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雪中漫步

“萌海晨星 (.www.youxs.org)”!

既然小海是陪同邻家小姐姐方婷一起去门,即便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小海也不会领着邻家小姐姐方婷,走那种直上直下的山路。

今年的雪下得特别大,铺在地面上的雪也特别的深,对于《大红花矿》地区而言,可以说是10年难得一见。

所以,当小海和方婷姐弟两人,离开家门,来到矿区中心“城区”主干道上的时候,才发主干道上的脚印极为稀少,道路两旁的很多小店也都没有开门营业。

大路上除了姐弟两人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其他任何一个人。似乎条大路就只属于姐弟两个人。

沿着矿区的主干道一直向西行走,姐弟两人很快就来到报春桥,过了报春桥之后,就是坡度比较大的之字形盘山公路。

当姐弟两人,离开矿区,踏上今天还从未有人踏足过的,之字形盘山公路时。

才发现这里的雪更加深了,而且越往高处走地面上的雪就越深。越往高处走就越能看清楚整个矿区的地形地貌,各种建筑物、家属区、学校、工作区等等,一切布局尽收眼底。

同时还能看到小海和方婷所住的房子,以及小海家大门口,若是此时小海父母站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的话,还能相互看见对方的人影。

原本小海和方婷一起行矿区的主干道时,姐弟两人行为举指,还是规规矩矩的,不敢有过于轻浮,不敢让嘻嘻哈哈样子,让外人看见。

要知道生活矿区的人也就那么多,矿区的占地面积也就只有那么大。虽然彼此之间不一定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来,

但是大家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混个脸熟还是能做到的。小地方人,没事是最喜欢别人的闲言闲语的。

若不想外人在背后说闲话,平时在外人面前,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一点邻家小姐姐方婷就做得非常好。

因此,那怕是和未长大成人的弟弟小海在一起时,也不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个过于轻浮。

所以邻家小姐姐方婷,在走过报春桥之后,才敢和小海大声说活。

在翻过大山丫口,姐弟两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矿区所有人的视线之中时,方婷才主动挽着小海的手臂一路前行。

在此之前,方婷即便是遇到路滑难走的地方,也仅仅是让小海稍微扶一下自己。

交通不便的深山里,对于生活《大红花矿》矿区内的职工、及职工家属来说,走上几公里十几公里的路、附近的镇上到去赶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小海还很清楚地记得,前些前些年矿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班车,要乘坐班车前往外地,只能是步行人前往关山镇。

只有到了关山镇,才能乘坐镇上的班车前往其他地方。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乘坐,只有站票,坐一次,灰头土脸一次,矿区,拉矿到霸上火车站的解放牌卡车啦!

当然了,大多数情况,还是要靠长在自己身上的11路车。

其实关于矿区交通不便的情况,小海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则是,小海很小的时候父亲星向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背着小海步行前往关山镇去赶集。

在集市上购买各种生活物资,其中还包括父亲最爱抽的叶子烟。

等到赶完镇上集市,返回矿区时,父亲星向荣不但要背着小海,还要提着从集市上购买回来的,重达数十斤的各类生活物资。

由此可见矿区交通状况是多么的糟糕透顶了。

原本小海和方婷姐弟刚出门时,天空中只是飘着少量的雪花,可是,当姐弟两人翻过大山丫口之后,雪却是下得越来越大了。

天空中飘着的雪花,慢慢的就从米粒大小,变成了如同鸡蛋般大小的雪花团,完全遮挡住了,姐弟两人前行的视线。

此时邻家小姐姐方婷,为了不让天空中飘落的大朵密集雪花团,飘落在自己的脸上,顺着衣领掉落进自己的脖子里,只好把围她在脖子上的围巾,解下来,将整个头部完全包裹起来。

只露出冻得通红通红的小脸蛋,以及眼睛和鼻子。

然后躲在小海的后面,用她那双戴着手套的小手,扶着小海的两个肩膀缓步继续前行。

可是就在姐弟两走过一段路程之后,方婷发现用这种方式走路极为变扭。

为此,方婷只好在小海耳边说道:“小海,地上那么滑,而且我的视力也不好,现在雪又下得那么大,我根本就看不清楚前方道路。深一脚浅一脚的,极易摔倒,不如我们休息一下,等雪小一些再继走吧!”

“好的,婷婷姐!”于是小海和方婷便立即停了下来,不在继续前行,而是站在空无一人的群山怀抱之中,欣赏那漫天雪花、银装素裹,天地白茫茫一片的靓丽风景。

翻过西元1989年,进入西元1990年,小海便从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成长为十四、五岁少年。

而邻家小姐姐方婷,则是从一个十六、七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十七、八岁少女。

而且邻家小姐姐方婷也会今年的七月份,正式从《大红花矿子弟学校》毕业。接下来,邻家小姐姐方婷是考入高中继续读书,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则是小海比较关心的事情。

因为无论邻家姐姐方婷怎样选择,小海都不得不在今年七、八月份彻底和邻家小姐姐方婷分开。

这对于从小到大已经习惯,天天腻邻家小姐姐方婷身边的小海来说,的确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和不适。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将年满18岁的邻家小姐姐方婷,自然有她想做,应该做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如同父辈们一样,只要国家有需要,那怕是放弃大城市里优越生活条件,也要来到人烟罕至的山沟沟里,将自己的整个青春岁月,人一生中最为宝贵不可复制高光时期,永远的留在深山老林之中。

为了祖国能够更好的发展,真可谓是,献完青春,献子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