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大姑奶奶

大姑奶奶乃是顾老夫人的长女,年纪要比忠勇侯还要长一些,少年时喜欢上个进京赶考的一位徐姓秀才,无奈家中不同意,于是大姑奶奶便与徐秀才私奔了。

后来徐秀才再度赴京赶考,欲领着大姑奶奶前来认亲,却被顾老夫人给拒之门外。

徐秀才如顾老夫人预料当中的落选了,然后再度领着大姑奶奶离京回乡。

一晃眼,已是十六年过去了。

因遭逢战乱之缘故,即便是后来景帝登基,根基不稳之余,亦有异国铁骑时不时的骚扰边境之缘故,依然是重武轻文。

所以只考中了秀才的徐姓人这么些年也不过就在当地县衙里做个小文书罢了。

兴许是隔的时日久了,顾老夫人一颗心也柔软了下来,于是派人就去四处寻了长女,予了长女许多钱财以改善生活。

这是自顾老夫人寻着大姑奶奶四年以来头一次进京探望顾老夫人,顾老夫人面上依旧沉稳持重,似乎一点儿也不因长女的到来起丝毫波澜。

直至已被生活磋磨的两鬓发白的大姑奶奶踏进书香苑里,入了顾老夫人的眼中时,顾老夫人两颊的泪珠哗啦啦的流个不停。

大姑奶奶更是,她一进门便跪行至顾老夫人的跟前,痛哭流涕道:“母亲,女儿不孝啊......”

仔细看大姑奶奶与顾老夫人有七分相像,身材高挑,双目凌厉,气势惊人,那双眸子是一模一样的倔强,只是顾老夫人这许多年里养尊处优,而大姑奶奶受了许多磋磨,瞧过去竟觉顾老夫人比大姑奶奶的气色还要好上许多。

大姑奶奶继续道:“当年里女儿年少无知,处事不周,伤害到了娘,也令我与娘分离这许多年,后来时我想向娘认错,只可惜伤害已然铸成,这些年里我一直耿耿于怀,也托了夫君百般打听顾家的事,晓得娘一切都好,这才放心,因怕会被人误会是见母家发迹于是才想着攀附,于是一直都忍着思念之情,不想有生之年会等到娘原谅我。”

顾老夫人在早年的时候就为长女与门当户对同为武将家的段四郎定了亲,哪里知道长女一声不吭的便与一个从外地来的穷秀才私奔了,使得顾家与段家就此生分,顾老夫人也颜面尽失,一同失去的,还有他的长女。

但经年已逝,顾老夫人已不去纠结那些事了,她止住长女的话茬说:“真要就过去的事论个对错来,我也是有错的,是为娘太过强势极端,使得你遇事都不想与我商量,后来又因好面子之缘故将你拒之门外,所幸一切都过去了,往后为娘会好好的补偿你的。”

大姑奶奶面上现出一抹笑意说:“娘又不欠我的,何来补偿,是我要好好的孝顺娘。”

说话间,邹氏已领着一双儿女并儿媳孙子们过来,只怕打扰了顾老夫人和大姑奶奶叙旧,因此就没进来,直到要用早膳的时候了,他们才过来。

“大姐远道而来,怕是还没用早膳罢,别饿着肚子了,倒是我们招待不周了。”说来做顾家妇这么久,因着当年邹氏嫁过去的时候,大姑奶奶就已经嫁人了,所以她们这是头一次会面。

邹氏瞧着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大姑奶奶却是一脸沧桑的模样,便也忍不住唏嘘感叹,而大姑奶奶见着胞弟的妻子如此善解人意,也是频频点头。

大姑奶奶说:“我们来的时候有粗略的吃过一点,倒是不太着急。”然后将目光给放到邹氏后头的侄子侄女身上。

顾家大郎成熟稳重,二郎少年英姿,小郎君也是一副玉面玲珑的模样。

至于大房的女儿们,三姑娘顾显荣如明珠般秀丽,七姑娘顾华玲娇憨可爱。

最小的侄儿顾宁旭年方三岁,面上盛满了好奇。

皆是极好的模样。

大姑奶奶忍不住感叹道:“弟妹教子有方,一个个的瞧着都是有礼极了,只可惜我来的匆匆,未准备什么丰厚的见面礼,都是些小玩意儿,还望你们别见笑。”

说着便让徐秀才皆数拿了出来,与顾家小辈们分上一分,诚如大姑奶奶所说,并不贵重,毕竟徐秀才不过做个文书罢了,每月的月银供养一双儿女都是有限,更何况旁的了,好在都是一番心意。

顾家大房的子弟们都是有着良好的教养的,收下之后并未嫌弃,而是与大姑奶奶齐齐道了声“谢”。

顾老夫人面上现出满意,邹氏旁的不好,但教养出来的儿女不得不说都是谦恭的,瞧着便让人心生喜欢。

邹氏道:“大姑奶奶这样说就见外了,您大老远的跑一趟,怎么能收您 的礼物呢。”

大姑奶奶说:“我这做姑母的这么多年都没给过他们什么,莫要推辞,不然我怕是会伤心的。”

邹氏道:“我也有给瑾哥儿和卓哥儿准备的礼物。”

邹氏给两个外甥准备的是临夏书院的入学贴,虽说以徐瑾和徐卓的这个年龄进入临夏书院中,多少算是大龄,但可以旁听,临夏书院是京中有名的贵族书院,其中都是择家世好一些,成绩也上乘的名门子弟做弟子,寻常人连进门的门栏都摸不到。

邹氏知道,这是大姑奶奶当下里最需要的。

大姑奶奶当下里感激的一塌涂地说:“弟妹的礼物这般厚重,怕是我们受之有愧。”

邹氏宽慰她说:“这有什么好贵重的,是正巧我有一个堂姐夫在里头教书,然后我给他要了几张,不给自己人给谁呢?”

纵使如此,大姑奶奶还是感动加愧疚的不行。

顾老夫人就说:“往后让瑾哥儿和卓哥儿孝顺他舅母也就是了,一家人别那么见外。”

然后徐瑾和徐卓双双与邹氏道了声谢。

邹氏又给了大姑姐的独女一套翡翠头面,然后一行人才去用了早膳。

忠勇侯府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早膳也是十分丰盛的,邹氏为了这一日,还特地请来了徐秀才老家扬州的厨子,做了那边许多特色的菜品,令大姑奶奶频频点头。

饭后大姑奶奶就与顾老夫人和邹氏说起了自己这一双儿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