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裁撤镇远军

在公主田庄,柳青算是过了一段轻闲的日子。

每天他用来编教材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然后隔两三天去矿场转一圈,当天下午就回来。

其余的时间,都是陪着昭宁公主。

两个人成亲以来,一直都是聚少离多。

早期柳青要去回马岭矿场引导矿场的生产发展,根本就忙不过来。

那时候公主还只能住在京城。

离矿场比较近的公主别院建好没多久,柳青就被绑架到大草原去了。

一去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现在好不容易回来,柳青也愿意多陪一陪公主。

离开的那段时间,公主过得有多煎熬,他通过庆熙皇帝的分身可以了解到。

对这个女人,他还是有着愧疚之心的。

现在能够多陪一陪,那就多陪一陪。

虽然不在京城,但是有皇帝这个分身在朝政方面的事情,他都能掌握。

在他来到公主别院住下半个多月后,镇远军的大将军给皇帝上了奏折。

首先,是恭喜北原州归顺大虞。

其次,提到既然北原州已经归顺大虞,大虞北疆有了新的屏障,原来防备北原狄的镇远军,就没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他觉得朝廷应该裁撤掉镇远军,让那些戍边多年的将士们能够回到家人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然后,他又提到镇远军不能尽数裁撤。毕竟归顺的北原州是狄族人,忠诚度有多高尚未可知,还是需要提防。

所以他建议保留一个朔州关总兵之职。

至于总兵的人选,他直言自己举贤不避亲,要为朝廷推荐最适合的人选,他选择的是他的大女婿尤良,目前任镇远军正三品参将,平时就协助他管理整个镇远军军务,知兵事,有大局观,还年轻,更适合做朔州关总兵。

最后,当然是恭祝大虞皇帝万岁,恭祝大虞国运昌盛万万年。

这一份奏折在朝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个时候,朝廷已经通过了决议决定了要裁撤掉镇远军,圣旨都已经写好了,只是要选谁过去宣旨,还没有确定。

这是要端掉镇远军一大批将领们的饭碗,有着一定的风险。

虽然文官们都一致认为应该要裁撤掉镇远军,但没有人愿意自己去办这个差事。

他们的想法是要选一个德高望重品级还高的官员过去。

那就只有几个挂着太傅、太师、太保头衔的半退休的老人家适合了。

人家都是从尚书的位子退下来的,正一品或者从一品的品阶,年纪太大了,平时也不参与朝政,就是遇到大的盛典出席一下。

从品阶上讲,他们足够。

从德望上讲,他们也足够。

然而这个风声一放出去,那几个资格足够的大佬们都卧病在床了。

这就麻烦了。

在他们之下,就是六部尚书。

可没谁敢提议让尚书们去做这样的事情。

在下面,品级和德望都不够,没有办法压得了那些将军们。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文官不行。

文官不行,就有人把目光放到了已经退下来的老将军们和那些因军功封爵的公侯们身上。

倒是没有人把目光放在宗室身上。

大家都明白,那就是一群猪,做不成什么事情。

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么危险的事情。

一个一个的请,一个一个的找借口推辞。

有的人甚至想到了让柳青这个驸马过去。

品阶不够不要紧,把他的品阶提到从一品甚至正一品都没问题。

反正人家是宗室,多高的品阶都对文官构不成威胁。

被否决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个驸马太年轻了,恐怕压不住人。

另外一个原因大家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这段时间柳青这个驸马的声誉太高了,必须得压一压,不能让他再一次出现在这种关键的历史时刻。

过去宣旨的人选都没有找到,秦晖自请裁撤镇远军的奏折就来了。

这一份奏折,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朝廷大佬们的大问题。

人家觉悟高,没有任何的对抗意识,甚至还自己上表要求裁撤。

这样一来,过去宣旨并且办理此事,那就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了。

里面还有着很大的油水可捞。

有了这么大的好处,他提出来的一个小小的要求,朝廷也不好意思驳回去。

一个总兵官,给谁不是给呢?

给出一个总兵官,能平息巨大的撤军风险,简直不要太值了。

于是写好的圣旨又收回来,重新拟旨。

这一次不是命令镇远军裁撤,而是顺应镇远军大将军的请求,将镇远军裁撤掉,只留下三万士兵驻守朔州关,设一正二品的总兵官。

其余士兵,就地解散,由朝廷发放每人六两的遣散银子,让他们回家。

裁撤掉的将官,正六品以下,各升两阶,带着朝廷的封赏银子荣归故里。

正六品以上,包括三大总兵在内,各升一阶,带着封赏荣归故里。

至于主动上表要求裁撤镇远军的大将军秦晖,那就必须要格外的优待。

直接给了他一个世袭罔替的镇远侯爵位,与国同休。

和平年代封侯爵,着实不易。

这也是关系到了十几万大军的裁撤,朝廷才会做出这样的让步。

这个时候,选择一个过去宣旨并且办理此事的人,那就容易多了。

甚至那几个德高望重卧病在床的老人,都已经有了康复的迹象。

不过最后选择的还是一个勋贵。

鲁国公。

他是秦晖的亲家,让他过去办理此事,比别人更加适合。

秦晖的奏折过来三天之后,朝廷终于重新写好了圣旨,由鲁国公带领着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向朔州而去。

那一支队伍,有着京营派出去的两千骑兵。

还有就是押运朝廷给的赏赐银子以及遣散银子的人。

这一次朝廷运过去的银子就有百万两之巨。

想要平平安安地裁撤掉十几万的队伍,不花钱那是不可能的。

朝廷更改圣旨之后,梅瑜又带着重礼,跟着昭阳公主和晋王来到了公主别院,特别的感谢柳青给出的建议。

这已经是他们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这一点梅瑜心里有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