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骨肉相残传血咒 1

星光惨淡;冷月如钩。夜幕下,天策府内院。密室帷幕之中,烛光摇晃,显得几分神秘。

杜伏威与李世民密谈了足足两个时辰后,杜伏威才快速而隐密地离开了天策府。一封神秘的书信就飞到了江淮军领袖辅公祏的手里了。

归服大唐的江淮军立时作乱,一场兵乱就拉开了火线。辅公祏与部属左游仙等人密谋之后,鼓动江淮军将领,道:“弟兄们!杜将军从长安来信。说他在京城受到威胁。我们反了这个狗朝庭,打出一个我们弟兄们的天下来啊!”

辅公祏与杜伏威二人自幼为友,刎颈之交,长大后又共同起义打天下。辅公祏比杜年长,杜伏威就称辅公祏为兄,军中称辅公祏为“辅伯”,辅公祏的地位与杜伏威相当,在江淮军中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加上又有杜伏威的密令,兵变非常顺利,辅公祏在江淮军中振臂一挥,立时兵变,应者上万人。声势浩大,举国震惊!

江淮军于武德六年八月宣布脱离李唐重新独立,辅公祏自称皇帝,国号宋,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与此同时,江淮军密使乘夜入秦王府,向杜如晦、房玄龄密报叛乱情况。杜如晦、房玄龄打发密使领赏银之后,便高兴地直入秦王书房,向正在书房练毛笔字的李世民低声汇报:“杜伏威如期令江淮军行动了。”

秦王李世民放下毛笔,难掩面上喜色:“好!看来杜伏威果然在江淮军中有极强的号召力。那我们实施下一步行动。”

秦王李世民笑逐颜开。

太极殿上,朝中大臣们齐集。李渊决江淮军造反,非常震怒。

太子李建成居首位而立,李世民、李元吉依次于后。齐王的后面,站立的是面带惊慌之色的杜伏威。

李渊扫视群臣,恼怒地讲:“各位爱卿,知道了吗?江淮军造反了。杜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杜伏威惶恐叩首:“臣请旨入朝,忠心不二!可这……辅公祏虽与臣刎颈之交。必是受小人指使,一时糊涂所致。”

杜伏威故意停顿,不语。

李世民连忙出列启奏:“皇上,江淮军造反的头领辅公祏,声称是得到杜伏威的密令。而杜伏威任太子太保,属于东宫太子的人……”

说到这里,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大郎一眼。

“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李渊看了大郎李建成一眼,大怒:“大郎,杜伏威是太子太保,杜伏威的部将造反,你该当何罪?!”

李建成神情坦然地说:“父皇,太子太保是朝庭任命的,非儿臣私属。而且杜伏威才到任不几天,与儿臣还不太熟悉。”

这时,齐王李元吉上前:“父皇,儿臣知道。这个杜大人,以前就与二哥交往甚密。”

“三胡!你不要乱说,不搅拌进来!”李世民连忙阻止李元吉的话。

李元吉据实以告:“我怎么乱说啦?你是不是与这个杜大人交情很深啊?!武德五年夏,你率部讨伐徐圆朗,徐的地盘与杜伏威接壤,你借攻击徐圆朗之机,陈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扬威。然后请杜伏威到你中军帐密谈许久。”

李渊疑惑的目光看了过来:“嗯?!……齐王,你是如何知道的?”

“儿臣常年与二哥随军出征,多多少少也能知道一些事情。”李元吉直爽回答。

李渊转过头来,问:“杜大人,齐王所言属实否?”

“是……是有此事。”杜伏威只好伏地如实回答。

顿时,李世民脸上非常难看。老练的政治家李渊,眼睛里放射出异样的光芒。李渊大声道:“诏令秦王即刻讨伐江淮军,软禁杜伏威。”

李世民镇定自若地领旨。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李世民阴冷地看了杜伏威一眼。

大臣们看在眼里,心中有数了。兵部尚书任瑰是李渊的老友,他明白李渊的深意:秦王如果真与杜伏威有勾当,令他去平叛,正好“以毒攻毒”,让他不能相顾。但是,任瑰却认为:此事牵涉到太子殿下,不应当由告发者去率军平叛,如果秦王在平叛之时,随便拉出个俘虏,捏造出一个太子的罪名,那圣上反倒中了他的阴谋诡计?!

兵部侍郎任瑰,忙上启:“皇上,不可以秦王领军平讨江淮军!如齐王所言,刚才杜大人也承认了,秦王与杜伏威交往密切。此事牵涉到太子殿下,如果,秦王在平叛之时……况且,老臣也从兵部获得消息,据原江淮军杜伏威的义子阚稜透露,秦王与杜伏威的确交往密切。”

绝对精明的李渊若有所悟:“哦!朕明白了!依你之见,派谁率军平叛合适呢?”

“李孝恭在江南,离江淮也不远,不如令他前去平叛,比较合适。”任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任大人所言极为合理。”裴寂和众大臣连忙附议。

“好!即刻拟旨,诏令李孝恭为行军元帅,前去讨伐辅公祏。”李渊的话,打乱了李世民的如意算盘。李世民当庭不便发作,他带着恨意的目光看了这些老臣一眼。

长安城西,夜月初照。被软禁的杜伏威碾转反侧,难以入眠。

杜伏威出身贫苦,常常衣食无以维生。他的好朋友辅公祏也很穷,有一次,辅公祏偷了人家的牛送给杜伏威。官府追查得很严,当时正是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造反,隋炀帝杨广情急之下,允许地方官府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偷一文钱就能杀头,何况是偷一只牛?二人惧怕之下,干脆就不当良民,扯旗造反了。那是大业九年十二月,当时杜伏威年仅十六岁。两人就近参加了一支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小卒,但杜伏威十分勇猛,出则居前,入则殿后,很快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纵横淮南,势力渐大。

武德二年九月,活动于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李渊以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封楚王。武德三年六月,李渊为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等割据势力,以特殊优宠的方式,进一步拉拢在江南举足轻重的杜伏威,下诏授其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让他主宰东南半壁军事;以辅公祏为行台左仆射,封舒国公。

武德五年夏,李世民率部讨伐徐圆朗,徐的地盘与杜伏威接壤,李世民借攻击徐圆朗之机,陈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扬威。当此之时,隋末蜂起的各路反王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幸存的梁师都、高开道、徐圆朗之辈或僻处边疆,或灭亡在即,唯一还能对李唐构成威胁的就是杜伏威了。自古异姓封王,即便功臣如韩信英布,大多都为人所忌,不得好死,何况杜伏威只是个归顺的反王?杜伏威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十分不安,担心成为李唐下一个进攻目标。

就在这种时候,杜伏威收到李世民的约请。杜伏威心如热锅上的蚂蚁似,不知李世民卖的什么药,他忐忑不安地来到李世民的中军帐营。李世民与杜伏威密谈。——李世民想要拉杜伏威这样一个友军,为自己谋位多一个势力;杜伏威也找到一个可以保全自己的李唐王室的人,尤其是象秦王这样的根深基厚的人,那更是求之不得。

随后,杜伏威就积极地介入了太子与秦王的夺位之争了。杜估威主动奏请李渊,请旨入朝。所谓入朝就是地方诸侯进京朝见天子,这一招通常是地方诸侯表白自己绝无反意的惯用伎俩,等于以身为质,一般来说,皇帝也就相信这诸侯的一片忠心。当然这一招也是皇帝检测诸侯忠心的重要手段。历史上有不少的诸侯就是因为皇帝强征诸侯入朝,诸侯怕皇帝加害才惧而反叛。李渊收到杜伏威请旨入朝的报告后自然高兴,杜伏威以辅公祏留守丹阳(今南京市),将兵权交给自己的侄子右将军王雄诞,自己带了少数亲信于当年七月到长安朝见李渊。杜伏威的主动献忠心让李渊很是满意,同时也是为了在天下人面前做个样子,李渊加封杜伏威为太子太保,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仅次于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三人,为大唐第四号人物。

今天朝上发生的一切,杜伏威都看在眼里。从表面上看来,杜伏威的地位是够高了的了吧,但他是不能再回江淮的老巢了。他名义上是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太保,暗地里他却成了李世民手中的一根打击李建成的棍子。杜伏威不是一个阴谋家,他只是一个乱世里冲出来的枭雄。他明白自己身不由已地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他万分的后悔与心虚!提心吊胆的他如何能安然入睡?!

与杜伏威一样焦急万分的,还有秦王府的那帮人。

李世民大失所望,郁闷难当!——看来这次以平叛之机嫁祸太子的筹划是落空了。

长孙无忌最懂得秦王的心思了:“现在,挡住我们大王皇位的是太子,我们搬倒太子就行了!可是,太子仁慈,贤能,而且他一惯都很谨慎,我们抓不到他的过失,如何搬得倒他?”

房玄龄有些失悔:“本来,秦王如能去平辅公祏,那就有办法制造、假借辅公祏之口或人证,来打击太子。可是,大王失去了这个机会,杜兄还有何高见?”

杜如晦确实有佐王之才,他沉呤道:“我们采用文的、武的二种方法。文的嘛,就是安插军政官员,在朝政事务上排挤太子;通过无中生有,造谣生非等办法,搞坏太子的清白名声。武的嘛,就是抓兵权,搞政变,搞暗杀。”

长孙无忌、房玄龄一听,很新鲜,杜如晦真是不容易,说出来一套套的。李世民听了,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李世民说:“文的办法,是不是太慢了点!武的办法嘛。”李世民沉思了一下,说:“搞政变。动作太大了一点吧?”

长孙无忌仗着秦王妃长孙妹妹的关系,大胆地说“那就干脆点,暗杀了事!”

杜伏威一时的糊涂,把江淮军推入了灭顶之灾!

李渊下诏任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东征讨伐辅公祏,陈震、冯建平、张镇州、黄君汉等七总管都受元帅府指挥。出发前,李孝恭和众将领会餐,命人取酒,忽然酒变成了血色,在坐的人都赫然失色。李孝恭却神色自若,徐徐地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想自己没有哪里作过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请各位不必忧虑!倒是辅公祏恶积祸盈,今奉朝庭之命,率军征伐,这碗中之血,乃是公祏授首的预征。”说完,一饮而尽,众将心方安定,都从心里佩服李孝恭的胆略。

唐军发动进攻。张镇周在猷州黄沙城(今安徽泾县东南)击破辅公祏部将陈当世。安抚使李大亮诱擒张善安,其众溃散,使辅公祏失去策应。李孝恭在芜湖击败辅公祏军,攻占梁山等三镇。唐徐州总管攻克扬子城(今江苏扬州西南),广陵城主龙龛投降。李世勣将步兵万人渡淮河,拔寿阳,攻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进逼辅公祏军水陆防线。时冯惠亮等坚壁不战,李孝恭出奇兵断其粮道。冯惠亮等军乏食,乃于夜间发兵进袭李孝恭大营。李孝恭按兵不动,双方形成僵持局面,冯惠亮军退归。

唐军兵强将勇,辅公祏连吃败仗,终于在武德七年三月投降,随后被处以死刑。大概是不甘心一个人上路,辅公祏向唐军主帅李孝恭揭发杜伏威才是谋反主谋,有密令为证,就连这次跟李孝恭一起来平叛的阚陵,也是谋反中的人。

李孝恭把战报和反情一并飞奏皇帝李渊,李渊诏令没收反贼杜伏威、辅公祏和阚陵的私产的一切家产。阚陵是杜伏威的义子,与王雄涎并称江淮双雄。杜伏威入朝时与阚陵同去长安,因而逃过辅公祏的兵变。阚陵在江淮军中以勇武著称,平时负责军纪,有违反者无论亲疏一律法办,因此在江淮军内威望极高。李孝恭带着阚陵一起随军与辅公祏反叛大军对垒,阚陵直接冲到两军阵前,摘掉头盔向对方大喝道,“难道你们不识我吗?何敢来战!”江淮军兵将一见是旧日上级军官阚陵。立即军心散乱,甚至有的人就地投降。

阚陵在这次平叛中自恃功高,他在被捕前还等着朝庭论功行赏哩!没想到李孝恭接到皇帝旨意没收了他的家产。阚陵气愤各当时就找李孝恭吵了一架。他问:“李元帅,您为什么要没收我的家产?”阚陵气愤地说:“这次平叛,没有我的帮助,您能这么快大功告成吗?您不奖赏我的功劳,还反而要没收我的家产,这太不合道理了吧!”

李孝恭冷笑道:“辅公祏反叛,你和杜伏威都是反叛之人。以为朝庭不知道。”言未已,李孝恭果断地喝道:“来人!——把阚陵绑了!”

李孝恭明白皇帝的意思:李渊在长安虽已查明李世民与杜伏威的勾结,但考虑到秦王势大,暂时动不了。先剪掉杜伏威这些枝叶,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几天后,李孝恭就以谋反罪名斩了阚陵。随着江淮军最后一员大将阚陵的死亡,江淮军从此烟消云散。李渊最恨一些王公大臣介入太子和秦王间的兄弟之争了。不久,军散将亡且在京都软禁的杜伏威就毒发身亡了。

随着李孝恭江南地区的平定,大唐王朝统一全国的战策基本完成。

太极宫内殿上,歌舞升平。李渊兴奋地拍着李孝恭的肩膀,说。“侄儿啊!您不仅平定了江淮军的反叛,还澄清了太子的污名,真是有大功于天下啊!在我们皇亲宗室里,能带兵横行天下的,除了秦王,就只有您一人能独当一面啊!”

“这都有是为臣应当作的事情,何敢言功啊?”本性宽怒退让的李孝恭丝毫没有骄矜自得之色,道:“这都是托皇上的齐天洪福啊!是伯父您教导有方,战策高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