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教材

朝阳初升,阳光斜射而来。

书院中的草地上洒满金色,映在孩子们的笑脸上,透出一种纯洁神圣的感觉。

上个月魏叔玉突发奇想在草地上弄了个足球场,有现成的草地只需要画好边界线和竖起门框便算是成型。这个年代的足球叫做蹴鞠,因为规则没有那么太复杂所以设计起来也很简单方便,孩子们或者有一定基础或者纯粹入门,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总算能组成两只队伍进行对战,孩童们难得有运动型的比赛,玩玩闹闹自然是大受欢迎。

因为夏天作息时间的调整,早晨也成为上课时间之内。

这当然是魏叔玉自己的决定,本来这书院的发起人当朝皇上对他的管理一向尺度较宽,除了刘死人时不时的捣乱之外在很多问题上他都能够为所欲为,并且在不影响孩子们的前提下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就作息时间而言,冬天因为早上太冷要睡懒觉,所以上学时间直接安排在造反之后,而进入夏天午后又太热,所以自然而然的做出调整,就职业教师而言这家伙想必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散漫最毫无职业道德可言的极品,可偏偏孩子们就喜欢。

这是节体育课,孩子们做完体操后便组织了一场足球赛。

魏叔玉难得当起裁判,却也不想职业球赛那样跟着球员满场跑,而是坐在场边看着谁犯规了喊一嗓子就好。

经过接近一年的时间,书院已经形成规模,虽然学生仍然只有三十个,但不可否认很多地方都已经走上正轨,起码魏叔玉这个无良老师已经记住了全部学生的名字,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从学生的发展上来看,柳儿和长孙泽包括秦家那个孩子已经成为最近炙手可热的火器部门的核心研究成员,其余还有十五个孩子参与到水稻改良工作当中与高达共事,剩下的个别孩子虽然没有得到其他同学那样了不得的工作,但事实上即使上作为学院垫底的她们,父辈们已经不再为他们的前程担忧奔走,因为朝中不少大员和关键部门都已经提出邀请或者作为门生或者作为潜在人才,总之前途无量,不过和其余人一样的是,不管出了书院他们有多么了不起,但每天的课程没有一个人耽误,即使是柳儿和长孙泽也不例外,虽然热气球和火器部门的工作很忙,但每天仍然坚持上课。

所以这场球赛出了一些不善运动的家伙之外,大部分都在草地上叫着喊着跑来跑去。

长孙泽那小身板最为活跃,出乎意料的勇猛,让魏叔玉大为惊讶……

“中场休息!”

“啊?”学生们都扭过头来,“时间到了?”

“没,不过你们累吗?”

“不累!”学生们气氛高涨的齐声回答。

“那裁判累了。”魏叔玉撇了撇嘴,指着身边支着下巴坐着的曹志,“都来吃水果。”

“耶!”

曹家的水果最近很出名,除了个头很大没有虫害之外,当然少不了玉珠和新城公主对外宣传的功劳。

作为当初合作经营的福利,魏家在最近得到了不少的分红,当然依魏叔玉现在的身家是不用将这些水果拿出去换钱的,也就自己家里吃,可问题是家里就那么几口人,算上丫鬟老妈子也吃不了小半个果园啊,为了不至于烂在家里玉珠大度的提议拿来给孩子们消灭,表示送人吃了总比烂了好,对此魏叔玉坚决执行拿来给孩子们吃。

“老师,这梨可真好吃,是新科技吗?”长孙泽贼眉鼠眼的问。

“新科技?”同学们顿时扭过头来,尤其是个别没有任何工作在书院纯粹学习的孩子。

“我来说。”曹志一脸局促且自豪的摇着魏叔玉的手。

“得,你说。”

“恩。”曹志难得在大哥哥面前显摆,有些兴奋,“这是混合养殖……”

“我知道了,就和水稻试验田一样嘛。”一个参与水稻增产计划的孩子恍然大悟。

“干爹。”曹志愣了愣后,无比幽怨的看着魏叔玉。

“让曹志说。”

“恩。”曹志重新道:“是利用食物链除虫害,然后再利用食物链增肥,果园里多了小鸡就好了。”

“哦。”虽然解释的有点乱七八糟,但孩子们总算都能理解。

“那老师,果园还需要人么?”出乎意料的是,李治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

“啊?”魏叔玉眨了眨眼,“现在倒是不缺。”

“哦。”李治难掩失落。

“放系,以后有的是机会。”魏叔玉一笑,朝其余几个孩子道:“这才刚开始,你们又还小,不急。”

“魏公子。”小黄走了过来。

“吃梨。”魏叔玉从曹志怀里拿出一个梨丢了过去,问道:“啥事?”

“哦,是刘大人找您,在办公室呢。”小黄也不客气的擦了擦张嘴就咬,含糊道:“您没事就去一趟吧。”

“那你当裁判。”

“那可好,嘿嘿。”

足球赛重新开始,魏叔玉则去了办公室。

走在路上心中难免纳闷,要说书院成立这么久虽然刘死人没少给自己找麻烦,但一般都是看见啥就直接蹦出来不留情面的直说,好几次都搞得人极为难堪,但像今天这样专门叫去不管什么事毕竟是第一次,一边吃着梨魏叔玉一边琢磨是不是有什么变动,但想了半天最终认为对刘死人诡异的人格他实在没办法去了解,所以只能放弃。

“刘大人好啊。”坐下后魏叔玉吃着梨问好。

“今天找魏老师来,是圣上下来了旨意要你办。”刘死人就这么唯一一个好处,从来不跟你客气,直来直去。

“那我要不要跪下接旨?”魏叔玉眨了眨眼问。

“口谕,不用。”刘死人简洁明了的回答,这小子算是厚道,要是魏叔玉肯定借机让他给跪下。

“那究竟是啥事呢?”

“圣上的意思是,在秋天之前魏老师需要编写出各个科目的教材出来。”刘死人回答道。

“要推广?”

“不,就只是书院以后要用。”

这么说就清楚了,皇上的意思就是你丫魏叔玉要是小命交代了还有人接班,等于是未雨绸缪的打算。

至于说要推广到整个大唐的教育,魏叔玉就实在有点自作多情了,不是说他的那些知识没用,相反皇上还很重视这些知识,但育才书院是育才书院,国子监是国子监,朝廷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魏叔玉的这一套基本上格格不入,所以想要推广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非要普及至少需要两代人的过渡,现在自然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而对于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因为魏叔玉的关系,而另一方面怕也是皇上想让书院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地。

“我编?”想明白这些,魏叔玉有些不大乐意。

“有国子监的人从中帮助,魏老师只要指挥整理就好。”刘死人小小的翻了个白眼说道。

“哦,那就成。”皇上看来挺了解咱这游手好闲还喜欢指挥人的秉性,魏叔玉很高兴,“那啥时候开始?”

“明天。”

别看皇上一把年纪,可做起事来却向来雷厉风行。

第二天一早国子监就来人,巧合的是魏叔玉刚好认识,领头的正是当初推广拼音的石姓中年人,以前打过交道也算是个优势,很快便熟络起来,作为尽地主之谊魏叔玉特地带着这些教育家们参观了草地和教师,看得这些家伙直皱眉,等到魏叔玉说可以先工作之后这些人才表情自然一点,被带到特地准备的办公室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教材这玩意魏叔玉以前用了不少,但说编写还是头一回。

不得不说这工作量之巨大让人汗颜,从书院正式授课开始他都从来没有这种顺序上的考虑,总之遵循一定的循序渐进之外基本上想到什么就教什么,这编写开始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是正式的教材,需要给老师看的东西,不能太个人,所以很多方面都需要整理规划,包括从入门开始的一系列课程,还有已经开通的四五个科目都需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安排,虽说魏叔玉只是当个总指挥,但这些国子监学士的知识再渊博也终究不懂这些,所以要让他们来办脱口而出的问题几乎炮弹一般,弄得魏叔玉更加头疼欲裂,最后在外面转了一圈终于想出个办法。

“柳儿你过来。”

“老师。”教室外头,柳儿朝魏叔玉行礼。

“恩,那什么,问你个事,是不是每天每一节课的课程你都有笔记?”魏叔玉记得好像课堂上这小子很忙。

“是的。”

“详细吗?”

“应该很详细。”柳儿想了想回答。

“那你都拿来。”忽然想起长孙泽课堂上也不断写写画画,便补充道:“还有长孙泽的,也都要来。”

不一会整整十几本的笔迹到了魏叔玉手里,十几斤的重量让他这个当老师的十分汗颜,能有这么专心的学生不得不说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极其欣慰的事,但略微翻了翻之后发现些问题,柳儿的笔迹倒十分工整,但毕竟难免漏掉一些,想从长孙泽的笔记中补充,却发现这破孩子的笔记里有一小半都画着小人,感情这孩子上课都忙着干这些事呢,怪不得看他低头写写画画总那么眉飞色舞,不过不专心听讲学习也能这么说,这孩子智商很妖孽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笔迹就方便许多。

国子监的学士们不是来做学问的,确切的说就是来卖苦力的,所以一些乱七八糟形形色色的问题都被笔记给压了下去,他们不需要为什么,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好,反正笔记上已经对课程做了详细的记载,剩下的只要按照一定的安排就能很顺利的进行下去,对此国子监的学士们反应不一,有的求知若渴觉得对着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不能满足求知很痛苦,而有的只当做是文字排版完全当成工作,不过魏叔玉总算是轻松许多的当着他的编写指挥。

一天结束,决定出去转转。

朱雀街上各种商铺琳琅满目形形色色,魏叔玉这个穿越分子已经习惯这种本该复古的繁华,行走在其中的他就是个彻头彻底的唐朝人,对一些江湖杂耍进行围观发出惊叹,路过装饰暧昧的高级洗头房时陪酒小姐们远远的招手心照不宣的朝人一笑,看到街边有好玩新鲜的东西会买上一些带回家给玉珠和孙小小,最近则比较热衷婴儿类的小玩意给火娃,也不顾身上穿的衣服够买的下整个小摊,厚颜无耻的和哭爹喊娘的摊贩砍价惹来各种鄙视。

“魏兄。”

正看的过瘾,忽然听到有人喊。

魏叔玉左看右看没见着人,忽然抬头一望才发现在街边的酒家楼上一个汉子正在招手,貌似认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