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玉带棂星

“据史料记载,官服补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后背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在服饰史上被称之为“胸背”;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

明朝朱元璋时期,吸收唐代绣袍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绣袍上的图案改为缀于袍服上的补子。

到了清朝,改令易服。

虽然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汉族服饰的精华。虽仍承袭明朝服制的补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将补子绣于常服之上,而是缀于补服之上。

“清朝的补子文官图案沿用了明朝旧制,武官的补子略有改动”

曹七七手一挥,变戏法一样,凌空变换图案,众人看的都麻木了。

清朝文官补图:

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授予纹仙鹤纹补子;

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锦鸡纹补子;

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授予孔雀纹补子;

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授予云雁纹补子;

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鹇纹补子;

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鹭鸶纹补子;

七品文林郎、征仕郎,授予鸂鶒纹补子;

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授予鹌鹑纹补子;

九品登佐郎,授予练雀纹补子;

没有品的授予黄鹂纹补子。

武官补图: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七品、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

“总而言之:补子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

“那中间那条垂下来的长长的带子是什么?”

随着弹幕,曹七七将镜头对准文官石像从腰间正中央垂下的长长的带子:

“这叫——蔽膝”

曹七七反手调出了一张汉服,着重放大了汉服身前那一块长方形布料:

“蔽膝,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

此外,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

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通常情况下,

蔽膝稍窄,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感觉古人穿衣服好麻烦的样子”

“呵呵,那不是一般的麻烦好吗?古代官员的衣服一个人一般穿不了”

“乌纱帽是梁冠吗?”

有人诧异道。

“不是”

曹七七给予了否定:

“梁冠是朝服”

“乌纱帽是常服”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官员平日里在本署衙门办理公务所穿的常服。

明代官员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

洪武二十三年,指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

颜色等级如下:

一品:绯袍;

二品:绯袍;

三品:绯袍;

四品:绯袍;

五品:青袍;

六品:青袍;

七品:青袍;

八品:绿袍;

九品:绿袍;

未入品:绿袍;

除此之外,其所佩戴的腰间束带装饰也不同。

曹七七话锋一转:

“古代官员的腰带,也叫玉带板”

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

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i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音它)尾。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

玉带板,总共13块到26块不等,材质及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严格规定。根据记载所知,明代时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及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使用。

“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铊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这是臣僚所用的玉带,总共20銙。皇帝玉带为24銙。”

玉带装饰用料等级:

一品:玉;

二品:犀;

三品:金花;

四品:素花;

五品:银、钑花;

六品:素银;

七品:素银;

八品:乌角;

九品:乌角;

“清代开始,官方玉带使用制度被废除”

接着曹七七蹲下身指了指文官所穿鞋子:

“大明帝王穿:赤舄(xi)”

赤舄:为古代天子、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诗·大雅·韩奕》:“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舃。”

《诗》云:‘王锡韩侯,玄衮赤舃。’则诸侯与王同。”

孙诒让正义:“赤舃最尊,故即以赤为饰,不以他采闲之。亦谓之金舃,以赤兼黄朱,近於金色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舃副焉。”。

说的便是君王所穿之鞋。

“诸王朝服与文官朝服所穿鞋子为:舄”

舄:履也,即鞋子。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

舄履:复底厚履。

武官朝服穿:乌皮靴.

曹七七讲完之后,忽然站住脚步,回头指着身后的武将石雕说道:

“差点忘了一点”

“大家看这个武将是举着锤的的姿势,这一点与凤阳皇陵双手拄剑的姿态截然不同。

纵观古代文武石雕,大多都是拄着兵器的。”

说着甩手就是一张武将拄着大宝剑的石雕照片。

“豪横了,我的妹子”

众人拍手称赞。

“小萝莉,你有纹身吗?”

忽然一名为‘东南西北风’的水友问到

“没有,怎么了?”

曹七七道:

“如果有需要,关键的时候我也可以有”

说完很飒爽的咔嚓一声将子弹上膛。

众人:

卧槽,又飒又爽。

这时候东南西北风继续说道:

“我女票有纹身还抽烟去酒吧蹦迪,结果被我妈发现了,现在闹着让我们分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东南西北风很委屈。

“这个,我不好评价”

曹七七道:

“我对抽烟喝酒有纹身而且酒吧蹦迪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歧视,毕竟现在人身自由,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是双向奔赴的,所以这个要看你们自己的决定”

“想毛线啊”

路人甲水友忽然开口:

“楼上的小伙,强烈建议分了吧,抽烟喝酒蹦迪不一定是坏女孩,但是好女孩一定不抽烟喝酒蹦迪”

“呵呵,这个社会是怎么了,对女孩的歧视真是太深太深了”

直播间的女水友不干了:

“有纹身就不是好人?去酒吧就是社会?蹦迪就是不三不四?”

“你们难道不小的,在家里,三个不同姓氏的女人掌握着同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吗?”

“哪儿三个”

众人好奇。

“你麻麻,你媳妇,你奈奈”

“卧槽!”

“你是魔鬼吗?来人,快,叙利亚进修”

“翠花,是你吗?你还记得村东头的二狗吗?不,你不记得了,终究是错付了,城里的大哥让你迷醉,但是你忘了村口的托尼为你流泪”

“抽烟喝酒的女孩怎么了?你们男的自己心里没点数?还挑来挑去”

拳法家入场。

“呵,女人,这要换做是你,半年过后,酒照喝,迪照蹦,然后一句去特么的爱情,再配一张伤感的照片发个朋友圈通知下鱼塘里的诸位,完美!”

眼瞅着拳拳到肉,要开始撕的节奏,为了避免态势升级,曹七七果断给几人禁言了。

“请自行默念,和平友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谢谢”

作为一个娱乐主播,搞事情曹七七是认真的,但前提是:别闹。

“好了,咱们去下一站”

曹七七说着继续向前走去:

“哦,对了,咱们面前刚刚绕过的这座小山就是梅花山”

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誉,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

“这里同样是孙权大帝的埋骨之地,因而旧称孙陵岗、吴王坟”

虽然这是寒冬腊月,但可见梅花朵朵。

“这时候梅花不是最旺盛的时候,2、3月份的梅花最绚烂”

众人一边欣赏着梅花山的美景,一边向前走去。

“再向前便是棂星门”

曹七七道:

“在青西陵的时候说过:“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

《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

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说:“后人以汉灵星祈年与孔庙无涉,又见门形为窗灵,遂改为棂。”

在宋代,棂星门又称“乌头门”,

“重点来了”

曹七七道:

“除了帝陵,文庙也修建棂星门”

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

古人认为“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也设有灵星门。

“棂星门”三字,系清高宗弘历题。建于明代,原为木质,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改为石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