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流民之难,草原现状

郭臻沉思片刻,问道:“年初杨巍曾去两淮盐场,你见过他?”

姚启脸色大变,摆衣襟跪地道:“杨尚书曾与臣谈及过流民,但臣一心只为国事。”

郭臻面色不变道:“本王对生丝课以重税,苏湖一带这几年改桑归田者多,大明方才粮食充足。”

“海禁解除后,唯有生丝紧缺,因战事频繁,生铁供不应求,本王特许开矿山,其余如棉纺、瓷器去处有限。”

“如今半数海贸控制在郑氏之手,郑氏强大,在闽粤海能与西番抗衡,但郑氏也因此剥取多数海贸之利,一花独放不是春。”

“此策言之过早,工坊一多,货物若不能顺利脱手,江南必乱。”

姚启想了想,觉得其中有许多难以理解之处,不敢再多言。

郭臻又道:“你的想法很好,但大明的货物要依靠大明的水师才能开拓出销地,需要大明的铁骑才能保证大明的货物在西域通行,汉唐之盛,是因为有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大明如今还很虚弱,撑不起你想的局面。”

姚启这样勤于思考求变的官吏,是他最喜欢用的人,杨巍已经能跟上他的思路了,姚启应该是第二个,现在看来,杨巍执掌户部后如鱼得水,与姚启已经走到一处。

古语有云:君子不党,但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如果不分派系那才奇怪了。

郭臻想到正是西北流民之乱导致满清入关,往前推汉、唐其实都是毁于流民之祸,有感而发道:“人多了也是个麻烦。”

姚启深以为然。

明军沿运河发动攻势,从运河调配物资,无需征集太多民夫,恰巧扬州府聚集了大批流民,江南百姓免于劳役之苦。

郭臻到扬州后,郑秋军情一天一报。

淮安城下汇集了郑秋、林毅、方科和元洲共六万正军,加上府兵已过十万,阎元留守高邮州大营。

清军利用骑兵之利,日夜骚扰,但齐尔哈朗不敢与明军决战,郑秋正在布置攻城事宜,从水路调集攻城炮。

明军在战场的优势已经很明显,这种优势不是来自于士卒善战,而是来自于明廷强大的经济实力。

大明各地府兵制度由杨巍、姚启和张煌三位能臣打下了基础,府兵每年农闲时能进行几个月的队列和火铳训练,光耗费的火铳和火药也让满清无力承担。

郑谦和孙敬两军在盱眙城下损失三千士卒,很快可以从府兵中得以补充,半年磨炼之后,战力便能恢复到从前。

江南从不缺钱,只是从前那些财富都被士绅侵占,所以,有时候郭臻想到自己也许该感谢满清。

如果不是满清席卷江南,给他清除部分见风使舵士绅的机会,让他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威望,他无法在江南顺利推行改革。

前几年,郭臻利用南京朝廷的生存危机,分化复兴社,迫使陈珑与他合作,现在他图穷匕现,复兴社在朝堂只会沦为他的绊脚石。

郭臻又想起近日苏州书院中的论战,黄羲舌战复兴社士子,先是抛出“八股误士”论,再到“农商皆本”,那个有些迂腐的儒生战斗力十足。

在朝廷有意推波助澜下,现在不光是江南,整个大明都被卷入这场论战。

陈珑缩着脑袋不出头,还是黄羲这样不懂朝堂龌龊的人更可爱。

方智得他的授意不发出自己的主张,只用邸报的形式把争辩双方的言论在苏州书院张贴,并编订成册,以传播到大明各地。

郭臻听说,岳麓书院的王山也坐不住了,刚刚乘舟来到苏州。

内阁有几位尚书有意无意表示了对此事的担心,对此,郭臻一笑置之,理越辩越明,不是吗?

换个角度想一想,复兴社的士绅其实很可爱,当年他们为自己谋利,这本没错,错的是当年掌控天下权力的那个人被他们欺骗了。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郭臻他不敢自比那位大唐那位开国君主,但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六月,整个天下没有人比额哲更加顺心了。

土默特人留在归化,因阿齐格收复陕西后率军猛攻怀远卫,大明陕西提督龙云索性放弃了怀远卫,盘踞在君子津渡口,察哈尔大军则驻扎在漠南草原。

十年冤仇,一朝得报。

十年前,额哲迫于形势向黄台基献上大元的传国玉玺,但他从未忘记过复仇,当满清攻入大明,席卷天下时,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谁知上天垂怜,长生天开眼,黄金家族终于要迎来一个新的辉煌年代。

大胜漠东联军的余味还在唇边,这半个月额哲连续召见漠北部落的使者,唯一让他有些不满的是漠北人虽然表现出臣服,但不愿卷入蒙古与满清之间的战争。

漠东精锐尽失,察哈尔轻骑在科尔沁草原转了一圈,才发现那些留守的部落都已经迁徙到沽源、盛京附近去了。

额哲还没有做好东进的准备,蒙古人虽然得到大明人的资助,得到数千副盔甲和百锻刀,但他对攻城实在没信心。

莫说盛京那样的坚城,就是杀胡口和张家口的城墙,察哈尔人也只能望之兴叹。

这几天,派往各地的斥候不断返回,大明人也变着法子从塞内传送消息出来,满清封闭了所有的边境关口,蒙古人无法再从关内得到物资。

额哲的汗帐设立在得胜堡外不远,那里有曾经土默特明部修建的简单要塞,历经十年,那里还有些板升城的痕迹留下来。

午后,一队骑兵由远而近,来到察哈尔的汗帐外。

来人是大明人装饰,察哈尔牧民对他们已经很熟悉,知道这些人是自家大汗的贵客。

闻彬头上顶着陕西人最常用的白毡帽,遮挡毒辣的眼光,每隔几天,他就会来察哈尔汗庭一趟,现在草原三方都在眼巴巴等着他的消息。

“阿穆尔安达!”

闻彬向迎接他的人张开双臂,阿穆尔是额哲的智囊,远比额哲了解大明人,闻彬在草原待了近一年,知道这个老头很难缠。

阿穆尔快步上前,用了一个很独特的称呼:“闻兄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