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喜与忧

两人告别,贾诩目送沈定离去,扭头看向留下的那亲卫:“君住何处?”

亲卫咧嘴一笑:“就在先生对面,将军租了下来。”

贾诩回到家中,妻儿一直在屋中等待,见他回来立即叙说经过。

待听说沈定提及不能令坟茔遭了血光,特意等到他回家再动手时,贾诩再次深深一叹。

他看向妻儿,面露无奈之情:“这下是真的跑不掉了啊!”

贾妻不解:“这位沈中坚不是没有遣人看守?”

贾诩却是摇头:“沈中坚非是李傕,其人情至此,我若逃,则必死矣!”

另一边,沈定却是心情大好。

长安逮住了一个贾文和,蓝田的荀公达也给他回信了。

虽然信很简短,内容也很粗略,但的确给沈定提出了建议。

荀攸的建议是尽收关中,然后转向益州,形成嬴秦之势,坐观关东诸侯相争。

至于怎么收关中、怎么拿益州,他没说。

但这已经足够了!

至少愿意出主意了!

沈定很高兴,也愈加警惕,荀攸此人,可不能叫他跑了。

……

天气越来越冷,但蓝田等县的水利工程却越来越火热。

“不仅仅是蓝田,杜陵、霸陵、新丰,全都动起来了。”

水渠工地旁,韦康一边走一边介绍,他身边是沈定和张既。

如今韦康是典农将军,专门负责屯田及水利事宜。

张既则担任京兆尹,统筹京兆各县。

当然这两个职务都是沈定自行任命,然后给天子上了个表。

至于表章有没有给到天子手里,沈定也不清楚,若是没有,那都是李傕的错!

“好!”沈定赞了一声,“都是元将的功劳啊!”

说着他抬手划了一圈:“往后这三辅大地上,处处都有韦公渠矣!”

韦康一愣,脸上的笑容再也止不住。

若真是到处都有“韦公渠”,那可就是流芳百世、名传千古了!

“都是明公之力!”

韦康先归功于沈定,紧接着看到一旁张既,又补充道:“德容也出力甚多。”

张既摇头:“我只是筛了一些流民罢了。”

说起流民,两人为此争吵颇多。

张既作为治民官,是希望流民入民籍。

但韦康主管屯田,巴不得所有人都编入屯田营。

好在总体目标一致,吵归吵,最后事还是办了。

离开工地往回走,沈定说起最近形势:“齐元良送来消息,张济派遣的三千人占据了下邽,他若是与李傕勾连,则高陵杜文修危矣。”

先前杜品按照计划进攻黄白城,在城外顿兵两日,最终面对李傕从池阳派过去的援兵,不得不退回高陵。

“张济说是不掺和,实际却是要坐山观虎斗。”张既尖锐点评,“只要稍有威胁,他自会缩回去。”

沈定若有所思:“遣一部据守万年如何?”

万年在高陵东北、下邽西北,可以与高陵杜品互为犄角。

“千人足矣。”

沈定点头,随即叹道:“可惜未能攻下黄白城,李傕又招了羌胡相助,其势稍壮,不愿和解。”

现在和解意愿最强的是郭汜,他中军已经退至槐里,生怕被李傕、沈定夹击。

沈定需要时间整顿,只要天子能回长安城,他十分乐意暂时和解。

唯独李傕,不将沈定、郭汜两人击败,他是不肯罢休。

皇甫郦甚至因为劝他和解而被追杀,幸而有义士相助得以逃出池阳,目前正在长安城内照料皇甫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