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卷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全本免费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七面,请大家继续看「三、「寻」,四、「伺」。」

这是讲到不定心所,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所以叫做「不定」。前面「睡眠」跟「恶作」,已经解释过了,再看第三跟第四。

『三、寻求者,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察者,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这两个心所的性质一样,只是就着「粗转」和「细转」来加以分别。「寻求」,罗什大师旧翻译为「觉」,「伺察」旧的翻译为「观」,所以寻伺又名为「觉观」。『令心悤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事实上「寻求」是两个心所和合产生的,我们分成两段来说明:

第一段「令心悤务急遽」,这是「思心所」的状态。思心所是令心造作,可能是善心造作、也可能是恶心造作。前面讲到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作意」令心王最初生起跟境界接触、之后领纳境界、然后去分别境界,最后在境界造业;「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会带动善、恶的心所生起,所谓「务急遽」,就是忙碌的样子,不是寂静的状态,开始造业了,这是思心所的状态。

其次『于意言境,粗转为性』,这是「慧」。这个心所是在什么境界活动呢?不是在外境。我们一般的境界,多数都是从「前五识」所领纳的境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于身体所接触的种种感觉,落到第六意识,由第六意识来分别。但这地方是指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假借前五识,而是单独在内心当中,依止名言,所取之境─称为「意言境」。

所谓『意言境』我们再解释一下。「意」是指「心识」─意者,心也;「言」是名言,内心活动就要有名言,就像我们走路要有道路一样。古德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是我们内心的道路,如果言语停止了,内心就不能活动;我们从内心去思惟佛法的名言、或是世间杂染的名言,从名言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境界。譬如我们思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在这十个字里头思惟,这时候心中就会出现「空性」的境界、真理。当我们在这「意言境」里面粗转──很粗浅不是很深入,就是大略地把它观察一次,这叫做「寻求」,也就是一种观察思惟。不过这种观察思惟,不像平常在尘劳的境界,用眼睛观察、用耳朵来听…不是,而是「前五识」都停下来,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在心中名言里,分别观察,这样叫做「寻求」;假设是属于微细的思惟观察,那就安立做「伺察」。

其实,这两个有前后生起的次第,对于心中的名言境界,不论是打妄想,或是修止观,总之刚开始先是「寻求」,慢慢观察久了之后,越看越微细,就进入了「伺察」,所缘境都是同一个。

在《唯识》的经论里面,讲一个譬喻说:鸟儿在虚空中飞来飞去,虚空是鸟所飞行的境界,而虚空就是「意言境」;刚开始起飞要振动翅膀,等到在空中飞行,就不用这么辛苦了,翅膀的振动就比较微细了,就像滑翔一样,翅膀只要微微振动就可以。那么刚开始起飞、振动翅膀的相貌,安立做「寻求」,是粗的;等到飞上天空,一切运转正常了,这时候翅膀的振动比较微细,安立做「伺察」。总说:就是依「粗」、「细」之分别,而安立「寻求」跟「伺察」。这是讲到它们的体性,有思跟慧的和合。看它的作用:

『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这两个心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作用,是以身心「安住」与「不安住」来作区别。

其实「寻求」和「伺察」,这两个跟「思心所」有关;「思心所」是跑到善的境界造作、还是跑到恶的境界造作,思心所不能决定;由谁来决定呢?是「作意」决定的。假设「寻伺」是跟不如理作意相应,然后不如理的「触、受、想、思」,这时候你的身心表现出来的相貌,就是不安住。假设「寻伺」是跟如理作意相应,在佛法僧三宝的境界中「寻求」跟「伺察」,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安住、寂静的相貌。

《瑜伽师地论》上说,『不安住』的「寻伺」有五种情况:

一、「欲」的寻伺:好比打坐时,有时会起「欲」的寻伺,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突然间念头跑掉了,跑到五欲的境界思惟观察,这时候身心就不安住了。贪烦恼一生起来,内心就燥动了。

二、「恚」的寻伺:本来打坐得好好的,身心安住,但是想到不如意的人事,瞋心发动出来,这就是「恚」寻伺,在瞋恚的境界里思惟观察。

三、「亲属」寻伺:本来发了菩提心、忏除罪障、积聚资粮,不管出家或是在家,都愿意好好修学圣道,但是想到上有高堂、兄弟姊妹都还在,应该跟他们一起团聚啊,不应该来这地方修学。这「亲属」寻伺,也是不如理作意。

四、「国土」寻伺:好比分别道场的好坏──唉呀!我不该来这个道场,这里伙食办得不好、也没有佛法可以学习、环境又不好等等,分别国土的差别。本来你应该修四念处的,现在却分别国土的好坏,不如理作意。

五、「不死」寻伺:心想︰我还年轻、能力也具足,现在不应该修学圣道,应该去世间好好发展一番,等年纪大了再来修学圣道。认为死亡离他还很久,称之「不死」寻伺。

以上五种寻伺,是一般初学者容易发生,与不如理作意相应的寻伺,能使令身心不安住。

《瑜伽师地论》非常重视「寻、伺」这两个心所,特地安立了一大科来解释「寻」跟「伺」。本地分共有十七地,其中有三地用来解释「寻、伺」。(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因为无明的生起,或是智慧的生起,都是依「寻、伺」而起的。

以上说明「不如理作意的寻伺」,下面解释「如理作意的寻伺」:

一、思惟「业果」寻伺:这是思惟观察业果的法则。思惟观察业力,世间上有善业、恶业,善业的创造累积可以使令我们得到可乐果报,恶业的创造累积成就不可乐果报。生命就是由业力所创造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是业果的「寻伺」

二、思惟「空性」寻伺:这是思惟空性的寻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前面「业果」的寻伺是以「我」来发动的,以「我」来思惟业果,但「空性」的思惟是把那个「我」给消灭了──无我、无我所,内心跟平等法性相应。

我们看神秀偈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两首偈,就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的寻伺活动范围,浅深不同。

神秀师是说:有一个「我」能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现在开始,「我」要断除恶法、修习一切善法,莫使尘埃从身口意生起,这是很难得;但是还有一个「我」存在。刚出家的人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出家久一点,对众生、佛法有一点使命感,需要承当一些责任、跟人群的接触会比较开阔,这时候就会发觉,如果单单断恶、修善是不够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接触,会有一种对立的感觉,我们很容易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障碍。

如果能够进一步学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内心的状态是无我、无我所的,你看事情不是站在自我,是站在因缘的角度,世间上各有因缘,而你观察世间上因缘的时候,那这种心境是调柔的,而且是善恶、因果清楚分明,没有加上个人的主宰,没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我们从这两个偈颂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寻伺的境界有高低的差别。寻伺,就是你内心观察思惟的活动情况,叫做寻伺。

『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

寻、伺两个心所,都是由「思」及「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

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寻」它的多分是「思」,「慧」是少分;因为刚与「意言境」接触,这时多分还是属于「思」。就是心中假藉如理作意,在佛法的名言里面造作,一种造作的意志(心愿)。但是这时真正抉择观察的成分少,尚不深入─『不深推度』,所以安立为「寻」。慢慢的在名言里面,观察久了,此时「思」慢慢就淡了,代之而起,「慧」的成分就多了─『能深推度』所以安立为「伺」。这两个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但都是以「思」和「慧」各一分作为体性。

寻伺在修观很重要,当然在「修止」的时候,是不能有寻伺的,因为修止对于根本所缘,必须是「无分别住」。好比「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时候对佛号只有一种皈依的心,对佛号是不能分别的,一分别就不能达到一心不乱了。但是「修观」的时候,也就是寻伺,修观就是要靠寻伺。

我们对不净、苦、无常无我,每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体会,但是遇到境界的时候还是颠倒,为什么呢?体验不深刻。就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境界现前,你才感觉到,平常的时候你都活在颠倒当中,你还是觉得色身是清净美妙的,你还是去贪染,所以这个寻伺很重要,我们要是不在佛法的名言寻伺,老是「无分别住」,你怎么能够生起智慧呢?

一般的修行人第六意识很懒惰,事情忙完了以后,我静一静就好,把佛号念一念,没有错,「一句弥陀念诵听」,心与佛号专一安住,心与佛号相续安住,一下子烦恼就停下来。停个十五分钟,三十分钟顶多一个小时,又开始去工作了,就是这样一天过一天。我们一路修止怎么能够生起智慧呢?从因果的观念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只是让内心寂静住,自然生起智慧,会有这样的事情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内心无量无边的颠倒,只是被那个止一时压住而已;虽然「修观」比较耗神,多数人不喜欢修观,耗神,但是你不栽培「观」,你没有「正忆念」是不能对治颠倒的。

总之,「寻伺」若与「不如理作意」相应,是一切罪业的根源,带动很大的烦恼;「寻伺」若与「如理作意」相应,能够成就佛法甚深的智慧。这两个心所不定,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

这个地方就把不定心所讲完了。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推度,简单说就是观察,思惟观察,没有很深入的思惟观察叫做「寻」,「寻」它的成分是「思」的成分多,「慧」的成分少;到「伺」的时候,「慧」的成分就多了,「思」的成分就少;有这样的差别。经上说:「万法唯识」,意识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由各人业力来决定的,而业力也是我们内心所变现的,因此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你内心的念头!只要每天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就知道下一辈子会到哪里去,根本不用找人算命;这五十一个心所,每天起心动念大致看一看,善的心所强,还是恶的心所强,就很清楚来生去哪里。如果你不调整,那你的命就会被人家算的很准,如果你愿意调整,你的命运就能够改变。

不过对于调整烦恼,烦恼那很多,六根本、二十个随烦恼,加起来就有二十六个烦恼,佛法要你先找到根本法宝──把心带回家。佛法的意思不是要你靠自己力量去抗拒烦恼,不是;必须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先找一个法宝──佛号、或是空性的名言真理,然后在寂静处,不断的把法宝力量加强起来,靠着「止」就是「念」,「观」就是「慧」──由念住心、由慧观察;念跟慧,主要是这两个心所;把心中的法宝、这个家啊,一天一天坚固地建立起来。

然后,离开佛堂跟境界接触,烦恼一活动,就把你的法宝现出来,转念念佛;刚开始做得很勉强──不能念要它念,不能转要它转!不过你要转它,一定要思惟烦恼的过患──这是一个贼呀,又来破坏我的功德!你对贼的过患要很清楚。依止对佛法的信心、惭愧心,强迫自己把在世间的五欲烦恼,转到佛号的境界。

当然,刚开始谁也不愿意回家,大家在外面跑惯了,那一个人愿意回家呢?但是你不回家,苦头吃多了,迟早还是要回家。所以说刚开始要回三宝的家,都有一点强迫性质,佛陀、三世诸佛,祂们现在很自在,在大般涅盘这个家安住了,但是刚开始也是不愿回家,也跟我们一样挣扎。

不过你要想想看,你现在不回家,外面有老虎会咬你,狮子咬你、毒蛇也会伤害你,你下辈子来,还是一样被烦恼所攻击。你自己不愿意回家谁也没办法,生死这件事,不是拖延就能够解决问题。应该下定决心,把握现在,强迫你自己,把趋向于五欲的心,带回到三宝的家。一次一次,慢慢慢慢…它就习惯了,就会发觉你的念头,大多能与三宝相应,住在家里的时间多、往外跑的时间少,那就有进步了!慢慢慢慢你会发觉,大部分的时间,你的心都在家里面,偶尔出去走一走而已,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改变了。

佛法的对治方法,是要你先建一个家,否则很难跟无始烦恼抗拒。为什么我们刚开始要息诸缘务,在一个寂静处修止、修观,就是这个缘故,你要先把内心的家盖起来,然后在家里安住,慢慢慢慢外面烦恼活动就减少了。当然这个家都是要自己去盖,外面的房子别人可以帮我们盖,你内心的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谁也没办法。你自己不盖,那你就没有一个家,老虎来的时候你没地方跑,毒蛇来的时候你也没地方跑,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依靠,你看看多可怜。没有家只好随业流转了。所以要及时把握生命,努力把心中的,佛法僧三宝的家,在心中建立起来,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以上五十一个心所,我们就讲解到这里。

己三、色法

前面的心王跟心所都是有了别性,能够明了、分别外在境界,有明了、分别的功能。以下这十一种色法没有明了性,即便是□□、无□□清净光明的四大,特别的精妙,也没有明了性,还是属于色法。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