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毕业分手定律1

第六章 毕业分手定律(1)

5、6月的大学校园,基本上是浸泡在悲情之中的。图书馆的长凳上,林荫路的树影下,咖啡店的角落里,男男女女们或坐或站,或相互纠缠,或相对无语。周围充满了眼泪的味道,时间也似乎要凝固了。纯粹而且不负责任的校园恋爱如绿茶一般清新怡人,但绿茶终究不宜一生享用。毕业在即,学子们把握最后时机,纷纷将喝剩的茶倒掉。在校园里产生的问题,能在校园里解决,也算是善始善终的一种表现。

徐巍所在的505宿舍是海大的一个典型。此宿舍的四名住客陈英杰、林萧、李志远和徐巍都交了女友,恋爱率是百分之百,因此,毕业分手关系到每一个人。

跟公务员考试一样,毕业分手也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风气。在此风之下,陈英杰首先回复了单身。两个月前,他和女友小敏去海岭体育馆参加一场招聘会。当时,两人还天真地抱着进同一单位的目标,可是在招聘会里转了几圈,不是陈英杰觉得不合适就是小敏感到不满意。情侣搭档求职好比商场促销时买一送一,一望而知是卖不出去的次品。陈英杰不甘心当次品,提议分头行动以便抬高身价。偏偏女友小敏有着陶渊明的气节,不肯为五斗米拆伙。两人为此大吵一架。其实,早在他们之前,已有不少同学因就业问题而分了手,他们在前辈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借着吵架的契机,也把手分了。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陈英杰分手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求职上,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陈英杰对于分手的解释倒是简洁非常。

像陈英杰这类分手是典型的跟风行为,相对而言,英语系的高才生林萧的分手就显然有计划得多。“分手是我们一早规划好的。”他说。

在宿舍里,林萧与其他三人有些不同。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讲,他长得很偶像派:脸上常常留着胡碴,无论何时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习惯昼伏夜出,和熊猫一样,黑眼圈是常备之物,自诩为“颓废之美”;最爱诗人波德莱尔,常把“一切美的、高贵的东西都是人谋的结果”、“善始终是人为的产物”等名句挂在嘴边。

诗人的气质加上艺人的外表,自然大受无知少女的欢迎。大学期间,他的女友像是歌手举行演唱会时穿的衣服,唱一两首歌就换了。

本次分手的对象,是林萧大学里的第六任女友,感情始于半年前。交往之初,他便或明或暗地提醒对方,两人的感情到毕业时就结束,但结束前必须善待对方。刚恋爱就想到了分手,如同一出生就想到死亡,实在是很高的境界。

可惜林萧的女友境界不够高,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自信能凭着真情令浪子回头。所以当他正式宣布两人分手时,女友大哭大闹。他无奈,只能安慰说:“不要哭了,一切都计划好了,我们只是按照计划进行而已。”

林萧的整个恋爱过程和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派的创作过程极为相似,都讲究“感情的零度介入”。因此,分手对他没有任何影响,更不需要任何理由,这一行为不过是中断两人交往的一种形式而已。

毕业分手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有志之士前仆后继――林萧刚分手,李志远马上就来了。

李志远分手的原因比较特别。那天,正是公务员笔试成绩的发布日。徐巍以0?5分的优势,名列榜首,顺利进入面试;李志远的分数和徐巍相差无几,但所报职位竞争激烈,无缘面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