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芽芽很严肃,“不要浪费医疗资源”

她嘱咐人查肺的时候挂哪个科,几点去比较好,然后把体格检查的结果递了过去。

一看时间二十分钟。

这十块钱挣得颇为圆满,芽芽便满意的让人去隔壁的屋子。

那头查血压拉,心电图啦,血常规,空腹血糖,胃泌素,血脂啥的。

第二位老大哥走近的时候,芽芽已经闻见烟味了,直截了当的问:“抽不抽烟?”

老大哥的回答也如出一撤,摇头说:“不抽,不抽”

芽芽不是很相信,追问:“以前抽过没有?”

老大哥很笃定的说以前抽过,现在不抽。

那烟味都还没散呢,芽芽穷追不舍,“从什么时候开始抽,抽了几年?”

老大哥摸摸下巴,“十八岁开始抽,到现在抽了二十五年左右吧”

“等一等”芽芽心算了下,“十八岁开始抽烟,抽了三十年,那就是四十八岁还在抽烟,但是刚才你说今年四十八岁啊”

她炯炯有神的看过去,“为什么骗我!”

老大哥闪烁其词,支支吾吾,“我现在就是戒了,骗你个小姑娘干什么,我从现在开始戒”

芽芽:“......”

老大哥身体还不错,但正主瞪圆了眼睛不相信。

“我年轻时吃苦太多,现在身体很不好”老大哥举着手指头给芽芽看上头的伤口,“之前划伤一个口子,好得可太慢了,现在肉里头跳跳痛”

芽芽看周围伤口没有红肿,但人一致喊着肉里

头疼愈合慢,就让人测一下血糖,看是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加之营养丢失严重,抵抗力下降,会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一路查下去,五个老大哥身体没有多大的问题,主要是基础病比较多。

芽芽伸了个拦腰站起来活动了下筋骨,慢悠悠的走到隔壁去看看。

李岳山那边检查到了第三个,瞧见第二个老大哥的血糖还没有做,芽芽本来想上手却给叫停。

这年头测血糖广泛还是用邻甲苯胺法,实际是冰醋酸,公认的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损害。

主要是刺激皮肤,黏膜,李岳山明知试剂不好,也不可能让自家孩子碰。

刘秀珠蹙眉,问芽芽:“就没有什么替代的?”

芽芽想了想,倒是有人拿乙二醇代替冰醋酸,用枸橼酸代替酸度。

“听说m国研制了血糖仪,那玩意用的一次性试纸,出结果快,对操作者就没有损害”

刘秀珠寻思,那得找个贸易公司进货吧。

屋里头挤,两女人边说话边朝外走。

芽芽不是很明白,这五个老大哥都是来检查身体的,咋就不老实交代抽烟的事呢。

刘秀珠就笑,“男人不是模糊抽烟的事,是任何不利于他的事都很含糊。”

男人啊,一天没抽烟就算是戒烟了,然后别人发的烟照常抽,要说一句还敢狡辩,一个劲的叨叨自己没买烟,别人发的不接不好意思。

巴拉巴

拉的一大堆。

刘秀珠想到来了脾气,瞪了李岳山一眼。

已经全部查完的头一位老大哥正在院子里溜达,走过来忽然问:“你们干这行的需要钱不,可以找我”

芽芽愣了下,反应过来人家要放贷。

老大哥继续说了,他可以拿出来四五万块钱,当然了,利息一般是银行利率的三倍左右。

芽芽摇头,幽幽的看着老大哥。

我就挣你一点钱而已,你居然反过来想抢我的钱??

老大哥看出来了,哼哼唧唧的表示在他们那,好些个国营企业还找他们借钱呢。

要借的钱多,还得托人情,走后门,找人借保,不然想借贷都没门!

老大哥没做成生意,又溜达到别处去了。

刘秀珠倒是不以为意,因为还真就是这样。

现在的万元户都不爱去银行存钱。

一来怕走漏了风声露富让人瞧见了,来借钱的,来要求赞助的还好解决,最怕的就是来敲诈勒索。

二来怕政策变化。

他们这一代人都是风雨飘摇着过来的,怕有一天公家要钱,不由分说把银行里的钱拿去用,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点损失,两年前那一次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得那么厉害,放在银行里相当于资产缩水。

现在的万元户一有钱就爱买黄金。

都是一个想法,存款不如存物来保值。

黄金首饰拉,高档消费品还有古董,字画,红木家具等等最好保存呢。

刘秀珠也是这样想的,现在上半年,

她已经买了五条金项链了。

想到这里,刘秀珠记起来问问准儿媳,“你哥今年什么时候做钻石设计加工”

她打算买些钻石戒指傍身,给别人挣还不如给自己人挣钱。

牵扯到保值,刘秀珠又想起了芽芽的那套商品房,也问了几句都好吧。

人都不是傻瓜,她虽然比别人早发现买房保值,但精明的人也不少,现在很多万元户已经开始知道花大价钱建房子,或者在市区买房子来保值。

反正万元户们除了给企业放贷,买贵重物品保值,多的是方法,何必存银行。

存了银行还不能随用随取。

还有一点,甭看都是万元户了,但到银行去也时常得挨工作人员的白眼和刁难。

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刘秀珠最是知道心酸的,要不是现在个体户存贷汇业务还不错,而且资金流转确实大,她也不乐意存银行。

兰姐来接人时由着芽芽介绍,就跟刘秀珠寒暄了几句。

两个女人彼此很投眼缘,纯纯唠嗑就转移到了做生意上去。

刘秀珠在京都百货商店有柜台,销售的都是香江品牌的衣服,要是兰姐带的人愿意到她们那买东西,然后回扣多少多少。

两女人面不改色的讨论着生意经。

主要是吃回扣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回溯到七八年前,一些偏僻的景点就让导游人员介绍客人到本店做生意来提高生意。

刘秀珠跟兰姐虽然自诩吃了回扣,但给客人的相应也有质量

上的保证,可比其他地方以次充好强得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