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暑去冬来

易轩还知道苏联的经济危机,是因为石油的爆跌所致。

70年代末,世界原油的价格是30美金一桶,但至去年原油直接跌至12美金一桶,这可是让苏联的经济雪上加霜。

苏联畸形的经济,石油基本算是捆绑了全国的经济,所以原油的下降,直接导致苏联经济的下滑,直至崩盘。

“贷款这事,我还要问问那边,看有没有路子能跑通,如果我们能稳定供应3至5批货,相信可以贷个几千万卢布。”

邵君所报的额度肯定让易轩不满。

“看一下能不能实行转换的形式,就是将我们所赚的钱全部在苏联贷款置产,再用产业抵押配合内部运作,看能否贷得多一些。”

说到这里,易轩清叹一声,这玩意没有专业的财经人员,邵君他们根本就核算不好。

“君哥,你看能不能找到我上面所说的数据,包括贷款置产的年限利率,产业抵押的最大限度可以是实际资产的比例,我再来考虑如何搞?”

说到这里他挺羡慕索罗斯。

做空了多国的通用货币,这是多么骄人的战绩。

他更羡慕索罗斯有一支成熟的金融团队,其中还包括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这可不是一般的牛逼。

“小轩,要不年后咱们去一趟吧,安全方面可以保证。”

易轩点点头,如果有时间去一趟,当然最合适。

“君哥,齐鲁分厂投产,产能将是广合总厂的三倍余,其中正常供应华北地区,多余的产能全部做外贸,从清岛至连云港的运输成本还是要低很多。”

邵君点点头,显然他也想到了这一层。

易轩并没有在首都呆多久,第二日他就再次回到了中南。

………………

到年底,成功往苏联发了两批货,每批的成本大概在80万左右,每批的获利都不低于170万,可谓是大赚特赚。

易轩跟慕韶华核算了全年的经营,相较去年盈利翻了一倍不止。

分了红,易轩直接就回了家,这一年他太忙了,也就在清明的时候回家了一天,接着就是一堆事,前段时间他还通过邵君的关系去了趟德国。

慕妍轻瘦了不少,他有些心疼,所以就多留了几天。

这一次他与慕妍有了质的飞跃,当然小丫头还是克守最后一步,没让他得逞。

家里也已经大变样了,电器类的东西全部是由易轩添置,倒是柜子之类的,老爸不相信外面的,所以找的本地木匠所打。

六间联体的二层小楼,这在村里可是独一份,村里人的目光也从刚开始的嫉妒变成了羡慕。

人的本性如此,当发现一个人比自己过的好一点点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嫉妒,甚至还会酸酸的来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两人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那嫉妒就会消失,只剩下羡慕了。

“你这孩子,搬家的时候都不回来。”

“妈,那时候我在首都呢,实在是回不来,这不挺好的嘛。”

老妈也只是例行的数落,并没有太多的实际说教。

“我爸呢?”

“村里分鱼,你爸去了。”

易轩知道,这是村下口的水库抓鱼,那个塘算是村里共有,所以偶尔干一次,每家都能分到两三尾鱼。

但因水库是蓄水用,所以平常时日不容易干,易轩的记忆中,好像就抓过一次鱼,没成想今年碰到了第二次。

“我也去。”

易轩将东西放下,就往村下头跑去。

有富和根生两个居然比他动作还快,此刻已经在脱裤子准备下水了。

老爸点着烟站在岸边,下水的大多就在三十左右,算是村里的年轻一代。

“哟,小轩也回来了!”

“乖,大学生就不一样哈,听你爸说,你还要接着读,大学毕业你再读往哪读?”

村里人对研博之类还没有概念,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就是最高学历了。

“还不把烟掏出来。”

老爸居然也学会了炫儿,易轩当然无所谓,掏出中华给在库边的一群人打了圈,一包烟差点没够。

平日里不抽烟的老娘们,看是好烟都要接一根,不给都不成的那种。

“有富,别逮那大的,不好吃,搞点杂鱼。”

“知道你好这口,少不了的。”

果然,有富开始弯腰下沉摸起来。

鲫鱼、鲶鱼之类都会钻泥,特别水少时,不一会一个小桶就摸满了,有富直接提上来,让他拎着,这是杂鱼可不在村里分鱼的范围内。

根生更夸张,找了根布条,居然拴了一只王八上来。

“晚上喝酒。”

所以易轩左手拎着一小桶鱼,右手遛着一只王八,怎么看怎么喜感。

“小轩,村里情况你了解,来个主意。”

村长伯走到他近前,见他没手就塞了根烟在他嘴里,还擦着火柴将烟点燃。

老爸歪头看了一眼,正待说话,村长伯当先开口:

“都成年了,你要管到什么时候去。”

村长伯叫易林,算是他的本家大伯,所以老爸也没好再说什么。

“村长伯,明晚吧,您来家里吃饭,到时我们再细谈。”

易林满意的走了,老爸抬手点了点他,责怪他往自己身上揽担子。

晚上一锅炖王八,一锅杂鱼,易轩发现这样下去自己说不准会变胖。

第二天已是腊月二十七,离过年也就只有两天,清早起床,天亮飘起了雪花。

他本想出去转一圈,但因雨水刚停,雪未覆地,而村中并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心中烦闷不已。

“你是怎么想的?”

老爸刚从小叔家回来,见他在厅中转圈子没好气的问道。

“爸,村里太穷了,还是让他们有点来钱的路子吧,这样你和小叔两个也不用这么累。”

“靠谱?”

易轩点点头。

老爸也就没再多说。

雪越下越大,到中午时,已能盖过脚面,下午时分,根生和有富来了。

“走,撵兔子去,过年添道菜。”

三人一起到了后岗,还真发现了兔子的痕迹,顺着痕迹找到窝,因雪太厚兔子的短腿根本跑不动,所以没一会三人就抓了有五只。

晚上时分,吊锅炖兔子,村长伯也如期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