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古董行里的惺惺相惜3

王海东得意地说:“张小飞要是也和你一个理解,就没法收场了,哈哈。只是苏师傅好像不笨。”

张小飞这边还炫耀地说:“苏师傅,你说这东西要是我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喜欢儿孙满堂的长辈怎么样?到时候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师傅沉默了一下说:“我想还是别弄这只玉麒麟送过去了。虽然这麒麟送子,而且带来了纳兰性德,但纳兰性德可是短命。要是长辈明白过其中的道理,一定会得不偿失的。”

张小飞一听,就知道自己再一次上当了,王海东刚才开口说什么要买下这只麒麟作为礼物送给长辈,是给自己挖坑呢。他恨恨地看了王海东一眼,事已至此,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苏师傅,你看我买都买下了,砸在手中会被别人笑话的。”

张小飞确定王海东一定会拿着这个事情来取笑他的,到时候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就该笑话他了。想到这里,张小飞有种骨鲠在喉的感觉。在江流市如果没有一个王海东,他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现在还有王海东,每次交锋他根本就没占到过什么便宜。

苏师傅想了一下说:“有了,这东西送给长辈显然不合适,送给一般人做礼物也不合适,只有送给大学,如果作研究,这件玉麒麟的价值会比它本身的价值要高很多。当然不能直接送出去,可以先把这个消息放出去,说你手头上有一件纳兰性德的玉麒麟想送给高校的历史研究作贡献。相信省城那么多高校会有很多教授学者找上门。到时候你再捐献出去,这样一来,也能名利双收。”听到这些,张小飞这才转怒为喜。

台上第二件古董上来了,是一件瓷器,明代万历年青花春游瓶。

刘老六介绍说:“诸位,这是今天第二件古董,明代万历年间青花白地春游瓶,底价八万元,每次加价最低一万元。”

这春游瓶上的内容取自“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颜色明显的青翠幽蓝中泛灰。落款是“大明万历年制”六个字。总的来讲,这件花瓶还算是官窑中的精品。

今天上午参加翡翠原石拍卖会的那个上海人没走,也跟着参加了下午的古董拍卖会。他也是听说有古玉的古董精品拍卖,才决定留下来看个究竟。出于谨慎第一件古董他没有出手,这第二件他第一个叫价,九万元,声音是又尖又细,带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

今天上午和上海人作对的那个胖子又跟着起哄,立刻把价格抬到十万,大厅里也就这两个古董界的外行在叫价。最后上海人十五万把这件明代万历年青花瓶买了下来。

江流市抱团排外是出了名的,怎么可能轻易让上海人得手?青狐疑惑不解地问:“东子,这帮人想什么呢,倒让外地人白白把便宜捡了去。”

王海东开心地说:“他们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被我打破了联盟。反正这明代万历年的青花也不少,不再争夺这一个,而且,你没看出这青花瓷瓶的特点吗?”

特点?青狐还真没怎么注意这瓶的特点,他又没打算买,再说就算是买,也要听听王海东的意见。王海东笑呵呵地说:“这上海人大概也忘了这一点,这青花瓷瓶可是一套四个,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他这只是春瓶,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秋瓶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瓶。四个瓶子,四幅图案,要是买的话,四个都要一起买下来。这主意应该是古家人坚持的,刘老六是行家,这一套瓶子应该一起卖,他不该不知道这个规矩。”

不管怎样,这上海人听到刘老六介绍夏瓶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犯了个严重的错误。没办法,他只有把剩下的三个瓶子拍下来。结果,四个瓶子上海人用了七十万,这让一向自诩精明的上海人很是郁闷。这些钱已经够还刘老六的钱了,刘老六非常开心地让工作人员把第六件古董送上来。

台下张好古很是不满意地说了一句:“刘老六,你这有点不地道啊,一套瓷器怎么分开来卖,不懂规矩啊?”

张好古也知道自己得罪了刘老六,刘老六刚才也找了他,希望他能在这次拍卖之后再对古家采取行动,但张好古没答应。

刘老六口气强硬地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古家人的要求。你们下面可要仔细看手中的画册,再有这种情况可与我无关,别怪我没提醒你。”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客气,这事不能怪我,是你们自己没看清楚。

张好古指责刘老六不成,倒是自己碰了一鼻子的灰,只有灰溜溜的不吱声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很容易了,因为局面已经打破。

第六件古董是一尊清代镏金青铜佛像,很容易就被拍走了。剩下的十二件古董中,玉器、字画、瓷器都有,鉴定证书也比较齐全,大家也现场鉴定过了,都认为没什么问题,如期拍出,没出现什么波澜。

十八件古董不管怎样超过了刘老六的预期,一共拍得了三百六十万。

第十九件古董终于出现了。工作人员带上来的是一幅画,一幅《百鸟朝凤图》。

这幅画被平铺在台上,当这幅画被打开的时候,一直坐在后排的一名中年妇女显得非常激动。拍卖会从头到尾这名中年妇女几乎是一样的表情,也没见她举过牌。

刘老六在台上介绍说:“我想这幅作品即使我不介绍,大家也非常清楚,这是古玉先生生前最为喜欢的一幅画。但这幅画是没有鉴定证书的,众多国内专家鉴定的结果不一。就因为印章是用的八宝印泥,真假难以有定论。”

八宝印泥,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十二年,由漳州丽华斋药材商魏长安首先制成。因其具有细腻浓厚、色泽朱红、鲜明艳丽、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燥天不干、雨天不霉、永不变色八大特色而得名。在唐伯虎的《百鸟朝凤图》上竟是有这样的印泥,这也难怪大家对这幅画持怀疑态度。

青狐看着大家议论纷纷的样子问:“东子,这东西怎么样,价值高不高?”

王海东苦笑了一声说:“高倒不算很高,问题是这幅作品是有争议的,是不是唐伯虎本人的作品还有待考证。”

青狐有点疑惑了:“为什么印泥不对,印章没问题呢?这有点让人费解。”

王海东哼哼了两声,“你是外行人,当然不明白其中的猫腻了。唐伯虎死了之后,他的子孙后代没落了,当然要卖掉祖上的一些东西,而这些印章就会被一些有心机的古董商人弄走。用这些真正的印章来作假,能给作假的唐伯虎字画披上一层保护衣。古董行的人把这些印章留个几十年上百年也不稀罕,后人临摹出一幅《百鸟朝凤图》,盖上印章就成了。这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这幅字画上印章是真的,印泥是八宝印泥。”

其实大多数鉴定过这幅画的专家也是支持这种观点的,古董行里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一代代传承下来,一个印章可以传上上百年。

刘老六有点底气不足地说:“这幅画的真正作者是有点争议,这一点大家也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形成至少是明末清初,也算是一件古董了。而且,今天古玉先生的遗孀蔡晓蝶女士也来到我们的拍卖现场,是为了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并感谢今天大家对古家伸出援手。”刘老六用手请出了坐在后排的中年妇女。

她保养得很好,已经是四五十的人了,看上去就像三十来岁,身穿蓝色套装,皮肤白皙,头发上插一朵白花,这是家里最近有人去世的标志。

蔡晓蝶走到台上说:“今天十分感谢大家对古家的支持。”其实今天她亲自来也有不相信自己儿子的意思,古三喜的德行她这个做母亲的心里清楚得很。现在还有两件古董没拍,已经得到三百六十万了,除去答应刘老六的六十万,还剩三百万,虽然和债务相差不少,但毕竟手头也能宽裕点了,古玉的葬礼也能办的风风光光。到时候要是这些钱让儿子拿去,就算被他挥霍了她也没什么好办法。

刘老六现在坐在台下,和王海东、青狐坐在一起,他低声说:“拍卖会之前古三喜打算让我把剩下的钱都交给他,因此我才打电话让蔡晓蝶过来。”两个人一阵感叹,想古玉这样一个智慧的人,怎么会生出这种儿子。

蔡晓蝶在台上继续说:“想来大家对我丈夫的事情也有所耳闻,我觉得他之所以事业能经营得有声有色,就在于他生前常说的两个字:诚信。诚信是一个商人,甚至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我丈夫古玉在生前也是凭着这两个字挣得的这份家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和这幅画有关的故事,那还是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丈夫不过是一个刚入行的新手,别说是开古董铺子了,就算是练地摊也没有多少好玩意,直到有一天我丈夫遇到了这幅画。”

当年蔡晓蝶家里出现了变故,急需要三万块钱,那时候这笔钱可是天文数字啊,于是她的母亲就想到了自己的嫁妆——两幅字画,两幅都是《百年鸟朝凤图》。这也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据说其中有一幅是真的,至于是哪一幅不确定。蔡母也请人鉴定过,其中的一幅印泥有争议,因此她就拿着那幅有争议的出来了,结果当然是四处碰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