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第三章 思想的能量4

当然,仅仅有远大的志向是远远不够的。想法固然是必需的,但它还不产生足以使人攻克一切障碍、无往不胜的力量。古梵文谚语说:”命运,只眷顾那些天性非凡的人,而不会青睐那些一味地怨天尤人的人。”

托马斯·杰克逊(ThomasJonathanJackson,美国内战时期著名南军领袖)的传奇一生就是思想超越环境的绝佳例子。他每走一步,都会有意识地滋生一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想法。

克服重重障碍

托马斯的童年生活没有任何征兆预示他未来会有伟大的成就。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使他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仅仅在南方农村的一所小学校上过几天学。

然而这个穷小子的心里充满了要出人头地的热切期望。他想成为美国军队的一名军官。当时和现在一样,进西点军校的提名权握在当地议员手中。当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公子哥也想去西点时,议员怎么会想到提名出身卑微的托马斯呢?这样一来,托马斯的军官梦看起来希望渺茫。

然而如果愿望足够强烈,那么它总会找到实现的途径,因为你的想法会使你对机遇极其敏感,甚至在机遇到来之前你就能感觉到它接近的脚步声了。

另一个男孩在竞争中胜出了。那个男孩兴高采烈地去著名的西点军校报到了。到了之后,他才发现,军营生活并非他想象中的那样——帅气的军装、潇洒的军步、与美女们约会……现实完全是另一番样子:训练很艰苦,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苦干,几乎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这个男孩很快就忍受不住了。他递交了退役申请,然后就回家了。

当托马斯听到这个消息时,他迅速行动了起来。他并没有位高权重的朋友,但凭着一腔真诚与热情,他赢得了陌生人的赞许与支持。最终,他被选中,去顶替那个退出的年轻人。

然而,刚一起步,高难度的入学考试又挡在了前方。但是在这个好学上进的男孩的人生词典里,从来都没有害怕、沮丧等字眼。一直以来,他都在利用空闲时间去填补自己因所受教育有限而产生的知识空缺。考试之前,他又突击学习了一阵,最后,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最初,当托马斯出现在校园里,站在众多出身优裕的富家子弟中间时,他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学员,衣着破旧的他显得窘迫而笨拙。然而,军校对他的意义不在于衣着光鲜,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宏图大志他铁了心要在那里成就一番事业,并随时准备付出不屈不挠的努力。

西点军校里的一些人起先对托马斯的取笑很快就戛然而止了。在课堂上、训练场上,他都是最耀眼的明星。他明白自己的缺陷,从而更加刻苦用功,于是得以出类拔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