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汝南刘望大举兵 困兽犹斗莽心惊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八月,前汉钟武侯刘望,也在汝南郡一带,聚众起兵,反抗新莽统治。

那时,新王朝官军已经在宛城、昆阳等地失利,损失非常惨重。

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新莽将领,走投无路,于是率军反正,前去投降了前汉钟武侯刘望。

汝南郡汉钟武侯刘望的势力,更加强大。

见南阳更始帝刘玄,称帝以后,兵力更加强大,附者益众,刘望也忍耐不住了。

于是,在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等前新莽将领大臣的拥戴下,刘望也开始登极,自称汉王朝皇帝。

汉帝刘望下旨,任命前纳言大将军严尤,当汉朝廷的大司马,任命前秩宗大将军陈茂,当汉朝廷的大司徒。

自此以后,汝南郡也成为了一个割据王国,完全脱离了新王朝的管辖范围。

这时,第一次出现,两个汉帝并立的局面。

眼见局势发展,对新王朝越来越不利,在平息了卫将军王涉、国师刘歆、大司马董忠等人的未遂政变后,王莽只得收缩自己的战线,全力防守东都,西京。

王莽依然天真地希望,新王朝官军,能够守住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维持割据一方的局面。

可是如今,王莽的身边,已经没有了亲信之人,可用之兵,可信之将。

于是,王莽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地改变了自己的军事部署。

王莽只得听从说符侯崔发的建议,无可奈何地下旨,命令在昆阳毁掉四十多万大军、死里逃生的堂弟大司空王邑,返回京师长安,重新担任大司马一职,负责防守京城长安,希望能够偏安一隅。

王莽委派自己的儿子太师王匡,与国将哀章一道,防守东都洛阳,作为西京长安的外援和屏障,期望能够固守住两京,保住偏安一隅的局面。

然而,玄汉王朝如日中天,已经对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虎视眈眈,再也不会给予王莽死灰复燃、反攻倒算的任何机会了。

玄汉军队休整一段时间以后,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八月,更始帝刘玄,再次调兵遣将,派出两路大队人马,大举进攻王莽新王朝坚守的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

一路大军,由定国上公王匡,亲自率领,向东都洛阳挺进,目的是迅速占领东京洛阳。

另一路大军,则由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和更始帝新提拔的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率领,建攻武关(今陕西商南境内),目的是打开从东南方向,进击西京长安的道路。

更始帝分拔已定,定国上公王匡,就迅速率领以新市兵主力为主的绿林汉军,向洛阳挺进;

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统领的汉军主力,则直扑武关(陕西商县),准备攻占西京长安。

闻听玄汉军队,兵临城下,大举逼近西京长安的消息,长安三辅的官吏百姓,皆惊骇震动,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八月,析县人邓晔和于匡等长安三辅豪杰,闻听玄汉军队的举动,也在析县境内的南乡一带起兵,响应玄汉王朝。

起初,邓晔和于匡的队伍,只有勇士一百多人,力量非常微小。

但邓晔和于匡,是一代勇士,毫不畏惧,依然义无反顾,领军出击,攻打新莽郡县。

那时,新王朝析县县令王政,率领军队几千人,驻在郑亭,命令部将守关都尉朱萌,防守武关,挡住了邓晔和于匡义军前进的道路。

邓晔和于匡兵力弱小,无法突破武关前进。于是,决定采取和平攻势。

邓晔和于匡亲自前去郑亭,说服析县县令王政道:

“县宰大人:

大汉刘家皇帝,已经在南阳重新复位。

县宰大人您怎么执迷不悟,还不知道天命呢!

如果抗拒下去,恐怕最终只有身败名裂,玉石俱焚,全族屠灭一路可走了。

县宰大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县宰大人即使不给自己留条后路,欲为王莽效忠,与暴莽捐躯,岂能够不顾自己家族子孙的性命呢?”

县令王政大悟,请求邓晔和于匡道:

“两位豪杰言之有理。

王政再愚昧,也知道人心所向的道理。

如今新莽暴虐,人心思汉,如果依然执迷不悟,选择愚忠新室,而与天下人作对,无异于与腐木同朽,毫无意义。

王政请求,归降汉朝廷,与诸位英雄豪杰一道,共襄义举,匡扶汉室。”

邓晔和于匡大喜道:

“县宰大人深明大义,不愧为今之英杰。

请跟我们一道,攻取武关,迎接汉军入关,建立千秋功业。”

邓晔和于匡、王政一道,十分顺利地接收了析县县里的军队,队伍更加强大。

邓晔遂自称“辅汉左将军”,于匡也自称“辅汉右将军”,王政自称“辅汉前将军”,响应南阳玄汉大军。

“辅汉左将军”邓晔和“辅汉右将军”于匡等,统领汉军队伍,乘胜追击,很快就收复了析县和丹水县等地,接着进攻武关。

守关都尉朱萌,看见县宰王政归降义军,局势不妙,也投降了“辅汉左将军”邓晔和“辅汉右将军”于匡统领的汉军队伍。

武关不攻而破。

“辅汉左将军”邓晔和“辅汉右将军”于匡统领的汉军队伍,越过武关以后,继续前进,开始进攻右队大夫(弘农郡-河南省灵宝县)宋纲。

弘农郡郡守宋纲,兵无战心,不敌汉军,被当场杀死。

“辅汉左将军”邓晔和“辅汉右将军”于匡等汉将,率领大军,乘胜西进,连战连捷,又攻下了湖县等地。

汉军就将兵临西京长安城下,局缩函谷关以西一隅的新王朝,更加窘迫。

所谓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此时,西京长安的新王朝,已经是每况愈下,坏消息纷至沓来,噩耗接连不断。

眼见局势急转直下,王莽忧惧交加,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

新王朝君臣,忧心忡忡,彻夜不宁,深感新莽的末日,即将降临。

大司空(最高监察长)崔发,一向深得王莽的宠信。

于是困兽犹斗,为王莽出谋画策道:

“陛下啊:

臣看见《周礼》和《春秋左氏传》上面记载说,国家有了大灾难,就向上天哀告求救,哭着去厌胜它。

所以《易经》上说‘首先放声大哭,后来才笑。’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长吁短叹、请求上天哀怜的方法,去祷告上天,以祈求上天的指教和救助。”

王莽非常清楚新王朝大势已去,即将失败,早已经也无计可施。

但王莽不愿意坐以待毙,只好接受大司空崔发的建议,向上天哀告求救。

那一天,王莽亲自率领大批臣子,到常安南郊,去进行祷告仪式,详细陈述他承受符命的首尾经过。

王莽仰头,态度恭敬,神色肃穆,满脸悲戚地对天地神灵祷告说道:

“上天啊:

您既然降命,把国家社稷交给吾王莽管理,为什麼不天打五雷轰,帮助朕消灭那些盗贼呢?

假使吾王莽有什么过错,有什么不恭不敬之处,也希望上天您,降下霹雳,打死朕!”

王莽说完,就呼天喊地,捶胸蹬脚地大哭了起来。

等到声音嘶哑,已经哭不出声来了,王莽就伏地叩头,向上天不断地求乞。

王莽又亲自书写了一篇祷告上天的策书,陈述自己的功劳和业绩,洋洋洒洒,有一千多字。

王莽结合儒生士大夫,小民百姓,下旨为他们供应早饭和晚饭,命令他们,每天早晚,都集合起来,大声痛哭求乞,以挽回上天,对新室的眷顾。

王莽公开宣布,奖励哭声最悲哀,能够背诵策文的五千人为郎官,由鹊惮率领他们哭泣诵读,一心乞求,上天显灵,护佑新室。

然而,常安的官吏百姓,儒生士大夫皆嗤笑不已。

大家都十分清楚,新帝的这些举措,已经毫无意义。

哀哀祈求数日之后,上天的洪福,并没有如愿降临,保佑新室渡过难关。

王莽见此,非常失落绝望,大声叹息着,对亲近侍臣肉墩说道:

“哎呀,肉墩啊,难道天帝神灵,已经彻底厌弃了朕的王家了吗?

为什么朕的虔诚之心,也不能够感动天帝神灵,给新室赐福呢?”

已经白发苍苍、容颜憔悴的侍臣肉墩,仗恃王莽一向的宠爱,大着胆子,一针见血地回应王莽说道:

“陛下:

以万民为上,以天下为公,自然而然,就能够感动天帝神灵,何须惺惺作态,做无谓的祈祷祭祀呢?

新室君臣,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宗室家族敛财谋利。

事到临头,依然放不开,舍不得钱财,想做一个守财奴,又怎么可能,得到上天的赐福呢?”

王莽愠怒,故作胸襟开阔地对肉墩说道:

“爱卿误解朕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如今盗贼频发,天下不稳,军民开支巨大,而国库空虚,朕不得不量入为出,节省开支。

朕是为国理财,为万民造福,哪里是为了朕自己,积蓄什么皇家私产呢?

多谢爱卿诤言,朕知道怎么做了。”

肉墩看看王莽,冷笑一声,再不言语。

无计可施,王莽只好困兽犹斗,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希望能够力挽狂澜,苟延残喘,暂时延续新室的性命。

王莽下旨,任命史熊、王况、郭钦、陈翬和成重等九位大臣做将军,都用“虎”字,作为将军的称号,称为“九虎”将军。王莽命令,从国库里发放钱财,去支持“九虎”将军,命令他们迅速率领自己统领的军队,东征南阳盗贼。

王莽旨意下达以后,“九虎”将军,就率领京城警卫部队选拔的精锐士兵几万人,向东方开拔,准备去讨伐南阳的玄汉政权。

但王莽疑心病复发,对领军的“九虎”将军,并不放心。

为了防止九位“九虎”将军阵前倒戈,背叛新室,王莽下令,把九位“九虎”将军的妻子儿女,统统收容到宫中,集中管理。

名为照顾九虎将军家人生活,实则作为人质,进行软禁,防止“九虎”将军阵前反叛。

当时,新王朝的皇宫内库,依然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等财物积存。

单单就是黄金珠宝一项,都还整整有六十箱之巨。

一个大箱子,就能够储存黄金一万斤,总共贮存有黄金六十余万斤。

黄门、钩盾、臧府、中尚方等各处,都各有几箱黄金,作为储存。

宫廷中所有的黄金和珍贵珠宝,长乐宫御府、中御府和都内、平准库存钱币、绸绢、珍珠、珠玉等各种财物,也还有很多,大致上也和这个数目相当。

可是,王莽死到临头,守财奴的本性不改。新王朝文武大臣怨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王莽对这些金银珠宝,爱不释手,十分吝惜,不肯用于支付出征将士的开支。

起初,九虎部队将士,还曾寄希望于帝国的最高领袖王莽,认为权高位重的大人物,一国之尊的皇帝,在危急关头,一定能够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对于他们这些冒险出征的将士,赏赐必定十分丰厚。

到了现在,他们终于明白,这实在是小民百姓,最天真、最幼稚的一厢情愿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所以,见王莽赏赐给九虎部队士兵的钱财,实际上每人仅仅只有区区四千钱而已,九虎部队将士,都非常失望绝望。

而物价飞涨,钱币贬值,赏赐的四千钱,还不够购买武器装备,食物马匹等。

见皇家国库依然十分丰裕,而对出征将士的赏赐,却十分刻薄,准备出征南阳的官军将士,都十分怨恨。

将士们大都有了逃避之心,谁也不肯尽心尽力,白白送掉宝贵的性命。

九虎部队将士越发明白,这就是大臣眼中,所谓的英明君王的卑劣无耻的行径。

结果,九虎部队将士人心涣散,兵无战心。

没有一个出征的九虎部队将士,有为国尽忠,与南阳汉军战斗至死的意志。

既然将士们已经离心离德,九虎部队将领率领的征讨大军,当然是毫无斗志了。

然而,九虎部队将士,唬民的伎俩,却更加炉火纯青。

动不动就有九虎部队将士手拿武器,吓唬那些手无寸铁的郡县官吏百姓。

见士气不振,九位虎将军十分绝望。

无可奈何之下,九位虎将军们只好给皇帝做做样子,率领他们自己的散沙部队,耀武扬威地进驻华阴县回溪。

在北起黄河,南到崤山的战线上,九位虎将军,扼守险要,凭险坚守,希望能够侥幸,吓退进攻的汉军。

此时,“辅汉左将军”邓晔,“辅汉右将军”于匡统领的汉军前锋部队,已经兵临九位虎将军坚守的城池之下。

“辅汉右将军”于匡,见官军凭险据守,于是率先带领几千弓箭手,登上高地,挑战守关官军。

“辅汉左将军”邓晔,则率领部下将士两万多人,从阌乡县向南,到枣街和作姑一线,与守关官军作战。

官军早就士气低落,兵无战心。

很快地,“辅汉左将军”邓晔,就十分顺利地打败了九虎将军的一部。

接着,“辅汉左将军”邓晔,向北行军,绕到了九虎将军防线的后面,对官军突然袭击,猛烈攻打坚守阵地的官军。

官军溃不成军,只想早日脱离战场。九虎将军统领的部队,迅速崩溃。

六位虎将军率领自己的残兵队伍,率先抱头鼠窜,败下阵来,不能够阻挡汉军。

10

其中有两位傻瓜虎将军,虎将军史熊和王况,兵败以后,独自逃回了京师常安,去向王莽负荆请罪。

王莽见虎将军史熊和王况失利,恼羞成怒,完全失去了理智。

王莽勃然大怒,让使者王奇,责问虎将军史熊和王况道:

“两个蠢货,你们怎么还有脸面,回朝面君呢?

战死的将士,都在哪里呢?

你们贪生怕死,丢弃部属,临阵脱逃,不感到一丝耻辱吗?”

虎将军史熊和王况羞愧不已,认罪道:

“陛下饶命!

陛下责怪得对,我们丧师辱国,斗气将士,临阵脱逃,实在是罪该万死。”

两位虎将军史熊和王况,都畏罪自杀了。

另外四位稍稍聪明一些的虎将军,见虎将军史熊和王况兵败以后,已经被逼自杀,都不敢回京,他们只好丢弃自己的军队,争相逃亡,不知去向。

只有郭钦、陈翬和成重这三位虎将军,他们的运气稍好,没有遭遇汉军主力,没有遭受重大损失,还有一些兵力,可以仗恃。

见汉军势大,官军无力抵御。

郭钦、陈翬和成重这三位虎将军,见势不妙,只好不顾王莽死守的命令,聚集自己的残兵败将,退保京师仓防守,以待朝廷的援军。

此时,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等汉军将领,统领的玄汉主力大军,已经直抵武关之下。

新王朝的灭亡,已经在旦夕之间,彻底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不可扭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