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举报信与竞争对手

7月17日,易轩刚在店铺里开完早会,想着放暑假也不少天了,是不是抽个空回家一趟。

老吴却一头大汗的跑了过来。

“小轩,不好了,我们被人告了。”

听到这话,易轩的心中也咯噔一声。

他什么都不怕,就是怕政策,没人情可讲,没关系可疏。

毕竟前世无数的例子告诉他,跟谁作对也不能跟国家作对,国家有军队。

如果现在叫停,那对他,对身边的所有人,无异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搞不好说不准还有吃牢饭的可能。

“吴哥,别急,你慢慢说。”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今天厂子里来了个市里的干事,叫我们负责人后天去市里,说有人举报了我们,叫我们过去交待一些情况。”

听到这,易轩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只是交待,还没有下文。

不过坐以待毙不是他的风格,找到慕韶华将此事一说,她也紧张起来,让易轩先回去,她打探到消息会通知。

回到服装厂,易轩考虑了一会,告诉老吴道:

“吴哥,你写…你写不行,你让刘芬写,我知道她识字,叫所有的员工按上手印,信的内容……”

交待完老吴,他则将账本拿出来,找个新账本誊抄,将成本部分扩大一些,其他数据不变,工整的抄了一遍。

紧接着微眯着眼,想想还有什么可应对之策。

下午3点多,慕韶华赶了过来。

“小轩,你得罪制衣厂我理解,怎么连罐头厂也得罪了,你要做罐头的事别人都知道?”

易轩一怔。

下一刻意识到,看来是制衣厂和罐头厂联手举报了他。

制衣厂举报他能理解,毕竟这许多天,不仅挖了他们的临时工,就连正式工也有好几个,但罐头厂跟着凑什么热闹。

知道他要做罐头的就慕韶华一人,就连朱达和老吴也只知道他要开食品厂,具体做什么并不清楚。

就在他疑虑之间,慕韶华接着再道:

“罐头厂古厂长可是老资格,听说在市里关系不浅,他出头这事还真就难办了。”

易轩听到厂长姓古,突然心思一动。

他只知道古明家庭条件不错,但真正做什么的并不了解,看来这个古跟那个古说不准能扯上点关系。

“我已经在托人,看能不能向市里递上话,这事我能帮上的还真有限。”

慕韶华有些自责。

其实她能找到人,自己的哥哥就在市里有不轻的份量,包括自己的老公也是,但两人一个比一个古板,别说帮忙了,真告诉他们实情,说不准他们还会倒戈一击。

“小姑,你已经帮了大忙。你也别再找人,这事如果掺杂过多关系,会让事情更复杂,市里领导可能会更反感,剩下的我来想办法就成。”

慕韶华走后,易轩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

古明还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啊!

此事过后,一定要想想办法,给他一个教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能做的准备也有限。

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关张,至于关人他觉得可能性不大。

想明白这一点,易轩也就放松了下来。

晚上他上课,汪明在底下听,待课时结束,有一个学生拖到了最后。

“易老师,你看看这个。”

居然还是小传单,难道又有人污蔑自己?

当下接过凝神看了起来:

“学英语到智盟,智盟英语采用最新的教学模式,聘请了全省最优秀的师资力量……”

前面的一些易轩只当是笑话再看。

全省优秀的师资力量?这个优秀是谁评的。

“易老师,我昨天晚上好奇听了他们一节课,他们的教学方法跟我们的一模一样。”

跟那位学生道了谢,易轩接着往下看。

“我们深恨某些培训班的超高收费,采取更亲民的价格,我们的一堂课两小时,仅需10元/人。”

他看完将纸递给汪明。

问题还真是接踵而至啊!

“小易,我觉得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的教学模式既然是延自我们,那我们完全可以说他们抄袭自我们。”

易轩淡笑着附和,送走汪明后,他的脸再次冷下来。

后世多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所以他不会像汪明那样乐观。

别小看10块钱,这可相当于普通工人近一周的劳动报酬,怎么会不让人心动。

第二天,他一边在心理模拟着明天向市汇报的说辞,一边在想着培训班的应对之策。

他打算晚上去看看,如果对方是小打小闹,那他会想办法将人收编了,如果对方动静过大,他就要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了。

站在远处,看着对方在接收报名的人员。

人员中有几个人,他都熟悉,看来是原本自己的生源。

长桌上坐着三个人,一人登记,一人收钱,一人发票,就这样还排着长队,有些忙不过来。

桌后所座之人一抬头,易轩双眼一眯,他娘的,还是古明。

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打击自己居然还知道上下其手,不可谓不狠。

关键是,这事如果让他办成了,不仅打击了自己,他还多了一个生意,可谓是好心机、好手段。

回到培训班,刚好汪明也到了。

“打听清楚了,是南大的两个英语老师跟别人合办的。”

合办之人应该就是古明,别人出技术,他出钱,这货还是有点经济头脑的。

“他们的水平怎么样?”

这才是易轩比较关心的,如果对方的英语水平高,那他可能会束手束脚。

“就那样!”

听老汪的语气,就知道对方应该不咋的,至少老汪没将他们看在眼里。

“汪老师,晚上的课你代劳吧,我写个东西。”

老汪也没矫情,接过易轩的课程推进表,按着上面讲就成。

只要英语非常好的,就没有嘴张不开的人。

培训班太吵,易轩则到了服装厂堆放布料的隔间。

“易老师,你怎么来了?”

服装厂门已经关了,这个隔间还亮着灯,水根正在绑拖把。

“不是让你晚上别干嘛。”

“闲不住,反正也不废啥力。”

易轩无奈摇摇头,打开自己的包,就趴到里间的小桌上。

“关于中南省开展英语竞赛企划书。”

接下来他写道:

主办方:中南工学院

协办方:映象服装有限公司

委托公正方:中南晚报社

委托出题方:首都外国语学院

考核内容:听力、朗读、作文、口语

报名范围:各大学、高中、民间培训机构(包括学生、老师皆可参与。)

…………

林林总总,他写了很多。

这次他打算拿出1万块作为第一名的奖励,如果不出意外,可能会回到自己手中。

写完后,他也不看现在几点,找到上次王正留的家庭地址,赶了过去。

将方案往他手上一递,让他跟报社协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