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和玺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这种制度至迟在周代已经出现,直至清末,延续了2000余年,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从汉代以来,朝廷都颁布法令作出规定,如唐代的《营缮令》。

周代

据先秦史料,周代王侯都城的大小、高度都有等级差别;堂的高度和面积,门的重数,宗庙的室数都逐级递降。

只有天子、诸侯宫室的外门可建成城门状。

天子宫室门外建一对阙,诸侯宫室门内可建一单阙;

天子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内;大夫、士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

天子的宫室、宗庙可建重檐庑殿顶,柱用红色,斗、瓜柱上加彩画;

诸侯、大夫、士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分别涂黑、青、黄色。

椽子加工精度也有等级差别。

汉代

汉代除宫殿有阙外,重要官署和官吏墓前也可建阙:

皇帝用三重子母阙,诸侯用两重,一般官吏用单阙。

皇帝宫殿前后殿相重,门前后相对,地面涂赤色,窗用青琐文;宫殿、陵墓可以四面开门。

其他王公贵族的宅、墓只能两面开门。

列侯和三公的大门允许宽三间,有内外门塾。

唐代

据不完全的唐《营缮令》资料:

唐制仅宫殿可建有鸱尾的庑殿顶,用重藻井;

五品以上官吏住宅正堂宽度不得超过五间,进深不得超过九架,可做成工字厅,建歇山顶,用悬鱼、惹草等装饰;

六品以下官吏至平民的住宅正堂只能宽三间,深四至五架,只可用悬山屋顶,不准加装饰。

从其他史料得知唐代城门也有等级差别:

都城每个城门开三个门洞,大州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开一个门洞;

城中道路宽度也分级别。

宋代

宋代营缮制度限制更严。

除庑殿顶外,歇山顶也为宫殿、寺庙专用,官民住宅只能用悬山顶。

木构架类型中,殿堂构架限用于宫殿、祠庙;

衙署、官民住宅只能用厅堂构架。

城市、衙署也有等级差别,国家特建祠庙也有定制,与一般有别。

明代

明代建国之初,对亲王以下各级封爵和官民的第宅的规模、形制、装饰特点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颁布禁令。

公、侯至亲王正堂为七至十一间(后改为七间)、五品官以上的为五至七间,六品官以下至平民的为三间,进深也有限制。

宫殿可用黄琉璃瓦,亲王府许用绿琉璃瓦。

对油饰彩画和屋顶瓦兽也有等级规定。地方官署建筑也有等级差别,违者勒令改建。

清代

清代与明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大致相同:

亲王府门五间,殿七间;

郡王至镇国公府都是门三间,堂五间,但在门和堂的重数上有差别。

“明清之前说过”

曹七七重复道:

“基本可以划分为(规制从高到低):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单坡;圆攒尖、八角攒尖、四角攒尖。大致如此,但有些建筑上可能采用不止一种样式,比如故宫内的万春亭,就采用了四面抱厦和圆攒尖,是宫内所有亭类建筑的最高等级。”

北京大量四合院民居均为正房三间,黑漆大门;正房五间,是贵族府第;正房七间则是王府。江南和西北各城市传统住宅多涂黑漆。这些都是受明代以来建筑禁令所限的遗迹。

“在古代,除了屋顶式样、开间数、建筑色彩外,还有彩画样式、台基与栏杆、鸱吻与脊兽、门钉、窗棂与门枕石等受到严格限制”

曹七七道:

“譬如:彩画样式的等级”

彩画样式还有等级?

众人大惊。

“那必须的,方方面面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所谓穿越小说过去改个大房子,可能房子还没盖好,人就没了”

曹七七笑道。

众人:卧槽?

只听曹七七继续道:

“宫殿建筑彩画主要分为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是古建筑中彩画等级最高的一种。

和玺彩画,又称严大义。这种传统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

由枋心、藻头、箍头三部分组成。枋心位于构件(梁枋)之中,占构件的三分之一,内多绘龙、凤等图案,且大面积用金,因此最为亮丽辉煌。枋心与藻头之间有Σ形括线相隔,为识别和玺彩画最显著的标志。

故宫建筑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紫禁城中轴线上各殿座及其他宫的主要殿座多绘以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多用于较次要的宫殿、配殿、门及庑房等建筑。旋子彩画藻头图案的中心有花心(旋眼),花心的外圈环以两层或三层重叠的花瓣,最外绕以一圈涡状的花纹,称做旋子。旋花以一整两坡(一整团旋花、两枚半个旋花)为基本构图。随着梁枋、檩枋和大小额枋的长短高低,画面旋花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旋子彩画枋心有龙锦枋心、一字枋心、空枋心、花锦枋心等,纹饰视藻头旋花类型而定。按各个部位用金的多寡和颜色搭配的不同,旋子彩画分为浑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9种,采用某种类型视建筑的等级而定。

苏式彩画多绘于宫廷花园中的亭台楼阁。

苏式彩画的画面枋心主要有两种式样:一是将檩、垫、枋三部分的枋心彩绘成半圆形,称搭袱子,又称包袱;二是采用狭长形枋心。包袱的轮廓线由浅及深的逐层退晕。藻头部分绘各种像形的集锦式的画面,外加卡子作括线。

紫禁城建筑虽然始建于明代,但现存的彩画大部分是清代所绘,留存下来的锺粹宫、长春宫、储秀宫、南薰殿、澄瑞亭等几处明代彩画,已是凤毛麟角。

苏式彩画在紫禁城园林建筑中广泛采用,其中尤以乾隆花园中建筑的苏式彩画最为精美。苏式彩画比和玺、旋子彩画布局灵活,画面所用题材广泛,更适于居住生活区域的建筑,因此清代晚期,在慈禧太后居住过的储秀宫、翊坤宫也绘了这类彩画。还有乾隆花园倦勤斋内装点戏台环境的海漫式彩画,此外,天花、藻井、斗栱也要饰以彩绘。

“那宋朝呢?”

忽然有人问到。

“。按『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作制度,将当时彩画归纳为六种形式,即五彩遍装、辗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丹粉刷饰和杂间装。”

曹七七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