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逼急了眼

柳青找神枪团的团长要求选一百信得过的人去保护庆熙皇帝,是真的担心有些人狗急跳墙会对他这个皇帝分身不利。

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文官们急了。

他们已经有一些人和齐王接触。

显然,他们想着釜底抽薪,直接换一个皇帝。

齐王都已经满十八岁了,还没有册封为太子,他身后的人也很着急。

现在文官们本来就属意齐王当太子,因为齐王他娘死得早,娘家人也没什么根基,身后没势力,更容易控制。

更何况现在跟皇帝有了比较大的冲突,正寻思着换一个皇帝。

齐王便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以前是支持齐王,但那不过只是普通的支持,并没想着因为齐王的事情跟皇帝闹翻。

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觉得和庆熙皇帝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只有换一个皇帝,他们才有好日子过。

而齐王作为已故皇后所生的长子,本来就应该被册封为太子,到现在满十八岁了还没有册封,心中也有着一定的怨意。

如果文官集团扶持他上位,不管是为了回报文官集团,还是出于对庆熙皇帝的怨意,都有着极大的可能推翻庆熙皇帝推行的那些东西,还天下读书人一个朗朗乾坤。

庆熙皇帝虽然居于深宫之中,但他自有耳报神,对文官们的那些动作也不是全无了解。

柳青担心文官集团会铤而走险,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给团长交待下来后没过几天,禁军就来了人,从矿场自办民团调取一百人过去充当护卫之职。

——因为皇室盐业和大虞工业银行的成立,皇室已经和勋贵家族以及将门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要求禁军调动一百人进宫充当护卫,只能算是小事一桩。

这件事情甚至都没有让兵部知道。

——让兵部知道了,又会有很多麻烦,大概率不会通过。

就一百个人,偷偷摸摸的调进宫去,让他们顶替一些空饷名额,真要查起来,都查不出来。

那些人没有带着步枪进宫,但是每个人都配备了两支手枪,还有若干的子弹。

矿场这边生产的手枪子弹,柳青就直接让人送了十万发进去。

那一百人进宫之后,很快就成为了皇帝的亲卫队伍。

庆熙皇帝出行,随侍在旁的就是那些神枪团的军人。

就是庆熙皇帝自己,身上也携带了两支装满子弹的手枪。

搞这样的斗争,可不是请客吃饭,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俞树生来回马岭矿场买过好几次高碳钢,期间也想见一见柳青,但是,都被皇帝派过去监督柳青的人给挡住了,不让见面。

这也让俞树生感觉到非常的遗憾。

不过他没有把账算在柳青头上,只是把账算在了庆熙皇帝头上。

在他心目中,柳青向皇帝上折子批评皇室插手盐业,就已经表明了态度,选择了站在文官集团那一边。

而庆熙皇帝给与柳青禁足三年的惩罚,更让他们的关系破裂,将柳青完完全全的推送到了文官集团这边。

他找柳青,是想让柳青在他们弄出来的一份请立太子的奏折上签名。

四月,文官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上奏折请立已故皇后所生之子齐王为太子。

动作最大的一次,甚至发动了京城一百多名官员联名上奏。

地方官员们请立齐王为太子的奏折也都已经上路了。

京城这边还在筹划弄一份万人签名,请求立齐王为太子。

他们要拉进来签名的,可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全部都是读书人。

这也是向庆熙皇帝展现一下他们的力量。

柳青作为京城第一才子,又是带着北原州归顺大虞的关键人物,弱冠之龄就受封公爵,拥有着巨大的声望。

如果他能够出头响应,效果自然更好。

可惜,现在柳青被禁足,文官集团的人连见他面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求不到他出面。

这一次文官集团可谓是来势汹汹,要彻底的展现他们的凝聚力。

庆熙皇帝不为所动,倒是把梅贵妃给吓到了。

她也不敢在庆熙皇帝面前要求立他儿子晋王为太子,只是泪涟涟的跪在庆熙皇帝面前,哭道:

“皇上,臣妾听闻现在朝野都在请求立齐王为太子。朝政大事,臣妾也不敢妄言。只求皇上开恩,让晋王去晋地就藩。就算去不了晋地,去别的地方就藩也行,多偏僻荒凉的地方,臣妾都不敢有怨言,只求能让晋王远离朝廷政争,或许能得一个平安。”

她儿子被封为晋王,按道理,成年之后就应该离开京城,去晋地就藩。

可是,大虞早期有过藩王造反的事情,让后来的皇帝对于亲王就藩一事有了很大的疑虑,所以后来那些王爷都被圈禁在了京城这一片,不再就藩。

就是为了避免他们离京城远了,脱离了朝廷的监管,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是这样过的,算是一个潜规则了。

梅贵妃当然知道这个潜规则,她向庆熙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也不是真的想将她儿子晋王发配到晋地就藩,而是向庆熙皇帝暗示如果齐王以后当了皇帝,她儿子就没有生路了。

庆熙皇帝知道她的想法,笑着对她说:

“爱妃不用担心这个,那些酸腐文人没有掌握兵权,他们的声音再大,也影响不了太子的册封。你放心,就算晋王没被册封为太子,那太子之位也不可能是齐王的。他现在跟那些文官勾结在一起,只要朕还是皇帝,那太子之位就跟他无关。”

话说的这么斩钉截铁,让梅贵妃又惊又喜,连忙叩头跪谢天恩,然后还请皇上宽恕她议论朝政的罪过。

当天晚上对庆熙皇帝着意奉承,倒是让庆熙皇帝很是享受了一回。

请立齐王为太子的奏折越来越多,但庆熙皇帝就是不理不睬,当做没看到。

五月,皇室盐场开始卖盐。

他们用的是更好的技术,产出的盐质量更好,价格又比官盐便宜一半。

五十家获得了各省销售权的势力都赶往盐场拿货,正式的参与到盐业竞争中来。

有些人已经急眼了,他们决定采取更激烈的措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