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郎挥兵首战捷 1

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太原府前,劲风吹拂,旗帜翻飞……

这是一面面很奇特的旗帜!——白色的旗中掺入一半的绛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传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全军举着纯白的旗帜。所以,太原起兵时,裴寂、刘文静等人为附合“白旗天子出东海”的谶纬之言提议唐军使用白旗。而李渊却摇摇头,颇有主见地说:“武帝伐纣,是讨伐之。而现在我军是迎代王,扶隋室以安天下,应杂以绛色,以示区别。”

于是,晋阳的街道上,布满了红白相间的旗帜。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红白旗帜仿佛是锦绣的波浪……

神采奕奕的李渊精神抖擞地站在前台,身边伫立着李建成、裴寂、刘文静、唐俭等人。李世民与钱九陇、武士镬等兵将带着亲兵卫队在场外警戒。意气风发的李渊方脸阔额,魁梧立于高台前,神情激昂地宣读檄文:

“……隋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朝庭上下,豺狼充于道路,官府任意鱼肉人民,以致于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渊虽不才,垂怜众生,今誓师起兵,替天行道,率义师废昏君杨广,尊太上皇。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解民众之疾苦于水火之中……”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众将士此起彼伏的高呼,伴着鼓乐四起。军民震奋,欢呼雷动……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红光满面的李渊朗声发令:“裴寂、刘文静起草我军西进长安迎立代王杨侑为帝的文书,李世民、唐俭组织兵卒向附近各郡县散发布告。李建成、柴绍负责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李渊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把“不反隋,迎代王”的旗号打出后,果然,一天之内就有上千人来参军,不到一月,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李建成当年在老家河东结交的任瑰、韦挺、王珪、窦轨、冯立、陈震、黄杏飞、翟青、谢叔方等一大批的英雄好汉,纷纷投奔过来……义军人数越来越多,裴寂请李渊设立大将军府,唐国公李渊本就是隋大将军,仍用此名号,置大将军府。授予长子李建成领军大都督,太原郡守。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各分官派职,相互隶属,号令严明。为了统一思想,李渊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李渊、李建成、柴绍、裴寂、刘文静、温大有、唐俭、刘政会、武士镬等人秘密聚集在太原府内。李建成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现在情势,是大家看得到的,李密、窦建德他们拥有十几万大军,而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晋阳城,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足二万人,还不够他们的一个零头。如果我们不打出合适的旗号,就无法号召全天下的人支持我们跟着我们去打天下。现在各地反叛武装力量太多,纪律不好,扰乱人民,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包括那些隋朝官僚和商家富户,心里都想太平和安定的日子。穷苦百姓更加是想过太平日子。您们想想啊,每次战争,死的伤的受害最大的,还是老百姓啊……我们能争取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支持,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裴寂很赞同李建成的意见,他说:“大郎说的有理!如果打出反隋的旗号,财力雄厚的隋朝王公贵族肯定不支持我们,只有贫苦百姓也许能跟着我们起事。我们只有争取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力能成功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平民百姓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安定的生活。特别是参加我们的队伍也许能立军功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本身对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力和动因,或者说是一种机缘。”李建成的话深沉而透彻。大家基本统一了意见,最后李渊表态:“好!那就按大郎说的,打出不反隋,迎代王的旗号。由裴寂、刘文静起草文书,李世民、唐俭等人负责组织人员向各地散发,向附近郡县发生布告,说明我们不是要造反夺权,而是要到长安迎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李建成、柴绍负责训练兵马。目前晋阳只有一万多人,确实还不够李密瓦岗寨几十万兵马的一个零头!因此当务之急是一边训练现有军队,一边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思维缜密的裴寂颇有见地说:“如果我们起兵之后,突厥人也会乘机**,对我们也是一大威胁,不得不防啊!”

“我已琢磨过这件事,隋公主嫁给突厥可汗之后,突厥人与隋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打出的旗号不反隋,对突厥也有一定的安慰作用,至少他们会按兵不动。不过也要防患于未然,”李渊闪着精亮的眼光对裴寂说:“看来只有您裴公才能去办得好这件事!您拿着我写的书信,到突厥那里去谈谈,如能取得他们的支持更好!如不支持我们,起码要他们保持中立,不要来骚扰我们就行了。”

裴寂、刘文静、唐俭、刘政会等人直到此时才发现,原来,李渊对起兵举大事早就谋划已久,乱熟于心,调度周密!他们打心眼里佩服李渊的深谋远虑,跟定李渊打天下的必胜信心更大了。刘文静信心充足,自告奋勇地对李渊说:“唐国公,突厥可汗那里,不妨让我去一趟。我作晋阳县令时曾经与他们有一面之交。”

李渊望了裴寂一眼,说道:“好吧,当此义军初创之际,正是各位效力之时……裴公还有其他要事去作,那正好就请刘大人劳累一趟吧。”李渊给突厥写了书信:“……当今隋国丧乱,苍生困穷,若不救济,终为上天所责。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朝。共突厥和亲,更似开皇之时,岂非好事且今日陛下虽失可汗之意,可汗宁忘之恩也……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信中为了稳住突厥,李渊委曲求全地用了臣下的语气,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南下用兵扫除后顾之忧。

刘文静持李渊这封书信,翻身上马,扬鞭而去……李渊、李建成与裴寂、刘文静、柴绍、李世民等人经过严密的讨论,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分工。他们每个人的心头充满了新奇而激动,一场惊天动地的英雄话剧就在他们的紧锣密鼓中拉开序幕……

李渊一边加紧招兵买马,操练军队;一边等刘文静的消息。这天,象往常一样,李渊带着李建成、温大有、裴寂等人检视城防。钱九陇率卫兵护于前后。李渊此举在于指点李建成行军布阵之要,借以提高李建成在义军中的威望。李渊在志楼上登高而眺,眼前群峰如浪,连绵起伏。忽然,李渊皱起眉头,喃喃地叨念:“刘文静出使突厥应当快回来了吧……”

“算来时间差不多回来了。爹爹是忧虑突厥会乘我们起兵之际,断我们的后路吧。”李建成对爹爹的意图揣摸得很到位。他们父子之间几乎不用语言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两人就明白对方的意思。所以,在以后争霸天下的战役中,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

“正是。突厥仍是虎狼,我们不得不防他们从后面乱我阵脚啊!”李渊边说边走下城墙。在城门处,正好看到从外面散发文告的赵文恪、李世民风尘仆仆地进城。满面烦恼的李世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灰尘,气愤与委屈地说:“爹爹,大哥,发这些文书有个啥用?干脆打他娘的……”

冷静如水的李建成平静的眼光扫过火爆的二弟李世民,停在与二弟身边的赵文恪的身上。李建成轻声地问道:“你们遇到什么事了?”

赵文恪如实地回答:“是这样的……我们分派兵士四处散发的檄文,各地都有反应,大多数郡县表示服从和支持我们。只是太原辽山县令高德儒等几个县拒不听从大将军的号令。”赵文恪气愤地说:辽山县令高德儒暗地里派人往江都,向隋帝奏报军情。隋帝令高德儒严阵以待,抗拒我们义军……”

李渊听了,捏紧了拳头,道:“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看来真的要揍他一顿才好……我军西去长安,他西河是我们必经之地。这个绊脚石我岂能容他!我即刻派兵讨伐!”

“大将军,眼下我军兵少,且新编队伍又未及训练,派兵攻城,慎之又慎,是否等刘文静回来再定?”温大有建议道。

李渊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区区小郡,我何惧哉!有我家大郎在此,胜他十万兵马。”

裴寂仍小心地说:“大将军,这开头第一仗,可不是儿戏啊!……还是等刘文静安定突厥,后顾无忧之时,才动兵马吧。”

李渊脸色涨红,看得出他自尊心很强。李渊分析说:“诸位放心!太原城我已经营数年,固若金汤,只要我在此,料定突厥攻不下来。西河之战,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也好让各路人马看看我李家父子兵的也不是浪得虚名。”

看看温大有、裴寂等人不再言语了,李渊果断地下令:“大郎听令:授你领军大都督,温大有为参谋军事,即日着一万兵马前去征伐辽山县西河城。”

温大有先是一愣,继而伏地叩首:“属下得令,必尽全力协助大郎首战报捷。”

李建成神情庄重地跪前接令:“孩儿得令!”

李建成就要挂帅出征,四弟李元吉坐不住了。他已经是十五岁了,从小练武艺的他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李元吉急忙跑来找大哥,缠着要去参战。李建成、温大有、冯立、李世民正在检点兵马,备置征战器械。李建成笑着劝弟弟:“打仗可不是好玩的,你还是多操练操练,以后多的是机会。”

李元吉歪歪脖子,拉着大哥的手,调皮地说:“我不管!……反正我是要去的。二哥不也是去了吗?这开头一仗,咱三兄弟一起上,将来成功了,我们三兄弟一同写入了历史,那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李家三兄弟正在说话时,忽然有军士慌忙跑来报告:“前面发现突厥兵马。”

“突厥兵?别慌!待我去看看。”李建成镇定地说道,稳步走向城楼。李世民、李元吉急忙跑步跟上。刚跑几步,就听到李建成沉着的声音:“二弟、四弟,不要跑。这里是兵营,有千百双眼睛都看着我们的。我们若急步,便显慌乱。士兵们即会六神无主。为将者,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李世民和李元吉听了大哥的教诲,立即稳下步来。旁边的参谋军事温大有见李家三兄弟举止沉稳,不由得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他钦佩地随着李建成走上城楼。军营兵将们见李家三兄弟镇定如常,皆各安其位,毫不慌乱。

李建成、温大有、李世民、李元吉站在城楼上,见护城河前面的开阔地带尘土飞扬,一彪兵马飞驰而来。从衣着打装备上看,全是突厥人!足足有二千兵马。突厥兵马来到护城河边,停下。从队伍前面闪出一人。李建成认出那当先一骑就是奉命出使突厥的刘文静。李建成从城楼上高声打招呼:“刘大人,此行辛苦了!”

“大郎,突厥人答应我们的条件,还派了二千兵马帮助我们啦……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刘文静在护城河前高声回答

李世民喜形于色。连忙说:“太好了!快放他进来。”

李建成小声阻止:“别忙!……”

“咋啦?”李世民连忙惊问。李建成也不回答二弟的话,直接向城下喊道:“刘大人,你可进城禀报大将军。但突厥兵马且在城外设帐安营。若突厥兵马入城,恐百姓惊慌。”

“哦!明白了!大郎心思周密,言之有理!我即照办。”刘文静明白过来,心里暗暗佩服李建成处事沉稳有方。李建成立于墙楼之上,看到刘文静转身与突厥领队的鞘利说话。鞘利指挥突厥兵马就地安营。站在一旁的参谋军事温大有看了李建成一眼,从内心发出赞许:“大郎处事沉稳,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我们此次首战河西胜之有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