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引发争论,提交次辅

现在王陵手中只有一张试卷,且刚刚有隐藏的行迹,那要么王陵有问题,要么试卷有问题。

徐琅眼珠子一转,笑道:“那真是巧了,你需要坐镇封弥房,这试卷便由我带进去吧。”

由徐琅带进去?

这怎么行?

徐琅是旧党之人,若是看了郭臻的试卷,必会设法进行打压。

徐琅见王陵不回答,心中更加肯定有问题,于是故意说道:“王陵,莫非这试卷有问题?”

王陵闻言心头一紧,连忙答道:“没…没问题!”

“既然没问题,那由我带进去,可好?”

“行吧!”

“那请将试卷交予我!”

徐琅说完,当即伸手去接试卷,王陵虽然心中不愿,但也只能将试卷交出。

徐琅接过试卷,立马快速浏览试卷内容,尽管因为试卷封弥,无法知道这是谁的试卷,但从答卷水准,文章倾向以及王陵的重视程度,他很快就判断出,这试卷应该来自一个新党极为看重的人才。

新党极为看重的人才,自然便是旧党需要重点打压的人物,徐琅心中迅速翻起一个念头,随即不管王陵略带幽怨的眼神,直接拿着试卷走向阅卷厢房。

徐琅离开后,王陵心中十分郁闷,也十分后悔,后悔为何不把事情做得隐秘一些。

不过,王陵也知道,现在后悔已是无用,必须想办法补救。

怎么办?

现在该怎么办?

想到现在贡院内,新党能做主的只有次辅赵昱,王陵立马前去找他。

另一边,徐琅进入阅卷的厢房后,先找到旧党主事人张轲,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然后将试卷递给了他。

张轲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先是给了徐琅一个夸赞的眼神,然后对房间内的其他同考官说道:“诸位,这里有一张考生提前上交的试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轲说完后,立马给旧党官员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在看了一遍郭臻的试卷后,纷纷开始吹毛求疵地郭臻试卷的毛病。

厢房中的新党官员大多地位不高,虽然看出了旧党的龌蹉心思,但却无力阻止。

也就在这时候,厢房的大门被打开了,王陵带着一人走了进来,这人名叫罗山,是次辅赵昱的得力助手。

新党官员看到罗山到来,顿时士气大振,立马将场中情况简要说了一遍。

罗山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拿起郭臻的试卷查看,当看几个关键字眼时,他面带冷笑看着旧党众人:“你们的心思我很清楚,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不要为了打压异己,最后成了历史笑柄。”

“真正有才的人,即便不过科举,一样能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你们几个做出决定无妨,可不要连累了这满屋的同僚。”

“再说,既然考卷都送来了,且大家意见不一,就该给赵次辅通报一声,由他来做决定!”

罗山看到的几个关键字眼,便是‘为天下理财’这五个字,类似的话语,他曾从赵昱用来回答一份谏议书时见过,此书未在民间流传,却被郭臻答出(王陵找的他),这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不言自明。

罗山这番话说完后,旧党官员大多不以为然,但中立派的同考官却是听出了一些端倪,想到史书上的一些前车之鉴,书上曾经记载过许多相似之事,多为考官为了一己之私打压贤才,以致日后成了他人笑柄。

这么一想,中立派官员不再袖手旁观,也纷纷出声道:“这事确实该谨慎一些,由赵次辅来做决定!”

旧党官员本想压下、罢黜这份卷子,却被罗山一番话引动了中立派官员的小心思,已不好违逆众意,只得默认将这张试卷提交给赵昱。

当考卷被摆上桌头时,赵昱面上淡定从容,心中却暗起波澜,他本想私下里照顾郭臻一番,可还没行动呢,便出了现在这样的风波,这让他感觉颇为棘手。

赵昱抬起头,看了众同考官一眼,淡然说道:“诸位,这事你们处置得不错,没有贸然将这份考卷罢黜,不然追究起来,怕是连我这个主考官,都要受到牵连。”

赵昱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试卷浏览,他的视线几乎没有在经义、墨义部分停留,直接跳跃道杂文部分。

这次会试的杂文,是以“谷贱则伤农,贵则伤末”为题,这话流传很久,众同考官自是知道的,都能明白里面道理,但从前的科举,不会涉及到这种事情,多数是探究考生文采,即便涉及时政,也会是家国大事,考验大局观。

“谈及谷物,格局太小,翻来覆去的解释、分析,也不一定能够出彩,考生中聪明人,大概会以这句话为引,引申开来,加以发挥,其中的佼佼者,看得清形势,又会和新法结合,但终究比不得我们高居庙堂之人看得清楚、高远。”

这是众同考官心中的想法,因为之前没有细看文章内容,他们在听到赵昱接下来的一句话后,都愣住了。

只见赵昱一边持卷踱步,一边口中喃喃:“谷贱伤农,贵亦伤农,贱则利末,贵亦利末?”

张轲面色有些阴沉,上前两步来到赵昱边上,也朝那篇杂文细看起来,紧跟着脸色不住变化,因为从这篇杂文中闻出了一点危险味道:“这考生的看法当真奇怪,谷物便宜会伤农人,但若是价格很贵,一样是农人受损?反之,无论谷物贵贱,商贾都能得利?此人何故会说出这般话语?”

罗山笑了笑,上前指着试卷上的一个句子道:“这不是给了解释么?收季之时,农家要还债、交税,便会集中卖粮,粮一多,商贾便借机压价,是谷贱伤农而利末,但如此一来,农家手中粮食有限,想要照常播种的话,反而要找商贾买种,如此一来,商贾便能低买高卖,则是谷贵亦伤农而利末!”

张轲略一沉吟,当即反问道:“农人自己种粮,又怎会没种子播种?”

张轲这个观点一提出,倒将罗山给问住了,他们二人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也算不上农人后代,对农事略有了解,但并没有深入田间地头,几次查访,还有胥吏陪同,常被欺瞒。

因此,张轲和罗山在思索农事的时候,多数要靠常识,有些脱离实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