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佳作完成,皇帝矛盾

朱常英本来就有几个模糊概念,看了郭臻的文章后,竟是清晰起来,心情有所舒缓,暗道:“这郭臻倒不是个务虚的人,他的这篇文章已有了指点疆场的味道,是个难得的帅才。”

“只是,郭臻想为老师程膺讨回公道这事还有隐患,不能轻易放过,但有这等才学,又文动诸考官,倒是不能太过薄待。”

“嗯,可以给郭臻一个好点的名次,然后再观察一阵子……”

朱常英想着想着,自觉已理解了郭臻所言,就要迈开步子离开。

不过,就在离开前夕,朱常英又顺势扫了考卷一眼,入目的却是郭臻刚写的一句话:“财与器齐,可释大明之能!”

“嗯?”朱常英看了这一句,心头顿时一震,抬起的步子放下,忍不住继续看了下去。

郭臻行笔如风,显然是胸中早就成文,半点迟疑都没有,那收尾的几句就接连落在纸上:“中原地大物博,王朝传承数千年,可谓底蕴深厚。”

“而大明承上而立国,过百载国泰民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反观塞外之地大多贫瘠,后金一年得财,不及大明一省财政,此天下人所众知。”

“只是,为何大明面对后金越来越势弱?盖因未有行能贯穿上下、凝结国力之法!”

“贯穿上下,凝结国力?难道是指举倾国之兵?”朱常英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心底最深处的疑问泛上心来:“如郭臻所说,大明国力远超后金,兵多将广,为何与后金交战时依旧多有败绩,最近几年更是损兵折将,丢土失地?”

郭臻不管围观之人是如何想的,只是不断调动思绪,深入思考:“在军队本身不变,而器械改善的情况下,军队战力也就随之提升了。”

“只不过,战场瞬息万变,能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器械只是其中之一,其它因素譬如临阵决断就颇为关键。”

“但临敌之时的判断,终归变数太多,一战能否得胜,其实是定数与变数加在一起,定数越多,则变数越小。”

“战前改善器械,战时不断粮,战后不自乱,就是定数,将能够掌控的事情尽全力做到最好,也就增加了胜算,令临场决断所占风险减少,此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人又不可什么都不做就推诿于天。”

“另外,这财与器不是只用于一时,可以反馈到民间,令军民均沾,百姓愈富,则国愈强,反过来又使得器愈锋,使得兵愈强,而器锋兵强又可保得万民安泰。”

随着文章渐入尾声,郭臻自己也多了不少感悟,带着一丝兴奋,郭臻手腕再动,在考卷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非一兵、一军、一役、一方之事,当经之以举国之力与敌相争,非只局限于刀兵!”

郭臻将最后一句写完之后,便搁下笔,将那考卷拿起,轻轻一弹。

边上,朱常英虽是惊异,有心想要询问,但毕竟身为皇帝,当有矜持,况且眼下时间、地点也不对。

不过,朱常英在郭臻桌边停留太长,难免让其他人生出错误之念,这也是郭臻所写太过意外,使得朱常英在惊讶之下忘记了其它。

离开郭臻的考桌,朱常英心中暗暗盘算起来:“看郭臻所言兵事,比之几个大将也不逞多让,朕还要再思量一番如何安排他才好。”

皇帝也是人,而且长于深宫,对外界没有多少接触,对人的判断,往往基于对方的言语、表现,这也是很多人能凭着几次见面,就让皇帝大加赞赏得以担当重任的原因。

就这方面而言,善于纸上谈兵之人,比那只会打仗而不会交流的人占更多便宜。

朱常英虽然因为田观诬告一事,对郭臻有所怀疑,但由于郭臻才华横溢,难免有惜才的念头,再加上得来的情报里面,只有一些无关之人提及郭臻曾有为其师程膺叫屈的言论,像陈兴、林宸、刘枫等友人,都表示未曾听到郭臻提起这事,这般一来,朱常英对郭臻的怀疑也就减了不少。

更何况,相比于满朝文武,郭臻的这篇文章没有涉及具体的兵改,却隐隐点出了方向,让朱常英的一些想法越发清晰,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情形。

“可惜,纵然给他个好名次,但不清楚他对其师被贬的真实态度,也不敢真的重用……”

带着这样的想法,朱常英又看了沿途考卷。

这些考卷论遣词造句,辞藻的堆砌,要比郭臻强上不少,郭臻的那篇文章中,既预测了战局,又分析了利弊得失,然后引申出后面的想法,最后更是提出了一个颇为诱人的说法,内容可谓紧凑,如果加上诸多锦绣语句修饰,免不了长篇大论,怕要写到日头落山。

其实,朱常英平日里看折子时,就不喜华丽辞藻,反而中意那种言语精炼的,只因他每天要看大量奏折,对说了半天都不谈主旨的折子,那是深恶痛绝的。

与之相对的,其他考生的文章,粗略一看就能发现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对边疆战事和兵制的理解更有偏差。

这才是正常现象,考生苦读而来,心中存着理想主义,想事情多是依照自身认知,往年的其它殿试考题,也都有着类似问题,考官批卷的时候,也是从中挑选较为优者给予较高名次。

只是,朱常英看过了郭臻的那篇文章,再看其他人所写,却是颇为不满,不断摇头。

“单论才华,郭臻注定不凡,自己想择他人为状元,至少不能太差,只是这榜考生中,难道就没有一个能接近郭臻的?”这般想着,朱常英又先后看了宁弈、张岩、武谚等人的文章,脸色稍微好转:“知己知彼、果断决策;出敌不意、突然奔袭;还有临事机警,这三种观点虽然都有疏漏之处,但也算有些见识了。”

如果事先没看郭臻的文章,朱常英看了三人所作,兴许会大为欣赏,可现在三人所写虽妙,但后果弊端在郭臻的卷子里都已经提到过了,自然让朱常英的看法有了保留,只是对比其他考生,这三人还算难得。

朱常英走走停停,又先后在林瑞、林宸等人身边停下驻足观看,但都没有看郭臻考卷时那般专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