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感旧赋并序

李世民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唐高祖皇帝李渊次子。少年征战四方,灭隋取天下,功勋卓著。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九年(626)于玄武门发动兵变,得太子位。旋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文治武功,帝业空前,史誉“贞观之治”。庙号太宗。重视文艺,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奖掖文士。亲自修史,勤奋执笔,诗文均有成绩。《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唐太宗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四十卷,《全唐文》录其文七卷,其中赋五篇。诗文“皆雄伟不群,规模宏远,真可谓帝王之作”(都穆《南濠诗话》)。

辞赋的功能在于“体物写志”,作为雄才大略的帝王,唐太宗赋的中心内容即关涉兴亡大事。《旧唐书·太宗纪》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高丽朝服,是为臣国。贞观十六年(642)高丽大臣盖苏文弑君高武,立武兄子藏为王,触怒太宗。十八年(644)冬,太宗幸洛阳宫,“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趋平壤,以伐高丽”。“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NFDB1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感旧赋》当作于贞观十八年冬至十九年春二月间,作者抚今追昔,颇多感慨。

余将问罪东夷[1],言过洛邑[2],聊因暇景[3],散虑郊畿[4]。流眄城阙之间[5],睹弱龄游观之所[6]。风云如故,卉木维新,少壮不留,忽焉白首。追思曩日[7],缅成异世[8],感时怀旧,抚辔忘归[9]。握管叙情[10],赋之云尔。

惟端扆之馀隙[11],属凝阴于暮年[12]。时观兵于九伐[13],卿息驾于三川[14]。登临原隰[15],怅望郊壥[16]。览绮纨之游践[17],观畴昔而依然[18]。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想飞盖于河曲[19],思解佩于芝田[20]。挟弹铜驼之右[21],连镳金谷之前[22]。薪指倏其代谢[23],舟壑俄而贸迁[24]。属隋季之分崩,遇中原之丧乱[25]。濯龙变为污池[26],平乐化为京观[27]。天地兮厌黩[28],人神兮愤惋[29]。遂收袂而电举[30],乃奋衣而云翔[31]。据三秦兮凤跱[32],出九谷兮龙骧[33]。挥宝剑之虹彩,回雕戈于日光[34]。扫欃枪兮定[35],廓氛沴兮静八荒[36]。昔总戎于藩屏[37],今拱己于岩廊[38]。营馀故柳[39],垒有残墙[40]。怀壮龄之慷慨,抚虚躬而自伤[41]。

观世俗之飘忽,鉴存亡于宇宙。林何春而不花,花非故年之秀;水何日而不波,波非昔年之溜。岂独人之易新,故在物而难旧?岁月运兮寒复暑,日月流兮夜还昼。信造化之常经[42],孰圣贤之可救!于是停舆郊郭[43],极眺山川,信兹都之壮丽,乃卜宅于姬年[44]。兴亡兮代袭,隆替兮相沿[45]。唯在德而为故[46],实弃道而难舍[47]。仰烟霞兮思子晋[48],俯浩汗兮想张骞[49]。叹高踪之靡睹[50],嘉令誉之空传[51]。聊凭轼而静虑,怀古人而怅焉。况复气结隆冬,岁穷馀律[52]。对落景之苍茫[53],听寒风之萧瑟。云散叶而无蒂,雪凝花而不实。雾岭断兮疑连,烟林疏兮似密。节物同于前载[54],欢忧殊于曩日。扣沉思而多端[55],寄翰墨而何述!

(《文苑英华》卷九一,中华书局影印本)

[1]问罪:宣布对方罪状,加以谴责,出师征伐。问,告。东夷:此指高丽。《新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

[2]言:语助词。洛邑:洛阳。

[3]聊:姑且,暂且。暇景:空闲时间。

[4]散虑:漫步散心。郊:邑外。畿(ji):京都地区。洛阳为唐之东都,故称邑外为畿。

[5]流眄:流转目光观看。

[6]弱龄:少年。

[7]曩日:昔日。

[8]缅:遥远貌。

[9]抚辔:握着马缰绳。

[10]握管:执笔。

[11]端扆(yi):正坐君主座位。扆,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荀子·儒效》:“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下之籍,负扆而坐,诸侯趋走堂下。”王充《论衡·书虚》:“户牖之间曰扆,南面之座位也。”此犹言御座。

[12]阴:此指阴室,太庙祀殇子之室。

[13]九伐:制裁诸侯违犯王命行为的九种办法。《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凭弱犯寡则眚(削地)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壇(撤职)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14]息驾:停止车驾。三川:此指洛阳地区。秦庄襄王时置三川郡,辖地约在今洛阳西南一带,因有伊、洛、河三川故名。

[15]隰(xi):新开垦的田。

[16]壥(chán):同“廛”,百姓居地。

[17]绮纨:富贵子弟。

[18]畴昔:往日。此指往日游践之所。

[19]飞盖:犹飞车,驾车奔驰。河曲:河岸。

[20]解佩:指弃笔从戎。佩,文官饰物。《文选》鲍照《拟古诗》其三:“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李周翰注:“佩,文服也。……谓弃笔从戎也。”

[21]铜驼:《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洛中纪》曰:“有铜驼二枚,在宫之南四会道。头高九尺,头似羊,颈、身似马,有肉鞍两个相对。”后人往往以铜驼代洛阳。

[22]连镳:两骑相并。金谷:即金谷园。郦道元《水经注·谷水》:“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石季伦《金谷诗集序》曰:‘余以元康七年,从太仆出为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备具。’”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23]薪指:《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朱桂曜《庄子内篇证补》:“‘指’为‘脂’之误,或假。”此以燃烛之速喻事物代谢变化的迅疾。

[24]舟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此用以形容世运的变化。俄而:顷刻。贸迁:变易,改换。

[25]中原:此指河南一带。

[26]濯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帝尝幸苑囿离官……幸濯龙中。”李贤注:“《续汉志》曰:濯龙,园名也,近北宫。”故址在今洛阳西南角。污池:蓄水池。《孟子·滕文公下》:“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

[27]平乐:即平乐观。《后汉书·灵帝纪》中平五年冬,“帝自称天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李贤注:“平乐观在洛阳城西。”即今洛阳故城西。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成高冢,称为京观。

[28]黩:滥用武力。

[29]愤惋:悲愤惋惜。

[30]收袂(mèi):挽起衣袖。电举:迅速发兵。

[31]奋衣:扬起衣襟。

[32]三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破秦入关,乃三分关中,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合称三秦。后泛称关陕一带。凤:传说中的瑞鸟。跱(zhi):独立。

[33]九谷:在洛阳。《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李善注:“九谷八溪,养鱼池。”龙骧:龙腾跃或昂举。

[34]回:映照反射。雕戈:刻有花纹的戈。

[35]欃(chán)枪(chéng):也作“攙抢”。《尔雅·释天》:“彗星为攙抢。”《汉书·天文志》:“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攙夕出西南。占曰:‘为兵丧乱。’”《晋书·天文志》:“妖星……四曰天枪……五曰天欃。”比喻叛逆者。:天地四方。

[36]氛沴(li):预示灾祸的凶气。沴,天地四时之气反常而起的破坏和危害作用。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37]总戎:统帅,总管军事。藩屏:藩离屏蔽。李世民昔曾带兵作战,为唐藩屏。

[38]拱己:尊崇自己。岩廊:高峻的廊庙,指朝廷。

[39]营:军营。

[40]垒:军营的墙壁,也指防守工事。

[41]虚躬:虚体。身体虚弱,力不从心。

[42]常经:正常的法度,恒久不变的标准。

[43]舆:皇帝的车驾。

[44]卜宅:以占卜择定墓地。姬年:本年。

[45]隆替:兴盛衰败。

[46]在德:有德。

[47]弃道:不守君王之道。

[48]子晋:王子晋,也称王子乔。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49]浩汗:广大辽阔貌。张骞:西汉成固人,以通西域著闻。此以张骞代指出使之人。张骞联络西域夹击匈奴,亦欲使人联系他国夹击高丽。

[50]高踪:高蹈超世行迹。

[51]令誉:美好的声名。

[52]律:用竹管或金属管作成的定候气的仪器。《吕氏春秋》以十二律(乐调)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岁末为十二月,故曰馀律。

[53]景:日光。

[54]节物:时节景物。

[55]扣:此为缠绕、系结意。

此赋因览洛阳旧迹而生感旧之情。篇中追思少壮时代,飞盖河曲、解佩芝田、挟弹铜驼、连镳金谷的豪纵生活,回忆慷慨京邑、电发中原、震荡山川、扫清八荒的威武风姿,抒发了边境未宁而人却“忽焉白首”的深沉感慨。篇中总结兴亡代袭、隆替相沿的历史教训,借以表达招纳贤才、安邦定边的期望,并勉励自己修德全道,再建定、静八荒之奇功,力图国泰平安,完成守业大计。篇中夹叙夹议,情景交融。追忆昔日赫赫功业,激情昂扬;感慨时光流逝,低徊婉转。全篇“梗概而多气”,展示了身为英主的李世民的豪迈气概。

(杨晓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