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国演义 政治斗争中的游戏规则 1

武力才是夺取政权的根本

历代开国君主虽在道德修养方面不见得有多少闪光之处,但却都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刘秀势单力薄的时候,对更始帝毕恭毕敬,自己的亲哥哥被对方杀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即便伤心也只是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地哭。等到攒足了力量,谁都不惧了,他才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就是汉成帝再世,老子也不让位!”

当姬周连名义上的统治权都丧失殆尽时,战国时代的大门向所有的“参赛选手”敞开了。不过,谁也不想做“出头鸟”,毕竟,以一敌六,这种实力上的差距太悬殊了,七国只是合纵联横一通乱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地理优势的秦国养精蓄锐,武力渐渐强大。秦国仅仅用了十年时间便灭了山东六国,一统华夏。

秦始皇以武力赢得天下,因此他同样担心别人用武力来对付自己。于是,他下令收缴民间兵器,并把它们熔化铸成十二个巨型雕塑。不过,显然这次武器收缴得并不彻底,每个铜人雕塑虽然重达二十四万斤,但七国争雄之时,天下武器何止百万斤,官府没收的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仅仅十几年后,挥舞着私藏武器的农民军就打破了始皇帝武力独裁的梦想。

在汉末三国这样一个乱世,要想摸到权柄,更是缺少不了武装力量。

刘辩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靠的是何进的支持。如果他没有这个当大将军的舅舅,汉灵帝去世前就会改立刘协为继承人,轮不到董卓私行废立了。不过,何进虽然兵权在手,却是个和平主义者,即使要杀几个宦官,也不想亲自操刀,反而把董卓推到了历史前台。

董卓的成功在于西北军的强大,失败在于他太迷信武力。董卓不懂得用怀柔手段,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结果得罪了太多人,成了“全民公敌”。

继董卓之后的袁氏兄弟、孙坚、公孙瓒、刘表等人,之所以能够风光一时,同样是因为拥有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最后登场的曹操,走的仍是“武装夺取政权”的老路。

曹操不像项羽和李世民,十几岁时就有远大志向,要做天下第一人。他年轻时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好游猎,喜歌舞,还和袁绍一起去抢人家媳妇。曹操的叔叔看不惯曹操的荒唐行为,总在他父亲曹嵩面前打他的小报告。曹操为摆脱这个眼中钉,设了个圈套,他故意在叔叔面前装作中风的样子,等叔叔告完状之后,曹操突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曹嵩面前。曹嵩见了很奇怪,曹操趁机说叔叔对自己有成见。从此以后,曹嵩再听到兄弟对儿子说长道短时,也就不当真了。

曹操是一个性情中人,文人的浪漫主义情结相当浓厚,看他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气度和谈吐,真是令人心折兼莞尔。关羽、张飞二人听说刘备被曹操找去了,怕老哥有难,赶紧跑去救驾。曹操见两人手持兵器闯入,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他没有板起脸来正面质问,而是开了句玩笑:“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跟着命人:“取酒与二樊哙压惊。”这种气度,袁绍、刘备、孙权等人绝不可能有。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青年时代的曹操还是比较单纯的。他二十岁举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便开始整顿治安,在官府四门悬挂了十几条五色棒,对不守法的人大棒侍候。中常侍蹇硕的叔叔因提刀夜行挨了棒子,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以身试法了。

不过,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官场上很难得到认同,如果不是天下大乱,曹操很难混到高层。据《魏书》记载,当时“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拜议郎,常讬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这说明,曹操对自己和当时的官场都有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所以托病“辞职”了。

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曹操重入官场,当时的他尚无多少社会经验,对武力认识不清,没有获得实质性收获。不过,这期间曹操做了两件很露脸的事,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无形资本。

一次是效仿古代刺客,以一己之力刺杀董卓。孤身犯险刺杀一个“首脑级”人物,在冷兵器时代还不曾有哪位高手能全身而退。曹操做出这种选择,显然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不过,曹操刺董卓的事件并不见于历史记载。曹操出走的原因,是因为董卓欣赏曹操,想拉拢他。曹操知道董卓迟早会倒台,如果跟了他,个人名誉损失事小,更重要的是董卓失势后自己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后来的蔡邕就是一个例子。可是,曹操又不敢拒绝他,只好先出去避风头。

第二次是站出来矫诏起兵,匡扶汉室。可惜十八路诸侯各怀心事,表面上人多势众,其实不过一盘散沙。各路诸侯都知道这次的“联合军事演习”不过是“表演赛”,成绩无所谓,重在参与。只有曹操一个人把它当成了“淘汰赛”,同董卓死扛,结果,刚积累起来的一点家底儿也被消耗殆尽。

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曹操是聪明人,他发现仅凭感性和良知成不了大事,非武力运动解决不了问题,他开始收敛性情,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转变了认识的曹操进步很快,平定青州黄巾军时,不过短短百日,曹操便招降了三十万人。这一次,曹操没有放过机会,他把其中的精锐改编成了自己的嫡系队伍——青州兵,有了夺取天下的本钱。

说来可惜,良好的愿望经不起残酷现实的洗礼,热血青年曹操最终只能向环境妥协,踏上了武装征服的道路。

乱世征兵很容易,因为到处都有吃不上饭的人。可是,真正的人才就难得了。为了得到人才,曹操三下《求贤令》,明告天下:“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到我这里都有饭碗。”人品的问题不在考核范围之列,即使不仁不义如杀妻弃母的吴起之辈,同样可以应征入伍。甚至当本方“参谋”对前来“投诚”的降将动机存疑,认为对方是来做“卧底”的时候,曹操仍是来者不拒,他的方针是:“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即使是对曾骂过自己祖宗三代的陈琳,曹操照样任用。如此出格的游戏规则,也只有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人定得出来,袁绍、刘表等人肯定不敢这么玩儿。

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团网罗了大量人才。

曹操不但善于笼络人才,而且独具慧眼,善于识别人才。刘备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关羽张飞不过是马弓手、步弓手,那些独霸一方的诸侯根本瞧不上他们。曹操却看出了这三个小字辈的潜力,劝住要将刘备三兄弟打出门去的袁术,给了关羽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事后,曹操特别开了顿小灶来拉拢平时只能在“大众食堂”就餐的刘备三兄弟。

曹操在关羽身上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金钱、美女、名马,不要硬给。封侯拜将,比对待他老哥刘备还隆重。关羽真的这么重要吗?曹操并不见得这么想。当时,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许褚、张辽等人的武功并不次于关羽,并且,关羽骄矜自持,很难融入团队。曹操明知如此,仍在一个走投无路的潜在对手身上花这么大的本钱,他这样做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借关羽为自己树立光辉形象。关羽能留下来当然好,如果要走,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对天下无数求发展的人才来说,关羽这个活广告的效果比颁布《求贤令》更显著。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在关羽身上的金钱和感情投入还是很划算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尝到了自己做主的快乐,此时,他的人生追求已经从复兴汉室转移到了建立自己的事业上。为了更好地控制汉献帝,曹操计划把首都迁移到自己的大本营许昌去。太史令王立从天象上看出了汉室衰败的迹象,向献帝打小报告:“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许昌就在魏地,王立言下之意是说曹操有不臣之心。曹操知道后,马上派人去警告王立不要多嘴。

在官渡打败袁绍之后,曹操虽然已经掌握了东汉政府的实权,但献帝毕竟还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暗中支持他的人仍然不少。同历史上的当权者一样,曹操打击异己势力毫不留情。“衣带诏”事件中,曹操不但逼杀了有孕在身的董妃,还将负责守卫皇宫的羽林军换成了自己的队伍,从而隔绝了献帝同外界的联系。得知伏皇后要请娘家人为老公助拳后,曹操干脆把女儿嫁给献帝做皇后,真正做到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在许昌火灾事件中,曹操挥舞大刀,一次性清除了三百多名异己官员。这次大开杀戒,是因为曹操自觉年事已高,知道来日无多,需抓紧时间为儿子接班扫清障碍。

孙权杀了关羽之后,怕受到刘备和曹操两面夹攻,主动向曹操示好,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给下属传阅后说:“这不是要把我做成烧烤吗!”众人猜不透曹操的心思,还以为他是在试探大家的心意,于是纷纷讨好曹操,劝他早登大宝。曹操却另有想法:“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就做周文王吧。”

做周文王自然要改朝换代,不过,执行者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儿子。对自己的野心,曹操并没有掩饰,他给了下属一个明示。

曹操之所以这样计划,是有原因的。从道义上讲,曹操毕竟做了几十年汉臣,也一直以东汉政权的保护者自居,辛辛苦苦树立起来这个形象不容易,何必自己打碎它。另一方面,改朝换代虽不新鲜,但却不常见,很难被社会普遍认同。曹操当时已是“壮士暮年”,虽然依旧“壮心不已”,但精力却不够用了,他不想花太多心思应付反对派。

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曹操早就有此打算,一直在为儿子登基扫除障碍。早在公元二〇八年年初,司徒赵温曾聘请曹操二十一岁的儿子曹丕做下属,曹操不但一口回绝,还以此事为借口指责赵温选拔人才不当,将其免职。

有人要提拔自己的儿子,自己却说儿子不成器,这实在不符合人之常情。其实曹操的真实想法是不想让人有机会压在自己儿子头上,给曹丕一个干干净净的出身,免得以后曹丕坐上龙椅时别人说三道四。

说曹丕不成器,这明摆着是借口,曹丕少有才名,八岁即能为文,虽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比父亲曹操和兄弟曹植略逊一筹,但在当时也是才华出众。“三曹”的名声比同一时期包括孔融、陈琳在内的“建安七子”有过之无不及,曹丕绝对是个人才。

如果曹丕真的没有才能,曹操会选他做继承人吗?拒绝赵温的聘请之后仅仅三年,曹操就任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职位仅在自己一人之下,这能说曹操认为自己儿子不成器吗?

借献帝之手将赵温免职,其实是做给其他人看的——我这个儿子不是你们这些人可以呼来唤去的,他的前途我说了算。

赤壁之战后,曹操暂时无力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转而紧锣密鼓地筹划自己的“新公司上市”。孙、刘两家在武力上无法对曹操构成威胁,只好借“社会舆论”的力量给曹操施压,指责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

当时,曹操阵营中的人听了这种传言,为了曹操的名声着想,劝他干脆“退休”养老。此时,名利对曹操来说已是过眼烟云,实权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打消这些人的幻想,曹操发表了《述志令》,他在其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同之前的董卓和之后的司马昭相比,曹操的手段明显比他们要高,他能够完全控制局势,无须通过废立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威信,也没有背上弑君的恶名。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不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假如他真这么做了,不但背上千古骂名,还会留下隐患——手下大臣因为有此先例,本身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会无所顾忌地以下犯上。

曹髦敢于奋起反抗,说明司马昭控制力欠佳。曹操能将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中,令其一点脾气都没有,充分说明了他超强的实力。

太优秀的人受排挤

一个人如果太优秀了往往招人妒忌,遭人打压,三国时魏人李康在《运命论》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权力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能立得住脚的地方越少,可谁又甘心自居人下呢?做领导的感觉很好,不过,压力同样很大,因为想取而代之的人太多了。如果下属中有一个众望所归的角色,那么领导的位置便岌岌可危。能力出众的人多不安分,忠诚度也比较低,因此,要想使自己领导的位置坐得稳,最简单的办法是多用那些能力不强但却忠心耿耿的人做下属。确保自己领导地位牢不可动是第一位的,毕竟下属能力再差,还是自己说了算,总比被人抢班夺权来得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