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风波平

寝宫里一片寂静。

崇祯坐了良久。

任凭光线由明转暗。

好像是隐形人的王承恩走出来,点燃了烛火。

崇祯这才站起来,来回踱步。

‘陛下,还有半个时辰庆功宴就要开始了。’

王承恩低声道。

崇祯点了点头。

他拄着拐杖走了两步。

他忽然停下脚步看向了王承恩,他的眸子泛红,脸上皮肉紧绷,

“大伴,你说我做的对不对。”

王承恩感觉自己的腿脚都站不稳了。

他知道这位帝王问的不是让太子执掌军政,直到监国对不对,而是别的。

“此等大事陛下当乾纲独断,非是一个奴婢可以妄议的,”

王承恩腿一软跪在地上不敢抬眼看崇祯。

崇祯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这个侍奉他这么多年的大伴久久没有言声。

就在方才崇祯已经下定决心,立即收取太子监国之权,让其回归太子府,从此不得过问军政大事。

崇祯要自己亲政。

他要证明他才是那个大明中兴之主。

而不是依仗他的长子,他崇祯是有为的帝王,而不是一个父以子贵的无能之辈。

他这么些年来坚持勤政,很多时候近乎虐待自己。

那是因为他经历过先帝埋首宫中,不问政事,任由权阉和大臣相互争斗,魏忠贤把持朝政,吏治腐败,天下动乱。

他登基之日起就发誓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这才是他积年累月的勤政的原因,他是有大报复的帝王,他不是天启或是神宗。

太子越是能干,越发显的他有些无能。

而且太子声望有超越他的趋势,这让内里骄傲的崇祯有些接受不能了。

“王一心和王德化对朕不惜冒死进谏,你却为何不敢言说,尽管说就是了,”

崇祯薄怒道。

“陛下,此等干系皇储的大事,奴婢绝不敢言,虽然何人当政对我等奴婢权限干系极大,奴婢也不会参与这等事,此非奴婢可以参与的,奴婢没有那个才具辅佐陛下,因此深怕让陛下作出错误推断,”

王承恩坚决道。

崇祯又是长时间的静默。

他久久注视着王承恩不出声。

“你是说王一心和王德化也不该说什么,”

“此是当然,此等皇储是非岂是我等奴婢可以言及的,他们说了就是擅越之罪,如何惩处,陛下自有章程,”

王承恩叩首道。

“那两人对太子不满在哪里,”

崇祯忽然说出这句话,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此非奴婢所知,无他,不碍利益之争。”

王承恩道。

“王一心说朕才是中兴之主,却是被太子擅越,你怎么说,”

‘陛下本是中兴之主,何来擅越之说,日后青史留名的中兴大明的帝王就是吾皇,哪怕殿下才能卓绝,却是陛下任命的监国重任,陛下有识人之明,毫无异议,’

王承恩昂首道。

“嗯,很好,呵呵,真正的忠心于朕的果然是你个老鬼啊,”

崇祯叹息道,

“走,去庆功宴吧,”

王承恩急忙起身扶着崇祯出了寝宫。

庆功宴上,崇祯颇有放浪形骸之感,饮酒不少,神态放松,笑意前所未有的多。

这是这位很有节制的帝王少有的失态。

朱慈烺和一众大臣面面相觑,他们感觉到了一些异样,却是不知道出处。

酒宴完毕,众人相续出宫。

朱慈烺和方孔炤一同出乾清宫。

“殿下,陛下颇为失仪,事情不对啊,”

方孔炤意味深长道。

“方卿以为...”

朱慈烺请教,他也感觉了非比寻常,却是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殿下,臣下以为,可能,是不是陛下心有不甘,这个,”

方孔炤不敢明说啊,他只能点一点,希望殿下能明白其中的玄机。

他可是知道这位陛下绝非心胸宽广豁达之人。

昔日他提出五省剿匪方略有误,结果也说准了。

失败后他却背负了失败的罪责,杨嗣昌却是安然无恙。

那时候他就知道当今的一些秉性。

朱慈烺什么人,他这几月来不断虚化自己,尽量低调,就是因为如此。

他这便宜老爹不能容人啊。

朱慈烺的沉默让方孔炤明白,殿下完全明了他的建言。

“万一,殿下,臣下说万一殿下退居王府,只要殿下隐忍一时,最后定会无碍,我朝太子最后未有不曾登基者,”

方孔炤声音低不可闻道。

朱慈烺随意点了点头。

难道真是到了这个关头。

分手后,朱慈烺返回自己的太子府。

入内更衣,李德荣上茶后站在朱慈烺身边欲言又止。

朱慈烺自己则是端坐那里思量着。

如果真的夺取他的军政大权,让他成为一个闲散太子怎么办。

他当然不甘心,因为他不放心。

现今推动改制不过行百里半九十,正在关键时候,这个大势只有他能掌控,其他人都不行,更别说他那位犹疑,眼略不显,反复无常,耳根子软的便宜老爹了。

但是,如果抗旨,那就摊牌的时候了。

那一步是他不愿意走的。

虽然他相信京营赞画司中人和军将大部分都会站在他这一边,军卒更不用说,更会奉他为主,只因为他才能保护这些丘八的利益,换一个都不行,京营军田的事儿证明了的。

但是,摊牌后呢,可能带来动乱,再就是失去大义。

想想李世民算是个明君了吧,逼迫李渊退位那是个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何况引起的混乱呢,现在乱不得啊。

朱慈烺想了半晌,

‘更衣,休息。’

朱慈烺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如山。

这才是最主动的,崇祯如果发动到时候再说,他绝没有当先发动的理由,他不是惊弓之鸟,绝不鲁莽的开第一枪。

退一步讲,最坏的可能是失去监国的差事,不可能更坏了。

但是他首先发动呢,那个局面才可能崩坏。

以静制动吧。

...

王德化的豪宅书房里,昏暗的烛火下,王德化和张绪就着几个凉盘饮酒。

“听闻今日陛下有些失态啊,看来...,嘿嘿,”

张绪有些得意忘形了。

‘呵呵,那又如何,这位殿下不过是回府不问朝政罢了,没有大的错漏,将来还是九五之尊,’

王德化虽然胜了一回,但是也有些意兴阑珊。

因为大明的体例太难推翻了,嫡长子都掌权了。

“义父,惯例如此,但万一这位殿下想不开做出什么不当举止呢,这位小爷绝非池中之物,心气极高,就怕受不了这个,做出些人神共愤之事也未可知,”

张绪低低道。

王德化笑了笑,都有可能,且好生看看。

但愿如张绪所言,那才是最好的结局。

...

崇祯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帝下旨褒奖太子监国之功。

翌日下旨,王德化因贪墨、擅权往浣衣局惩戒,张绪同往。

王一心除司礼监掌印太监,转任云南镇守太监。

方正化晋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