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平情应物,藏器待时:会笑者,最后笑

或许有少男少女觉得尊重学习规律会很平庸,因为“休息好、玩乐好后再抓学习”考不赢“拼命班”的同学,或许看到别的同学考试“名次”跑到自己前面就蠢蠢欲动。少安毋躁,听我来道。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大学毕业之前,这场赛跑都处于刚刚起跑的阶段。不要看到别人跑到前面就猴急,后面的路还长得很呢。赢家赢在最后,会笑的笑在最后。真正的马拉松高手不会太计较中途赛况,而是尽可能放松自己,从一开始就享受马拉松。

不要鼠目寸光,不要只看到今天的考试,还要看到明天的考试、十年后的考试;不要被书本纸笔的苍白考试牵着鼻子走,因为人类的知识创新从来不曾在考场实现;不要只看到高考与考研,因为在我看来,它决定不了你什么;不要只看到学校的考试,还要看到社会的考试、市场的考试、人生的考试;不要只关注“成功与否”对你的考试,还要关注“幸福与否”对你的考试、“人生价值”对你的考试、“社会责任”对你的考试……

昨天没学好的今天还可以学,实在学不好就换一样东西再学。“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有一样你擅长。

今天没学好并且今天真的不想再学时,完全可以索性不学。因为生命总是最有道理的,你就顺其自然吧。说不定,明天一大早醒来,生命就会张开她灿烂的笑脸,给你一个大惊喜: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不学以能!

并且,昨天勉为其难、熬夜“复读”、死学死考、累死累活跑在你前面的“高分”,今天或明天、三年或五年,极有可能被你甩在后面。

在学新东西时解决旧问题有时效率更高,旧问题也可以拖到后面,通过学新东西时来巧妙解决,往往理解更透彻,认识更深刻。

比如,高中解析几何学得没那么好,并不必然意味不能学好大学微积分;高中物理“加速度”学得没那么好,却可能有利于在大学用全新的数学工具来理解这一概念。

一时一事的不足与落后,未必就是劣势;不计代价地追求高考解题的速度、精准、分数、名次,一定会在今后付出代价;知识结构的所谓“系统性”和“完备性”,未必就是研究学问的优势,因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所以,少男少女,别人聒噪什么“当心输在起跑线上”,就让别人去聒噪。在学习的路上,我们追求真正的价值,不搞熬夜“复读”,不造“虚假繁荣”,一切顺其自然。这样遵循规律,不紧不慢,就能跑得更远,就能后来居上,就一定可以把“蜗居蚁族大白菜”的位置留给那些热衷“赢在起跑线上”的蠢人。

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路纲说:“很多知识,现在没学好,以后还可以学,在学校没学好,还可以在社会学。”

我猜测他这话还有一半没说完,因为就拿我自学高等数学的经历来说吧,我以为:很多知识,一时没学好,干脆就放一边,出去玩段时间——短的游山玩水三两周,长的“游手好闲”三两月,然后再回来翻翻书,——呵呵,一切恍然大悟!

不要老师教,从不刻意学,但仍不知不觉明白很多很多、学到很多很多啊。

那么,究竟是谁教会这些的呢?是自然,是生活!是阳光雨露,是雨雪风霜!是生命的律动,是活力的绽放!——这些从来都是人类最好的老师,相当于人生成长进步的“金饭碗”。只不过,在学习的路上,这“金饭碗”,被一些死学死考的蠢人视而不见,束之高阁。

生命自身就有探索解疑、突破前行的能力,不需要人为多事,不需要“杀鸡取卵”,该下蛋时她自然下蛋。否则,时机不到,生命里的那扇“门”不开启,一切勤奋努力都是枉然,不仅于事无补成不了功,还可能将天赋的幸福也给葬送。

周国平大师指出:“凡是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猜疑和苛求也决计挽救不了。”我要说:凡是顺其自然都不能搞好学习、做出学问的,死学死考和疯学疯考也白搭,那就倒不如顺其自然;如果死学死考都能做出学问,那么,顺其自然做出的一定是更大的学问、更大的成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