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大船将覆,拥立之争

大船将覆是什么感觉?

无论你是英雄盖世,还是懦弱小人,高尚与卑鄙,残忍与仁慈,奋进与避世,皆是随波逐流。

郭臻突然间发现,自己现在掌控的宁绍强军,到了此刻竟然一点用都没有。

兵进南京吗?

显然不行,一旦真这么做了,定会被当做朝廷的叛逆,到时候,南京的六部尚书为了立威,定会调集江南以及凤阳四镇的数十万大军前来围剿。

如此一来,不用满清突破山海关,江南立马就会陷入大乱,富庶的江南也将变成白骨千里。

更为关键的是,郭臻的潜在对手福建总兵郑珑,一定不会错过围剿宁绍军的机会。

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秩序,秩序即法统,在你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新法统的时候,只能遵循老的法统,否则便会变成陪伴老法统殉葬中的一部分。

大明的文人地位太高,极少有名望的文人会依附武将,致使武将永远只是成为朝廷所用的一柄刀,一个不能有主意的刀。

刀磨的锋利便可以斩断一切吗?

郭臻应该感谢袁焕,应该感谢徐弘基,应该感谢孙庭,他们打仗屡屡以少胜多,鲜有败绩,甚至没有败绩(除了死前一战)。

在大明,他们就是宏治皇帝和文人手中最锋利的刀,可他们用一生的悲剧告诉郭臻,刀磨的锋利并不一定能斩断一切!

时势造英雄,没有时势,哪来的英雄?

时势没来时出头,这不是当英雄,而是成为别人登上英雄之位的踏脚石。

郭臻没有妄动,只是派王逝和罗靖出去打探消息,同时向史法投递名帖。

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他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大明人,他为这个时代流过血,也为这个时代伤过心。

“这便是大明朝太祖皇帝制定的体制!”郭臻时而狂笑,时而悲戚。

这是一座滑向深渊的马车,任谁也无法挽留,文人掌握了最强大的资源,却在一步步作死。

文人拥有一切,看不起武将,看不上义军,到最后只能带着本可力挽狂澜的资源被时代浪潮埋葬。

秦淮河畔深受士子们喜爱的男+宠+雏+妓,多是北方流民的粥女卖儿。

但是,这能怪他们吗?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卖儿鬻(yu)女!

郭臻好像明白了许多道理!

九月六日,王逝急匆匆从门外走进来:“大人,我打听清楚了,礼部尚书凤阳总督马英拥立福王,史法拥立桂王,钱益等复兴社之人想拥立潞王。”

王逝怕郭臻不明白其中的道道,细细解释道:“如今太子不见踪迹,按照“兄终弟及”的祖制,当以福王或桂王即位。”

“但复兴社之人以“福王”荒+淫,上书“七不可”,高呼立贤不立长,推荐潞王即位。”

“史法犹豫良久后,可能觉得‘福王’和‘潞王’都不妥,所以推荐桂王即位。”

郭臻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桂王远在广西,福王前些日子逃难,正好在凤阳,史法舍近求远,这纯粹是在胡闹啊!”

王逝冷笑一声,说道:“史法不过是心存纠结罢了,威宗时,太子为宫女所生,圣上一直不喜,后来他宠幸月贵妃,想立老福王为太子,复兴社之人以“伦序”和“祖制”为由坚决反对,终于还是逼迫威宗外放老福王至洛阳,因此与福王一脉结下仇怨,现在让复兴社之人拥立福王为皇帝,那些人当然不愿意。”

“按照“伦序”和“祖制”该是福王啊!”郭臻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命门:“若立贤,何人为贤?何人能界定?”

“信口雌黄而已!”

“拥立福王有理有据,复兴社之人这么干,不是挖坑埋自己吗?”郭臻哀叹道:“史法迂腐了!”

“复兴社之人如果能成气候,哪里会到今天这个地步!”王逝不屑道。

“可我已经和复兴社之人绑在一起了!”郭臻不喜欢听王逝吐槽。

“大人在张甫的葬礼上,曾与马英有一面之缘,不如……”

郭臻陷入沉思,良久后摇头道:“朝秦暮楚,不为世人所容,这不妥!”

马英和阮钺交好,与复兴社有着天然的隔阂,郭臻如果两边都讨好,到最后怕是谁也不会把他当自己人。

王逝能抓住最敏+感的地方,但往往太过急功近利,他在尽幕僚的责任,但真正的决策者是郭臻自己。

“左玉如何?左玉是复兴社之人!”王逝退而求其次。

“拥立潞王吗?”这些藩王在郭臻的脑子里不过是个名号:“以军镇获取拥戴之功,光宁绍军太单薄了,唯有拉上左玉为伴方可。”

王逝点点头,然后提醒道:“大人不方便出面,以免计泄惹祸,朝臣向来对武将干政极为忌惮。”

“大人可以等左玉有了动作,再摇旗呐喊,遥相呼应!”

“对了,我认识一个说书人,姓柳,名亭,字葵宇,与复兴社之人及左玉均有来往,我马上请他出面联络。”

“行,就由柳亭帮忙联络!”郭臻拍板作出决定,然后说道:“这事可与钱益谋划,却不可以让史法参与,史法绝对不会同意军镇干政!”

有的时候无耻的人更容易合作,站在郭臻的立场,他很能理解史法的难处。

太阳出来了又落下,一日一日犹如白驹过隙。

江南新君未立,又害怕李成挥师南下,郭臻心中不祥的预兆愈来愈浓烈,急书一封送往浙东。

初秋的阳光由炎热转为暖和,翠绿的树叶开始转黄,那摇摇欲坠的模样,与落寞的大明无异。

九月十日,郭臻跟在两个兵部小吏身后,步子迈得很慢,让前面那两个小吏不得不刻意放缓脚步来等他。

脚步走得慢自然可以走得稳,如果郭臻三天前听说史法召见他,一定会脚步生风。

但经过几次彻夜难眠的思考,郭臻想明白了,人要活在现实中,自己不过是个总兵,麾下只有三万步卒和一万水师,由于郭臻的刻意隐瞒,外界对宁绍军镇的印象只有两万人,另外两万人是郭臻花自己的钱养的。

两万人和左玉的拥兵八十万(虚数,装b用的),当然不能比了,所以没人重视郭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