻回来了,国主这般珍爱,总算苦尽甘来!”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西陵繁荣,一个边陲小镇也有八街九陌。今夜灯月交辉,千种花色,更有社火百戏,极尽热闹。

花簌跟着空心师父还有归了小和尚一路,将一夜良辰尽留与了那如胶似漆的一对儿。

正好也来了镇上,花簌索性便带着他们先去了药铺。

归了好奇地问:“小归施主,你们家中何不备些伤药?平日里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

“唔……”花簌一时语塞。

她总不能说凡间的东西伤不着神仙,凡间的药也治不了神仙吧。

这时,空心捶了归了一头:“你就不会盼着人家好么?施主心善,自有佛祖保佑,你正是平日念经不用心,今日才受此一难,还好意思说!”

归了捂着头,委委屈屈的,不说话了。

花簌匆忙忙拿钥匙开了锁,推门进去。安顿他们坐下,自转去内堂取自己的药来。

归了这时候才敢小声地问师父:“我们不是来寻那位新娘施主的吗,为何不跟着她?”

昨夜师父以为寺里来的是小偷施主,眼都未睁便又睡了过去。可今早他说了两位施主的长相,尤其是那位女施主,师父便从蒲团上跳了起来,拎着他便出来寻人。

空心原本是闭目念经,闻言便掀了掀眼皮:“没瞧见那位施主嫌我们烦了么。”

“可是师父不是说,穷庙里的和尚面皮须得厚吗?”

“……”空心张开的嘴巴又闭了回去。

归了被师父瞪得默默捂上了嘴巴,委屈巴巴。

这时花簌已端着一只小小又朴素的药瓶出来了。

笙歌九曲,钟鼓喧天。

街上有鱼龙灯、百花灯、走马灯,染色的绢纱,五彩的流苏,好多好多。

垂首见,仰头见,蓦然回首,无一灯火见阑珊。

高高的灯,点点斑斓,映在远远的静河上,如星周匝,绮丽粲焕。

盈阙已把火红的嫁衣换下,华美的珠冠也摘了,穿着她的桃花裙,坐在河边。

花玦把并蒂莲花灯放到盈阙怀里,坐得靠盈阙近了些。

河里漂来花灯,花灯渐多,天上也飘起灯火。

盈阙枕在花玦肩头,许久未动,花玦微微侧过头,低声说话:“阿盈?你睡着了么?”

“醒着。”盈阙闭着的眼没有睁开,她说,“太吵了。”

轻语似嗔,风送入耳。

花玦低低笑了一声,抬手指着天,柔声说道:“阿盈,你瞧!”

盈阙一睁眼,先是看见了花玦眼里的星河,又顺着他高举的手臂仰头望天。

久闭的眼,乍一睁开,眼前所见仿佛朦胧,还甚为刺目。

从指缝间,盈阙呆呆地望着天,不觉问道:“可是今夜的风紧么?”

花玦一时没有听懂:“嗯?”

“天上的星斗,都被吹落了……”

噗哧一声,花玦顿时乐了。

也许是喝醉了酒,也许是还半梦半醒着,这般迷迷糊糊,说着傻话的阿盈,他是第一回见着。

忽尔,一只浸着暖意的手掌捂住了她的眼,眼前刹那间失了所有的光,她却一点也不心慌。

盈阙听见那道在心上响了千余年的声音,在耳边对她说:“莫急着睁眼,慢慢的。”

软软纤长的睫毛从掌心划过,花玦觉得掌心有微微痒意,心尖都颤了颤。

花玦虚咳一声,方道:“今夜的风不紧,灯火却盛,会刺疼眼睛。”

他缓缓移开手,盈阙眼前比方才清明许多。

她这才看清,那不是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太高太远,它却仿佛在头顶,也很高很远,却是人间够得着的高,是人间的星呀。

那些人手里的灯,不知何时放到了天上,还放了那般多,乘风飘摇,漫天荧荧之火,照得夜明水阔。

“它是什么?”

“它叫天灯,也是凡人的祈福灯。”

“问天祈福?”盈阙愣了一下,方才解悟过来,“他们在向我祈福?”

花玦忍着笑:“对。不过这些也只是百姓的一点慰藉罢了,昆仑座下诸神会参鉴的。”

盈阙严肃正经地点了下头:“空桑勤恪,这些事务,他惯来比我会打理。”

她盯着那些天灯上的字仔细辨认,奈何天灯实在太多,又越飘越高,很快便看不清了。

只看见大片大片的“平安”、“团圆”、“眷属”、“如意”那些字眼,都是些再寻常不过的祈愿,还有几盏天灯上,写的是颂圣之辞,字也好看,不过有些是作的画,盈阙也看不懂。

花玦见盈阙以为新奇,便问她要不要也放一盏天灯。

盈阙摸着手里的并蒂莲花灯想了一会儿,才清清淡淡地说道:“凡人的心愿遥寄神仙,我等夙愿留与自己便好。”

今夜原本风光甚好,谁想月至中宵,天上竟下起了瓢泼大雨,浇散了满街的人。

好在哗啦啦倾盆似的大雨未下多久,雨势便渐小了,风吹得细雨斜飞,渐急渐疏,檐下雨声潺潺不止。

雨刚飘下两滴时,花玦见微知著,便已拉着盈阙穿过人潮,就近找了一户人家,在人家屋檐下安顿了,是以比仍在在雨中奔忙的路人,少了许多狼狈。

盈阙把手伸出檐下,接了一手雨水,再眼看着雨水从指缝里漏光,脸上淡淡的,瞧不出半点心绪来。

雨水沿着檐边滴落,溅湿了鞋面。

花玦说:“阿盈,我们回家吧?”

盈阙唇边微微漾出一个笑来:“好。”

于是花玦便从一旁的芭蕉上,折了片硕大的芭蕉叶,能顶在头顶,将整个盈阙全然遮住那般大。

把芭蕉叶塞进盈阙手里,手把手教她撑在头顶,花玦不由分说便背起盈阙,冲进了雨帘。

雨还是大了些,一把芭蕉叶遮不住他们两个人。

雨声将一切声音打低了下去,花玦只好稍稍提了提嗓子:“你给自己撑好,我们花木多淋淋雨,长得更好,听话!”

一向很听话的盈阙,这回也听话。

她把芭蕉叶撑回自己头顶,却又默默地伸手护在花玦头上,努力地不让雨水打进他的眼睛里,好看清前边的路。

他们回到家时,屋里漆黑,花簌尚未回来,花玦点起烛火。

想是雨大,夜路不好走,花簌便回了医馆,他们倒也不担心。

只是夜久更深,该入寝了。

绣满归来花的红喜袍归置在床榻前的衣架上,相依相偎。

床榻上面面相对的人儿,透过逶地的红纱帐,朦朦胧胧。

“我们终于成亲了,阿盈……不对,该喊娘子了。”

左边的人儿摇了摇头。

“那喊卿卿,好不好?”

左边的人儿还是摇了摇头。

“那该怎么喊你?”

“阿盈便好。”顿了会儿,才喃喃道,“你一辈子,至少阿盈惟有一个。”

花玦轻笑:“傻!倾此一生,卿卿娘子也只有你一个啊!我还能喊别人作娘子不成?”

“我不喜欢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