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立戟为门

“孝陵的神道由华表开始北拐,呈月牙形,神道转弯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

走到神道尽头,偌大的棂星门牌楼豁然矗立在前方。

明孝陵的棂星门与清西陵中泰陵等的截然不同,为六柱三门的造型。www.youxs.org,www.youxs.org,

棂星门底部呈须弥座,6根石柱础衔接4面宫墙。红墙短窄,上描有釉彩,顶部覆金黄琉璃瓦;石柱上雕有云纹望柱,卷云斜舒,门柱之间各有雕四个门簪,中秧门头之上悬挂有巨幅匾额,匾额之上金色的棂星门三个大字龙飞凤舞,气势浑厚。

仔细观之,棂星门下地面有一道石门槛,几乎与大门无异。门柱底部前后各有抱鼓石,整日为下马坊造型。中秧三门每个距宽约近4米宽。

朝后张望,棂星门后神道蜿蜒,树木林立,身处此间格外幽深寂静。

曹七七缓步来到棂星门前:

“这座棂星门,是南京目前有迹可寻的最大明代牌楼式建筑,无论从形制、规模来看,都超过了北京十三陵的同类建筑。”

曹七七说道:

“大家都知道,棂星门传统都建在文庙,棂星为天门之象。在古代,皇宫被比作天宫,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因而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坛庙,作为象征帝制、祭祀的标志性礼仪建筑”

“现在大家看到的棂星门是修复过后的,之前几乎完全损毁了”

“过了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

“走起!”

曹七七一马当先,从系统手里掏出一个平衡车踩了上去。

众人:...........

老妹儿,你这装备还挺齐全。

有了平衡车的,亲近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清风拂面,两侧景色快速后掠,很快一座三孔石桥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三拱石桥并不高,中间长满了杂草。

“御河桥,也称金水桥、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

曹七七踩着平衡车来到三拱石桥近前:

“这三座御河桥为石砌桥,原本为5孔,明孝陵的金水桥后来毁于战火,清代同治年间改修为三拱,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

“原件?”

人们惊讶。

“是的,原件”

曹七七肯定道:

“想要牢底坐穿的,可以过来窃一下”

“哈哈哈,窃字用的很生动,很形象”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那叫窃”

“孔乙己:你这样尊重我吗?”

“哈哈哈哈”

这时候,曹七七开口说道:

“关于御河桥,大家最熟悉的想必莫过于北京故宫的金水桥”

曹七七挥手,半空中浮现出故宫内的画面:红墙碧瓦,御河蜿蜒。

“金水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

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

横亘在天垵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南京故宫的内五龙桥。

曹七七驶过中秧的金水桥面,说道:

“金水桥的使用古代也是等级森严的”

故宫外金水桥的七座桥在建制使用对象上各有不同。

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中间的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

“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

“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

至于在太庙(现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夫役来往使用的。

内金水桥正中的一座御路桥供皇帝专用。

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

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

整个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是一样的,这里的金水桥同样亦是如此。

“中间为皇帝行走,两侧为宗室行走,最外损毁消失的为文武大臣行走”

“靠,还让不让人活了,走个路还要分三六九等”

众人暴怒。

“这就是封建社会,没电视剧上表演的那么风光秀丽”

曹七七道:

“到了这里,基本上神道部分就彻底结束了,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再向前就是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

抬头仰望上方,一座气势恢宏的宫门矗立在在上方神道尽头。

来到上坡,曹七七走下了平衡车,一步一步缓步向上走去,随着她不断走近,偌大的文武方门一点一点逐渐露出了全貌。

整座文武方门,www.youxs.org,www.youxs.org,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檐下施单抄双下昂斗拱,斗拱中秧嵌有一块竖额,其上书有“文武方门”4个鎏大字,墙壁整体涂朱红色,底部有白券,宽厚的宫墙设有3座拱形门洞,左右墙壁上开有2座长方形平顶门洞,整座文武方门为5门结构。

引人注目的是,宫门东边矗立一块深色石碑。

“这就是文武方门了”

曹七七来到门前站定,仰头观望:

“这老朱家还真会搞门面功夫”

曹七七小声嘟囔了一句,随后系统轻微咳嗽了两声:

“注意形象”

系统小声提示道。

“切,要什么自行车”

曹七七鄙视了一句,随后还是尽职尽责道:

“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整体为:“三大而二小,东西二井”的门洞组成模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

“但,清朝时期,清军与太平军曾经在此展开血战,文武方门因而被毁。清朝同治年间方重修,改5门为3门,而且在门额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重新改成5门。”

曹七七来到那块石碑前:

“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以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现在大多已经模糊不清”

曹七七蹲下身仔细观察了一番:

“落款还是可以看清楚的:宣统元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王、江宁知府杨”立”

曹七七站起身,抬起左臂,手搭在眉头自上而下重新眺望这座文武方门:

“根据记载:门顶的琉璃构件均出自北京皇家御窑,重砌门券和填补墙面所用砖块均选用明代遗留的城砖,最大程度还原了文武方门的原貌”

接着她一指三个门洞:

“这座中门叫:戟门,又叫大成门,供皇帝和亲王、郡王宗室通行”

“两侧的平门为:掖门,廊门、角门,供一般官员通行”

“为什么中门被称为戟门呢?”

水友们好奇道。

“戟门,顾名思义:立戟为门,尤其是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

曹七七解释道:

““戟门”,又称“棘门”,取以刺御恶之意。棘,通“戟””

《www.youxs.org》“为坛壝宫棘门“

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后指立戟之门。

“戟门,立戟数量也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曹七七道:

“唐设戟之制:

庙社宫殿之门列(摆设)二十有四戟,

东宫之门列一十有八戟,

一品之门列十六戟,

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列十四戟,

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列十二戟,

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列各十戟。“

“哦哦”

“原来是这样子的”

众人恍然大悟。

“那为什么又叫大成门呢?”

水友接着问道。

“大成门又名“仪门”,意谓入此门者须衣冠整洁,仪表端庄。”

“此处进入陵宫正门,因而至此需要整理衣冠以示尊敬”

“哦~~~·”

“这个和吊唁之际整理着装是一个意思吧”

“差不多”

曹七七随之来到正中门洞一扇朱红色大门前,将镜头对准门上的金黄色门钉:

“这扇门上的门钉有横竖各9排,共计81颗门钉,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

曹七七摸了摸其中一颗门钉道:

“门钉一般是铜制的,这种实榻门因而也叫;宝榻大门”

“明代只对王城规定了“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门钉无数量规定。到清朝才有了详细规定,具体规定,之前说过”

《大清会典》规定: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硫璃,门设金钉。

皇宫坛庙圆丘外内垣四门: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

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减亲王七之二(减掉七分之二);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

公:门钉纵横皆七,

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接着,她又指了指大门上的金色铺首衔环(也就是兽头衔环)但见兽目怒睁,露齿衔环,显得十分威严:

“门环,俗称响器,是安装在房屋大门上的拉手,并供叩门之用,中国门环也常被称为铺首或门钹,但严格说来铺首和门钹只是门环不同形式的底座。”

曹七七轻轻叩了叩门环:

“门环常以金属制成,在中国古代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据《明史》记载:

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

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

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

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

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

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随之,曹七七又指了指那狰狞龇牙的兽头:

“铺首在之前说过:是一种兽面纹样,多为椒图、饕餮、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镶嵌在大门上作为门环的底座,也可不衔环而仅作装饰用,也可用于青铜器、陶器等器物上安装提手。”

“门钹为钹状,周边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曹七七最后说道:

“当前最大的铺首位于南阳的医圣祠,该青铜铺首为虎口衔环,重达300公斤。”

“小萝莉,这为什么叫文武方门呢?”

这时候水友们忽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