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他特别不解风情的回答我,那种阳光的味道其实是被紫外线杀死的螨虫的味道,并不是真的阳光残留在上面了。”

郭家颖:……

“睡觉!”郭家颖麻利的出声说道,迅速翻过身子盖好被子,入眠。

苏媛嘴角的笑意更大,这句话杀伤力看来话真的是很大啊。苏媛自己也整理好被子,伴着窗外微微透进来的月光,甜甜的入睡过去。

两个女孩子已经睡了,可是对面卧室里的郑思志却还不能睡,电话里,程钰子的声音还在响着,给他嘱咐着,明天的事情。

都怪他自己作死!非要去争那一口气,贱兮兮的去跟程钰子说自己现在已经成功住进苏媛的家里,结果,刚刚说完,程钰子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中不乏得意的说道:“我明天早上的飞机直接飞江州,记得来接我。”

郑思志语塞了好久,不知道该说什么。程钰子这一招,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居然为了苏媛直接订了机票,大过年的飞过来江州找苏媛,幸好苏媛现在是一个人在家里,不然,要是苏父苏母还在家,他就算是来了也见不到苏媛几次啊!

“大哥,你有没有必要啊,居然直接订票来了江州,多麻烦!”郑思志不解的开口,正整理着床铺,就听到程钰子沾沾自喜的声音:“兄弟,那是因为你孤家寡人一个啊,所以体会不到我们这种有女朋友的人的心情。”

听着这样挑衅的话,郑思志再怎么想要忽略,也无法平静下来,他的脸色一点一点黑掉,程钰子却火上浇油:“我啊,是对女朋友想念的很,得赶紧找时间去见见女朋友啊。哪像你,孑然一身,多自由。”

郑思志的脸彻底垮掉,但他却不想让好友看笑话,强颜欢笑,说:“我今天还和她一起看电影了,你的苏媛落了单实在是有点可怜,你来陪她也好,我明天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媛!”

郑思志故意略过他们是在家里看电影的这一事实,隐去了从始至终坐在电影屏幕前的苏媛,故意将意思曲解为今天晚上是郑思志和郭家颖两个人单独看的电影,程钰子听了,果然心疼的不行。

“你们两个怎么能把苏媛留在家里,你们俩还住在她家里呢!”程钰子的声音透露着一丝心疼,接着开口道:“你先不要告诉小媛,明天你小子来接我,我要给苏媛一个惊喜。”

郑思志气笑了:“喂,现在可是你在求着我哎,语气还这么不客气,真当我是你弟了啊!”

“放心弟弟,明天见到了准弟妹,一定会帮你美言几句的,我一定管住我的嘴,不让它乱说话的。”

闻言,郑思志眯了眯眼睛,自然能够听出来程钰子话中的威胁之意,半响儿,郑思志才不痛快的开口:“航班发给我,我明天去接你,一定保密!”

程钰子达成目的,笑了一声,立刻挂了电话,毫不留恋。

郑思志:……你也太麻利了吧!

还真是现实啊兄弟,明天好歹是我去接你,你就不能稍微的表现的客气一点儿?起码,也要让他先挂电话啊!

郑思志看着手中已经“嘟~嘟~”作响的手机,心里像是被一团棉花包裹住一样,堵得慌。他到底该如何出这口恶气啊!

想他从小就是一个小恶魔,自从认识程钰子之后,居然总是被整个人给压制的死死的,腹黑的功力深不可测,每次都能让人恨得牙痒痒,简直可恶!

郑思志越想越气,恨不得直接将手机给扔出去。郑思志气鼓鼓的躺在床上,恨恨的睡过去。

程钰子看着手机,此时手机传来了震动,是老师发给他们小组的通知,程钰子因为明天就要去见到苏媛了,程钰子根本就激动的睡不着觉,他索性,躺好,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

借这个消息,催催眠总是好的嘛!

第一章就是有关于地球的问题,比如,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凸出、两极扁平的椭球体

或者是地理的意义:一是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0x104km,这样,就可以将投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二是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大小的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大气圈;阻挡大部分太阳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灼伤;大气运动使全球热量和水分趋向均匀化;大气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是很大;

地球的自转意义:1昼夜更替2产生自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3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4产生潮汐波,对潮汐起阻碍作用5与局部运动有密切关系,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4四季的更替。

苏媛看了一眼,第一章几乎都是地秋性质的意义,突然就开始同情苏小妹,需要背诵的内容真的很多啊!

接着往后是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绪论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地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二章是地壳,地壳的组成物质有八大元素,

矿物的鉴别特征是1.形态1矿物单体的形态:柱状、针状;板状、片状;立方体、八面体2矿物集合体形态:纤维状、毛发状;鳞片状;特殊形态如:粒状、致密状、块状、土状、晶簇、结核状、鲕状、肾状、葡萄状、钟乳状……

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分别是1颜色2条痕3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松脂光泽、土状光泽)4透明度:透明、不透明以及力学性质上的1硬度2解理(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解理面)、断口(受外力作用不规则破裂并产生凹凸不平的形状)3韧性。

第三章是大气圈与气候系统,大气成分有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和杂质等。标准大气的定义是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大气湿度的定义是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称为湿度,即空气的干湿程度。水汽压的定义是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有的水汽质量,又称为水汽密度,而饱和水汽压是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所具有的压力。

第四章是海洋和陆地水,地球的三大循环是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2陆地小循环3海洋小循环。而水量平衡有四点定义(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潮汐的定义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潮流的定义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波浪的定义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的四要素是波峰、波谷、波长、波高,而洋流的定义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

第五章有关于地貌,地貌的成因要素有地貌营力(内外动力)、地表物质、地貌发育时间。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风化的类型有物理风化(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化学风化、生物在化学风化中的作用。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就是风化壳(残积物)。滑落的定义是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蠕动是指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流水地貌有河谷、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口三角洲、洪积扇和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漫滩是指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形成有三个阶段:滨河床浅滩阶段——雏形河漫滩阶段——河漫滩阶段

第六章是有关于土壤圈,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成土因素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土壤的水平分布:1纬度地带性2干湿度带性,垂直分布:垂直带性;纬度地带性是干湿度地带和垂直地带性的基础,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制约着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决定山地和高原的土壤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现状:可耕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3%,已耕地只占陆地面积的10.7%。在世界上耕地分布很不平衡,特别是与人口的分布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已经有666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森林覆盖率18.21%,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土壤资源的问题: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2土壤侵蚀的危害3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4土壤盐碱化5土地沙化6土壤污染。土壤资源保护方法1.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2.综合整治,合理布局3.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1防治土壤侵蚀2改良盐碱土3改良沙土地4防治土壤污染5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七章是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生态学上把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生物种、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则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