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1 章 边缘化儒学

在中国,儒学的兴盛,又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后,不注重科学技术。

尤其明朝科举采用八股文取士,更加限制了人民的创新思想,科技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各种科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中国却一直在吃“四大发明”的老本。

边缘化儒学,或者说把儒学移出教育的中心,把自然科学移进教育的中心,是势在必行的。

儒学禁锢国人的思想太严重,导致国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如果这样的现象和模式一直持续下去,很快就会被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了。

——

阿济格夺取宁夏后,没有马上南下对革命军动武,估计就是见识了革命区兵工厂制造的枪炮后对革命军有了新的认识。

此后,阿济格估计会把革命区兵工厂生产的枪炮弹药等拿回到后方,让人进行仿造或者改造。

革命军在广武布置了数万兵,www.youxs.org,这么大的动作是很难瞒过阿济格的。

阿济格不是一个莽撞的草包,他在宁夏接连取得胜利,不是革命军战斗力不行,而是革命军布置得太过分散,每个点部署的力量都不及清军。

如果革命军布置的数量跟清军相当,谁输谁赢就很难说了。

如果革命军布置的数量稍高于清军,清军的失败就是一定的,蓝田县清军的惨败就是这样的例子。

重新认识革命军后,阿济格可能是发现自己之前错误估计了革命军,自己夺取了宁夏后很多的侥幸成分。

接下来,已经不是阿济格能不能进一步夺取革命区地盘的问题了,而是革命军什么时候会进行大规模的反攻,重新把宁夏夺取过去的问题了。

革命区生产的枪炮、子弹、炮弹、手榴弹等兵器落入清军之手,对革命军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

满清此时掌控的能人异士远远多过革命军,他们见到革命区生产的枪炮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仿造出来,唯一无法仿造的也仅仅在枪炮的材质方面了。

既然许多核心的技术机密已经泄露出去,革命军无法保证在武器上处于绝对的碾压式领先,革命军这里就只能从生产速度上来实现飞跃了。

用辊压机制造枪管和炮管,辊压机制造成功并试验性能可靠后,可最少将枪炮的生产效率提高五倍到十倍。

另外,将长方形的长条状钢板辊压成筒状,在辊压过程中可以在钢板的内侧面拉出膛线来。

枪管和炮管内壁有了旋转的膛线,子弹或炮弹离开枪管或炮管后就会顺着膛线的旋转方向高速旋转。

www.youxs.org,高速旋转的弹头会在空中飞行更远的距离,这就等于增加了射程。

另外,高速旋转的弹头穿透力会进一步加强。

在宁夏跟清军交战时,革命军的火炮被清军的红夷大炮碾压,这也是革命军丢失掉宁夏的又一个原因。

说到根源上,就是革命军的火炮射程不及清军的红夷大炮。

提高火炮的射程,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当前,跟清军的交战转入到战略僵持,双方在没有绝对把握战胜对方的情况下,谁都不会发动大规模进军。

接下来,革命军这边必须尽快转入战略反攻。

反攻时,面对清军的阵地和城池,革命军必须有精良的杀伤武器和攻城利器。

不能在攻城时,指望用炮弹爆炸后的烈火把对方的城池烧成一片焦土。

当前的红夷大炮是攻城的利器,但是红夷大炮过于笨重,圆球型的弹丸也不是最好的形体。

如果能设计成锥形的,而且还会爆炸,靠爆破力把对方的城墙震得疏松,攻城就更加容易了。

这方面的改进,对满清那边来说不知道算不算个技术难题。

对于姬国卿的科研团队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在原有的炮弹基础上,将炮弹的弹头前端一部分设计成实心,弹头的锥体部分划出跟炮管膛线一致的划痕,或者说将实心的弹头部分制作成钻头。

www.youxs.org,只不过后半部分主要用来爆破城墙,不主要用来杀敌,可以不用制作成“菠萝壳”型。

有了这样的炮弹后,破城的效果将高出红夷大炮数倍。

对付敌人战壕式的阵地,除了不断地用炮弹进行轰击外,还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提高炮弹的生产速度,增加炮弹的配置量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日后如果科研中心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了轻质燃油,姬国卿会用这些轻质燃油制造一些□□。

这样的□□是对付战壕式阵地比较有效的武器。

随着革命军的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军所使用的武器不断被世人所认知,姬国卿很难保证革命军所使用的武器不被其他人仿造。

可以说,革命军的出现,将会为华夏大地带来一场武器装备的竞赛。冷兵器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火器逐步替代冷兵器。

接下来,谁在火器制造上占得了技术领先,谁就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革命区的知识人才太过匮乏,中原或者说江南地区是知识人才的摇篮。

将那里的知识人才尽可能多地挖掘到革命区来,对革命区的知识文化提升帮助非常大。

不过,由于革命军不尊重儒学、推行地位平等,相当于降低了读书人的地位待遇。中原及江南的读书人都视革命军为匪贼、为异类,他们是不愿意到革命区来的。

认同并接受革命军的,多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文盲武人。

对姬国卿来说,也很讨厌让那些整天把“子云诗曰”挂在嘴边的读书人弄到革命区来。

革命区刚刚兴建起来的以自然科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会因为这些人的到来而很快被破坏掉。

但是,凡事不能一竿子全部打死,读书人当中也有不少思想开明,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异类。

把这些人笼络到革命区来,那是非常必要的。

自革命二年七月初一起,所有逃难到革命区的外来人必须全部送到兰州,由革命司令部统一安置。

凡是被革命司令部统一安置到兰州以西或者是未来的西域地区的,革命司令部都给与三年免除“公粮”的待遇。

同时,革命司令部会详尽一切办法给这些人配置农具,建造房屋,兴办学校、医馆等。

此时,许多人为了活命逃难到革命区,革命区不管安置他们到什么地方去,只要给了他们吃的穿的和用的,他们都没有什么怨言。

等到他们在革命区安了家后,再将他们迁徙到西域去,他们就没那么愿意了。

不急于对满清占领去进行反攻,一来是武器装备条件不允许,二来也是姬国卿有意让满清跟南方的永历朝廷不断发生碰撞后,产生大量的难民。

这些难民涌入革命区后,正好把他们迁移到西域去,以图日后有了人口基础后,向西边更广阔的地域发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