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秦家

《落魄千金狡诈如狐》全本免费阅读

正在她思索之际,门被轻轻推开,一位四十多岁的农妇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洗的的发白的蓝布褂子,头上挽着髻,圆脸上堆着笑意,眉眼间皆是和善。

“你醒了?姑娘。”

她见顾珏神情警惕,绷直身体。于是语气越发轻柔,忙摆摆手,道:“别紧张,我不是坏人,今日早晨我在河边发现你,见你昏迷不醒,浑身湿透,遂将你带回家换了身衣服。”

妇人这番解释,再加上她的慈眉善目,顾珏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穿的陌生的衣服,青色的粗布麻衣,虽是旧衣但胜在干净。

秦婶子瞧见她的动作,笑着解释,“这是我家大丫的旧衣服,还请姑娘不要介意。”

顾珏听罢后,忙起身下床,躬身行了一礼,感激道:“多谢婶子救命之恩,小女子感激不尽。”

她脸上虽然还带着苍白病倦,但是举止仪态优雅随性,行礼动作落落大方,透着真诚,很容易便让人心生好感。

秦婶子常年生活在田间劳作,哪里被人如此礼待过,忙上前一步将人扶起,嘴中絮叨着,“快起来,快起来。”

她见顾珏面容苍白,将人送到床上躺下,不忘叮嘱,“你落水身体还未恢复,厨房里我温着姜汤,你快些躺下休息,我给你端过来。”

这是来自一个陌生人的温暖,顾珏心底有些温暖。

待她病养好后,顾珏就在秦婶子家留了下来,秦家是赵河村中一户猎户,比起村里其他人家,生活上要稍显富余,平日里桌上的肉菜很常见,比起其他人家半月里都不见肉沫荤腥要好的多,因此秦家人体格个个彪悍健壮。

秦家人丁简单,秦叔和秦婶子育有一儿一女,分别是秦阳和秦月,妹妹秦月比顾珏大一岁,顾珏唤她一声秦姐姐。

顾珏一般早晨跟着秦月到山上捡柴火,而秦婶子就在家里做早饭,秦家人打猎耗费体力,所以吃的一日三餐,秦叔和秦阳吃过早饭后才去山里。

而顾珏和秦月两个小丫头通常捡完柴火回来用过早饭后,做好午饭,然后去山上给秦叔他们送去,秦婶子上午在地里忙活完,中午回来吃饭休息。

下午秦婶子去地里,顾珏和秦月就去河边洗衣服,闲的时候还会去山上采些蘑菇、野果之类。

顾珏在秦家呆了几日,从烧火都不知从何下手,到如今简单的农家饭菜也能上手,做的还像模像样。

此时顾珏正坐在添柴的小板凳上,拿着一截木头,不时往灶里添,她透过灶台的火光,愣愣地盯着摇曳的火舌噼里啪啦地燃烧,心想不知父亲母亲和兄长怎么样了,他们是否逃过了黑衣人的毒手,还是在北上的路上?

她知晓大概率是凶多吉少,但心中总归是报有一丝希冀。

万一呢?

“叶秋,叶秋......”

顾珏为了减少麻烦,隐去了真实姓名,化名为叶秋,叶取自母亲的姓氏,而秋字是她随意加的,觉得好听就用了。

秦月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大,顾珏有些迟缓的偏过头去看她,神色间透着短暂的怔然。

“想什么呢?叫你好几声都没见理我。”

秦月的声音带着透亮和飒爽,这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姑娘,性子不似秦婶子的柔和,做起事来倒和秦婶子一般利索干净。

顾珏很喜欢她的性格,相处起来很愉快。

她抿了抿唇,扬起一个笑来,回道:“没什么,只是有点走神。”

秦月显然是不信的,她早就发现顾珏很喜欢发呆,有时候如果没人叫醒她,她可以愣神许久。不过秦月不是刨根问底的人,顾珏明显是不想说的意思。

秦月看顾珏兴致缺缺,神思不属,想让她高兴高兴,于是提议道:“叶秋,我们明日去镇上赶集吧,你来了这么久,还没带你去过呢。”

“赶集?”顾珏顿时来了兴致。

“对,我们赵河村隶属于泃阳镇,镇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村里热闹多了,有很多好看的漂亮衣服,还有吃的,玩的......”

秦月见她明显感兴趣,于是兴致勃勃地,嘴里连珠炮似的介绍起来,到底是少女,性子活泼。

顾珏微笑着看着她,耐心地听她说的天花乱坠。

“明天我们去赶集了,家里的活计怎么办?”,顾珏问出心中的担忧。

秦月摆摆手,不在意道:“没事儿,我跟我娘说好,况且我们家地都种完了,现在也就是我娘打理打理菜地,她就是闲不住才每天都去地里晃悠。”

见她说的如此轻松,顾珏遂放下心来。

其实她早就想去镇上瞧一瞧,初初来到赵河村,她还没熟悉这里,现在去镇上看一看,没准儿会有新的想法,借宿在秦家非长久之计,而她现在还缺一张户帖,若是等哪一日检查,发现她是黑户,还会被驱逐。

有钱能使鬼推磨,话糙理不糙。

翌日一大早,秦月带着顾珏出门后,等在村东头的路口处。

秦月跟她解释赶集日村里的张叔会赶牛车,他们只需给两文钱,就可以做牛车到镇上。

路上牛车上几乎坐满了人,而且味道也不好闻,顾珏挨着秦月坐着,恨不得把整个身子都倚过去。

秦月发笑,顾珏总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明明比自己还要小,这是顾珏第一次明晃晃露出嫌弃的意思,秦月欣赏了好一会儿。

路上清晨的霜雾挂在翠绿盎然的枝叶上,上面漂浮着的水珠散发出草木芬芳,充满生机的味道,只是这一切都被牛车的臭味冲淡的索然无味。

顾珏对味道较之常人要敏感一些,那味道直往肺里钻,熏的她差点把早饭吐出来。

到了镇上后,顾珏赶紧爬下牛车,不断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秦月见她如此,在一旁不地道地哈哈嘲笑起来。

秦月带她在集市转悠,卖糖葫芦的,卖鸡鸭的,还有各种农产品的,好不热闹。

路过药铺时,顾珏看到有农人背着背篓,里面装着的药草。顾珏拉住秦月的袖子,小声问道:“这医馆里还零散着收药材啊?”

秦月转过头看去,回道:“济善堂家大业大,除了我们镇上,听说在县城里也有店铺,我爹和我哥在山上有时候挖到一些山货,都是送到济善堂的。”

顾珏又问道:“那你怎么不去寻些药材来卖?”,说着,抬了抬下巴,示意秦月也可以采些那些人背篓里的药草。

秦月翻了个白眼,咬牙切齿道:“他们卖的药草,我又不认识,这些药草处理起来可是很麻烦的,不是懂行的采了药也卖不出手。”

顾珏听出她语气里的愤愤,明白秦月以前肯定想过走这路子,但是吃了不懂处理药材的亏。

这好办,她懂。

她这些年除了享乐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了,各种经史子集、杂书、游记、都被她翻来覆去地看,医书、农书也有涉猎,顾父还常常为了她从各处收集孤本。

找一些常见的药草,药材的炮制,对她来说还是记得的。

于是顾珏拉着秦月走进济善堂,同济善堂的李掌柜表明来意,同他询问了收药草的标准和常用类药材最紧缺的品种。

李掌柜是一个年纪六十多岁的老头,须眉白发,很好说话,倒是很有耐心一一回答了顾珏的问题。

等两人出来后,秦月方才听的似懂非懂,一头雾水,蹙眉担忧道:“叶秋,你有把握吗?”

顾珏信心满满,“放心吧,我肯定能带你赚钱,”她微微扬起下巴,难得露出少见的矜骄,“等会儿咱们回去就去找药草。”

两人又在集会上卖糕点的铺子逛了逛,顾珏瞧见都是一些粗糙的酥饼,要么卖相不好,要么口感不佳。

她瞧了几家铺子都是大同小异,便没有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趣。她惦记着回去采药赚钱的事,拉上秦月就要去和张叔牛车约定好的地方。

秦月却说不急,拉着她的手去了集市口一家馄炖铺子,朝她挤眉弄眼,得意的说:“我娘早上给我钱,特意交代我带你买点好吃的,嘿嘿,这家馄炖我好久没吃了。”说着,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顾珏心中涌起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