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前人栽树

魏叔玉暂时没去管那书,而是将那封信拿起来仔细看过一遍。

这信自然是出自老神仙之手,里面仅仅只有寥寥几句话,无非就是嘱咐魏叔玉要照顾好孙小小,照顾好这个家好好过日子,至于为何突然离开,只言片语中也只能看得出老神仙是想外出周游一番,大概意思是说在魏家呆的时间太长,想要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看看大好河山,具体没有说去哪,也没说何时回来。

扭头,魏叔玉看向孙小小。

此时的丫头呆呆的捧着手里的信,见魏叔玉看过来,眼中不由流露出让人心碎的哀伤。

“小小,老神仙有没有说要去哪?”

孙小小摇了摇头。

魏叔玉上前拍了拍这丫头,说道:“别担心,想在家呆着哪也别去,为夫这就去找。”

说完正要离开,可孙小小却拉住了她,咬着嘴唇道:“还是不要找了,让爷爷走吧。”

魏叔玉皱眉,“老神仙这么大年纪了,又是孤身一人,这要是在外面要出个意外怎么办?”

这次魏叔玉是真的急了,他倒也不是不知道老神仙的固执脾气,信里所述明显去意已决,想要说服他根本没什么可能,但是毕竟人都老了,虽说史书上说这老头最后活了一百多,但是那都是之前的历史,自己穿越而来已经改变了太多历史轨迹,老神仙也是其中之一,现如今置于危险境地,谁知道结果会如何。

所以,这次就是拉也得拉回来,绝对不能让老神仙这么大把年纪独自在外面跑!

想到这,魏叔玉又道:“这样吧,你先回屋,我出去找找。”

孙小小看了魏叔玉一眼,然后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将这丫头送回后院,魏叔玉委托小花一定照顾好这丫头,然后快速和玉珠碰头。

“怎么样了?有消息没?”

“有庄户看见,老神仙天刚亮就出了庄子,这会怕是走了很远了。”

玉珠飞快的向魏叔玉汇报仆役打听来的消息,面色中也带着几分焦急和担心。

魏叔玉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心里一沉,长安周边四通八道,现在自己只知道老神仙要出去游历,又不知道他具体回去哪,就是想要拦住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追,不过万幸的是老神仙只靠两条腿走,虽说过去了四五个时辰,但也不一定能走的了多远,这时候要往几个方向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去追,没准还能来得及。

“大牛,府上的仆役都在没?”

“都在!”大牛一脸焦急,“侯爷赶紧吩咐吧,小的听您调配着,一定得找到老神仙啊。”

这消息也知道了消息,对于老神仙本就视作恩公的他,一直因为老神仙救了他家中老夫而感恩在心,在魏家当供奉的这段时间,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多数都守在老神仙跟前伺候着,这么长时间过去,心里的感恩依然健在,可同时也有了对老人的感情,这一次老神仙出走,他的焦急担心不比魏叔玉三人少多少。

“那好,你分出几队人,往长安四周几条路走,都骑上马,速度要快,赶紧的。”

“是!”

大牛带着一群人风风火火的走了,魏叔玉在屋子内想要冷静一会,可刚坐没多久就站了起来。

玉珠坐在一边也担心着,见状急忙问道:“相公要去哪?”

魏叔玉一边收拾衣服一边回答道:“我上趟长安,只会下长孙栓他们几个,都留个心。”

玉珠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她清楚这时候老神仙不可能往长安跑,但同样也知道这个时候魏叔玉根本就坐不住,想要让他只在家里坐着等消息,还不如让他出去忙活忙活,哪怕没什么用处心里也踏实些,想到这,玉珠叹了口气,站起身安静的替魏叔玉整理好衣衫,直送出门外看着魏叔玉骑着马远去才回到屋里,安慰着小小等待消息。

转眼到了下午。

魏叔玉挨个只会了房遗爱和长孙栓几个死党,忙活半天又顺着原路回来。

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大牛一群人也垂头丧气的回来复命。

这不用问了,一看大牛表情也知道没追上。

魏叔玉摆了摆手回了屋里,玉珠则挥了挥手让大牛几个人下去,三个人都坐在屋里沉默不语。

其实魏叔玉在老神仙走后就有种预感,这一次怕老神仙去意已决,想要拦住的希望渺茫,可出于内心的焦急担心才不得不出去寻找,之前从长安回来他想了很多,意识到老神仙不告而别明显是不想让人挽留,自然不会冒着被拦住的麻烦而走大道,兴许走山间小路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大牛寻找无果他并不意外。

“小小……”

沉默许久,玉珠兴许是受不了这气氛,想要安慰孙小小,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她也不知道这时候应该要说什么,说不用担心老神仙,他一定能安安全全的回来?她倒这么希望,但是毕竟老神仙年纪这么大了,周围也没个人照应,在外难免遇着些突**况,又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呢。不过现在眼看寻找已经没了希望,老神仙是注定离开了,这时候也只能顾好孙小小,不让她太过伤心焦急。

一下午都坐在这里的孙小小仍然一脸哀伤,听到玉珠的话摇了摇头,起身脱了鞋子钻到了被窝。

魏叔玉和玉珠对望一眼,都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魏叔玉刚刚醒来,就看见孙小小那张带着笑容的脸,正专注的观察着自己。

“干吗?”

“看相公的脸。”

魏叔玉白眼一翻,不过心里还是高兴的,毕竟流露出这笑容,孙小小显然已经调理好心情。

现在老的已经走远,想顾也顾不上了,那么这时候就务必顾全好这丫头了。

想到这,魏叔玉坐起身,抹了抹趴在自己胸口的孙小小的脸,“小小,心里咋想的,能跟我说说么?”

孙小小眼中哀伤一闪而逝,又笑着道:“爷爷要走,妾身也留不住,就让他走吧。”

魏叔玉叹了口气,“你能这么想最好,放心,老神仙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孙小小卖力的点头,“妾身从小就跟着爷爷,早些年也是四处东奔西走,也没出过什么事,没什么可担心的。”话是这么说,可孙小小的眼中却流露出一丝回忆和担心,“妾身最了解爷爷,这一次为了妾身,他在魏家呆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妾身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因为爷爷本就是那种想要老了颐养天年的人。”

听到这话,魏叔玉不由想起第一次见到这爷孙俩的场景,那个仙风道骨神仙一般的老人,还有那个背着药娄跟着后面的小孩,当时多么密不可分,可到了现在却天各一方。或许正像孙小小所说的那样,老神仙是注定不会等到老了颐养天年的人,而孙小小也嫁进魏家有了自己的生活,爷孙俩是注定要分开的吧。

想到这,魏叔玉叹了口气。

老神仙离开,似乎是注定的结果,这时候任由了老神仙外出云游,兴许比拦住呆在家里更好吧。

“相公,你也不用担心,爷爷会没事的。”

“恩。”魏叔玉看着笑起来的孙小小,同样笑着道:“今天不要去忙了,在家休息吧。”

孙小小摇了摇头,利索的爬起来,咯咯直笑道:“妾身可不能放松,还是不要休息了,作坊里忙呢。”

魏叔玉好气又好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没了你作坊一样转!”

孙小小赶紧躲开,跳下床之后就往外跑,可刚到门口,她又忽然转过身来,没了笑容,满脸复杂表情。

“相公,爷爷他还会回来么?”

魏叔玉坚定的点了点头,“有你在,老神仙一定会回来。”

孙小小重新笑起来,“恩,相公从没骗过妾身,这次您说爷爷会回来,那他就一定会回来。”

看着这丫头远去的身影,魏叔玉叹了口气,穿起衣服。

吃过早饭后,来到老神仙的房间,魏叔玉环顾身边的一切,心里发酸。

老神仙在长安乃至大唐都极富盛名,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连当朝大员见到都毕恭毕敬的老人就住在这么一个小屋内,不仅没有多余的摆设和装修,简单到除了桌椅就只剩一张床,这倒不是魏家亏待,而是老神仙的性情执意如此,就像他每天粗茶淡饭,即使是魏叔玉多次劝慰,也从来没改变这种生活。

这么想着,魏叔玉走到书岸边,忽然想起什么,迫不及待的拿起那本老神仙留下的手术开刀

带着期望翻开目录,当真暗暗心惊。

从人体的科学认识,再到构架和巨细,骨骼和血管都有一个虽然寥寥几句却完整的概括,也不知道老神仙用了什么办法花了多少心血,硬是将主要的动静脉血管一一标注,以及一些常见的神经线,再往后是着重介绍到的消毒工序,然后典型病例的开刀方法,同时列举几个实验加以说明,直至内脏部分才停止。

魏叔玉越看越心惊,不知不觉已经坐下,直到合上书依然满脸的惊讶。

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不仅涵盖了魏叔玉在人体知识上的精化,还有老神仙自己查阅医书资料和过往的经验,对人体的构架和组成做了一个完整的介绍,虽然后半部分的开刀手术并没有太博大精深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了前面对人体的介绍,无异于给了后人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只要付出时间就能完成探索。

难怪老神仙之前说他时日无多,原来他已经放弃了对手术的研究。

这书里涵盖的人体知识才是他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目的就是让后人有了方向,能继续探索研究……

就像栽种树苗,他虽然有生之年等不到开枝散叶,却留给了后继之人享受阴凉的宝贵遗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