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周娜的苦恼

李贤英到现在也还不明白,为什么谷阳市会存在这么一个世界,并且他们都有一技傍身的武学。

不过,看起来这个世界的剑士们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武技,像“太极剑舞”、“冰封万里”等必杀技他们都不会。

半年前,谷阳市市中心大会上那个叫耿峰的见习卫兵所使用的龙门镖局流“大漠孤烟”,在太极剑法里面就是“燕子惊潭”;之前周娜学姐使用的峨眉流“褒姒裂周”,是天山剑法里面的“横雪断峰”。

其他的能够确定的还有唐门流的“冤魂缠足”,就是天山剑法的“冰封初虹”;高阶君子堂流“十年生死两茫茫”则是太极剑法中的“三环套月”。

这些都是各门派的绝技,而且似乎也不存在什么更高阶的大绝招啊必杀技之类的。

那么,李贤英所知道的“太极剑舞”与“冰封万里”可以说是仅有的用来对抗精英剑士的武器,而精英剑士指的是剑圣。

虽然这个想法只能说是一时之计,但李贤英他们并不是想得到什么江南省最强的荣誉,他们只是想进一次距离金陵修剑学院只有几公里之遥,耸立于山丘之上的那座绝对不容外人进的巨塔——武功教会中心大教堂而已。

姚正风是为了再次见到他的青梅竹马巫倩雪。

而李贤英,则是为了找寻墨门事实的真相以及为什么会有谷阳市地下这样的世界。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哪怕所有的比赛都被人说成是卑鄙无耻也无所谓。

只要每场比赛用出一招他所知道的高阶剑技,然后一直赢下去就可以。一直赢到他们在省会统一大会上胜出,得到“剑圣”的资格为止。

李贤英就是为了这个,才会进入这个学院上学的这半年里,将天山剑法、太极剑法的所有高阶招式全部封印了,会用到的也就是之前发动的“燕子掠波”这样的小招式而已。

但是,看来他这种暂时的秘密主义,被这位美貌的高年级生完全看破了。

周娜学姐的脸再次靠近过来了一厘米,用更小的声音如同耳语一般说道:

“周家的祖先因为得罪了金陵王,所以整个家族都被禁止传承正统剑术‘高阶君子堂流’。因此,我们只能使用鞭和短剑这样的武器,以这种柔而非刚的技巧来对剑术做出改进,这就是所谓的‘峨眉流’。”

“你别误会了,我并不是对此感到不满。我反倒为我是流派唯一的继承者而感到自豪,一直将其锻炼到现在..........”

与平静的话语相反,她那双白皙的手在颤抖着,交错的木剑发出了干燥的扭曲声。

也许这是一个将剑推出去的机会,但是李贤英却没有这么做,只是保持着现在的姿势等待着她的话语。

“而我的父亲,则是期待着我能以首席的身份从这个学院毕业,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优胜,恢复周家的名誉。但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假如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金陵王允许我们得到高阶君子堂流的传承........到那个时候,我们一族难道要舍弃峨眉流吗?那么.......我从小时候就一直抱有的对这个流派的自豪,又到底算是什么了?”

这个问题,李贤英自己也无法马上做出回答。

虽然在最近李贤英已经几乎意识不到了,但是眼前的周娜学姐,他重要的搭档姚正风,以及这个学院里的学生和教官们........还有所有生活在江南省地下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和他不同。李贤英生活的地方是没有剑、内功之类东西的。

但是他们又偏偏存在,既然存在即合理,那么肯定是因为某种原因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而李贤英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原因,并试着去改变它。

“学姐........”

他只能低声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周娜学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容。

“我在进入这个学院以前,心底一直有着这样的迷茫。在这两年里一直都没能赢过那个人,也许就是因为这个迷茫的原因吧........”

所谓的“那个人”。就是今年一直稳坐首席的上级修剑士,那个名叫诸葛竺的男人。

他出身于世代担任谷阳市剑士团剑术教官的二等爵家族,而他则是这一代的继承人,实力恐怖的刚剑剑士。

那种自大上段攻击的坚持力强度,在学院里是数一数二的。

李贤英以前曾经看过,他用木剑将练习用的木桩劈断了。

上级修剑士在学院里都是顶级精英,这其中又从首席到第十二席排了序列。这个序列会根据每年四次测定比赛的结果重新洗牌。

之前进行的三次比赛,李贤英自然都是在距离最近的特等席观看的。

它和谷阳市市中心大会一样是以淘汰赛的形式进行,十二个人在两轮比赛后剩下三个人,比赛之前序列最高的一人成为种子选手。

而这三次里,决赛的对阵形式全都是周娜学姐vs诸葛首席,当然学姐三次都没有赢过诸葛竺。

在李贤英看来,作为剑士,两人的实力只在伯仲之间。

诸葛首席是刚,相对的周娜学姐则是柔。

周娜学姐那种能将不停袭来的猛烈斩击以如流水一般的柔韧卸开,时不时地还能发动凌厉反击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

比赛每次都是在没有一次攻击可以完全命中的情况下持续到时间快要结束。

但是,这三次比赛的结果都是诸葛竺在最后时刻发动高阶君子堂流的上段斩绝技,而周娜学姐都未能接下。

有两次是木剑被弹飞,还有一次干脆是被打断了。

尽管三次比赛都拖入要靠裁判来判定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裁判自然是站在诸葛竺那一边了。

因此在这一年里,首席诸葛竺,次席学姐这样的序列从来就没有变过。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席也一直没有变过,那是一个每次都在半决赛中输给周娜学姐的,名叫张卉的巨汉。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张卉的侍从,正是李贤英的好友姚正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