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揣测是人心

京城一个安静的茶馆,在二楼的包间里,有一个中年男人,沉默的坐着。

门一开,一个深斗篷的人走进来,房间随后关上。

那中年男人有些紧张,站了起来。

斗篷的帽子一放,露出一张女人年青而娇媚的脸,周身淡淡香味。

她没说话,男人看到她,很有些手足无措。

女人心里叹息一声“二哥。”

女人是朱丽,男人是朱文,是她的一母同胞的大哥。

男人呆呆的看着她,她真年青啊“妹。。。。王妃,你,。。。听,听说你回来了。”

朱丽说“哥哥,你老了呀。。坐吧。”皱纹不少了。

男人腿一软,坐下了,半低着头,没说话。

朱丽坐下,拿起桌上的壶,倒了杯茶“哥哥,跟我说说家里的情况吧。”

“祖父祖母。。。去世后,家里大伯说,先不分家。两家在一起住着,费用也能节省些。分了家,都不好过,尤其是爹,恐怕都养不起家。”

朱丽听着,有些发愣。没想到,那个死相又没本事的大伯,还能有这个心。那个平庸而唠叨的大伯母,竟然也能同意。。。。

她心里有些堵的慌,原来那个让她深恶痛绝,恨不得毁了的家,还有如此温情的一面。

朱文说“你知道,祖父把你。。。。”除了族。

“嗯。”朱丽点点头,神色不变。

“你的事儿出了后,两个妹妹的亲事,受了影响,家里人,都很气你。”

朱丽淡淡笑笑“我知道。”

“这么多年,你是第一次回来。雅慧郡主来京城,倒是远远的瞧见过两回,挺威风的。。”

朱丽讽刺的一笑“爹娘还好吧?”

“爹在家,帮着抄些文书。娘,身子差了些,倒也还过得去。娘。。。。娘让我跟你说,跟你说。。。。当初,她和爹,拦不住祖父不喜欢你,拦不住你离家私奔,也不敢劝说祖父不要把你从族谱中除名。。你不好时,她帮不了你。你好了,也不用顾她。她原打算给你的嫁妆,补偿给两个妹妹了。只这一件金钗,虽拿不出手,也算是母女的念想儿。”

说罢他拿出个小盒子,打开,一只单薄的金钗在里面,金不重,做工尚可,但保存的好,金光闪闪的。。。。

比她打赏下人的都不如。。。

但此时的朱丽,鼻子有些发酸。她郑重的拿过来,仔细的看看,收到怀里。

他哥哥又说“十年前,我每年年底,都能收到一千两银子。我知道,是你给的。。。”他眼泪都流出来,她私奔,祖父颜面丢尽,死了。虽然祖父职位不高,但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被人耻笑,出嫁的女儿被虐待,没出嫁的被悔婚,家里的男儿出门也被笑话。

当时是真的恨她的。

“我没跟别人说,但都给家里用了,我想,一下子多这么多银子,他们大概也能猜出来。有了这笔银子,起码冬天,不用那么难过。。。我们小门小户的,很多消息也打听不着,你挺好的吧?!”

朱丽说“好与不好,都走到了今天,也还要继续走下去,所以,哥,我从不回头。今天来找你,是想安排点事。”

“什么事儿?”

“咱们老家,有个县令的缺,你,或者大哥,谁想去!我安排一下。”

“老家?梧州?县令。。。你,你这是想做什么?”

“拉扯一下家里,重要的是给我自己,安排条后路。”

“后路。。。。刘千。。。蜀王,他对你不好?你这么对他。。。。他他,他对你不好?”

“哥,我与他之间,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衡量,这个事,你不明,我也不想多说。梧州那里毕竟是咱们老家,有族人。而且那儿,不穷不富不险不招眼。我会派个师爷跟着,公事都可以帮着料理。再带些银两回去,置办些产业。万一有什么事,也算我的后路。”

“妹妹,你,你没事儿吧!”

“现在还没事儿。哥哥,我信不过刘千,甚至信不过自己的儿女。我付出了那么多,才有了今天,不能让它眨眼间失去。所以。。。。哥哥,你怎么说?”

“我,我。。。我回去跟大伯和爹还有大哥商量一下。”

“嗯,商量吧,但消息不要外传。其实我的意思是,最好把京城的房子出租,全家都回去,银子我多得是,在那里盖房置地,生活无忧,父母年迈可以宜养天年,再慢慢的培养子女,总比在京城日子艰难,要好得多。”想当初,她想要荣华富贵权势熏天,让那个固执的老家伙后悔。。她曾那么盼望有那么一天,做什么都不后悔,而现在,却是感觉有些好笑。

“哦,哦。。。这,回去,也要家里人商量一下。哎,你韵安侄儿,考上秀才了。。”是他长子,他最得意的事。

“嗯,那就好好培养。我们之间的事,不要外泄。如果大伯和爹不愿意跟我牵扯,不愿意回梧州,也没关系,只是咱们之间任何事,都不要跟别人说,这是为我好,也为你们好。你们不要到蜀王府找我,不要跟我儿女联系,看到,装作不认识就好。你们赶紧商量,两日后此时,还在这里见面。”

————今天长峰家,今天也来客人。

姜其爹娘,带着姜元娘,姜其,姜云,买了四色点心礼盒,来串门了。

一家人打扮的干干净净的上了门。

长峰一早也在家里等,长峰娘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想着,虽然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但他们也能关照自己儿子,所以她也打扮得整齐,吩咐备茶备点心,郑重招待。

姜母穿的虽然朴素,但人倒是大大方方。

见到长峰娘,姜母赶紧行礼“李太太,可见着您了,您一切都好啊!”

长峰娘“都好都好,来来,都坐吧。”

姜母没坐,站在那里说“可算是有机会见到您,能当着面儿,谢谢您,我这心里,也踏实多了。不知道李襄理跟您说过没有,他可是,救我儿一命呢。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啊?还真没听说,怎么回事?”她看长峰。

长峰笑道“姜伯母,哪有那么严重,您太夸张啦。”

姜母就把姜其如何病的,长峰如何援手的,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把长峰娘听得两眼放光,心里的满意都快溢出来了。

我儿真是英雄一样啊。

姜母说“今天把他们都叫了来,就是让他们给您磕个头,谢谢您生了个好儿子呢!”

姜其,姜云,姜元娘,三个人上前磕头。

长峰娘赶紧下了座,“快起来,快起来。都大儿大女的,可使不得。都坐都坐。”

长峰在旁边笑着“娘啊,他们心意表完了,我们就走了啊,事情还多着呢。”

“哦,哦,那你们去忙吧。我们娘们说话就行。”

长峰带着男人们走了。

长峰娘得意又矫情的嗔怪着“这孩子,风风火火的。”

“李襄理这个年纪,就能做这么多事,将来不得了呢!”

长峰娘最爱听,脸上的笑,一直没断,是来京城后,最高兴的时候了。

姜母坐下,指着姜元娘说“这是我的闺女,叫元娘。”

一眼看到姜元娘,长峰娘“哟,这孩子得的真好,瞧这两只眼睛,多水灵。”

姜元娘大方的叫着“李太太。”

“你就叫伯母吧!”

“李伯母。”

“好孩子,我的衣裳是你做的吧?好一双巧手呢!”

姜元娘“您穿着合适吗?”

“合适,合适!还很好看哪!”

“面料是长峰哥亲自去挑选的,还说,要做京城最新的样子,长峰哥,很是孝顺呢。”

“嗯!他打小儿就是个好孩子。。”

姜母说“李太太您看,现在姜其跟着李襄理,事情多了起来,拿到的补贴多,分到的东西也多。又安排他爹到铺子里打扫,他弟弟到学管库,哎哟,姜云那小子,现在可不得了,天天回来练字儿呢。。。。本事的哟。。。。我家日子,眼见着,就红火起来了。都是太太您养的好儿子帮扶的啊!”

长峰娘端正的坐着,得意的说“姜其是长峰的手下,照顾他,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嘛。家里事妥帖,他做事也有精神头啊!姜其以后认真做事,就算是回报了。”

“哎哟,到底是大家太太,说话儿就是有水平。我这婆子,也算是开了眼了。”

长峰娘得意的快找不到北了。

“我们姜其说,李襄理,可是出了名的万事通,谁有为难解决不了的事,都跑去问他,他一准儿给想出法子来!大家都佩服得不得了呢!”

“哎呀,也就你来了,跟我说说,这些事儿啊,我那儿子都不跟我说!”桩柱件件都美进长峰娘的心里。

“人家能干的人,都不兴自己吹嘘的。这才是真有本事的人哪!”

“呵呵呵呵。”长峰娘笑得跟花儿一样。

“李太太,我家贫,只给您带来几盒点心。这点心是桂香春的,虽然不贵,但每天都限量,白天去呀,还买不着。这是我家姜云,天还黑着就去排队买到的呢,您尝尝,要是喜欢,回头还打发他去买。”

“那可太好了,不瞒你说,我还真稀罕京城的点心,精细不说,还好看呢!花样也多。我老家,别的也倒有。可这样的点心,还真没有。我一家都爱吃。”

长峰娘太高兴了,心想姜家人真好,刚才准备的东西,有点薄了。聊了一会儿,她吩咐身边的婆子把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又加了两匹料子。

一会儿,婆子拿出来一堆东西,上面是两匹鲜艳又华丽的料子,长峰娘说“这些布。回去让元娘做衣裳穿。”

姜母忙着说“这么好的料子,给您家姑娘做吧,我们这小门小户的,要做活,可穿不得这么娇气的料子。”

“小姑娘嘛,总要好好打扮,不每天穿,也得有一件儿。我那闺女还多着呢,你可千万别客气。”

“那多不好意思,您家小姐,我们都没带礼物。”

姜元娘说“娘,我给伯母和李家姑娘带了荷包,算您一份儿!”大家笑。

长峰娘很喜欢她“这孩子大方的,可人疼。”

接过她绣的荷包“这也是你绣的?哟,绣的真好。好孩子,有空啊,就来家里玩,跟我家允儿一道,教教她活计。她刚来京城,也没多少伴,原来在老家,还自己能上街找女伴玩,在京城我一瞧,不兴这个。她在家里也闷,你俩说说话,也是好的。”

“哎。”姜元娘轻声答应,她心里头高兴,脸有些微微红,倒真显得青春秀美。

“你家闺女儿,说了亲没?”长峰娘问。

姜母说“唉,原来呀,家贫,也给不起一份好嫁妆。又不愿意委曲女儿,就想多留两年。现在,眼见着家里好起来,最迟明年,也要说了。”

姜元娘不好意思的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知道谁家有福气,得了她去哟!”

两个当娘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聊的热闹。

最后一家人走后,长峰娘看着乐呵呵送走人家的儿子,心里叹了一声。

晚上跟丈夫说“姜家的这个闺女看着真好,这样的儿媳妇才好呢!”

李云天一听就急了眼“你混说些什么?这话也是说的?你儿子都要定亲了,话风要漏出去,我拿什么脸对陈家?长峰跟姜家还见不见面儿了?你这嘴可真没把门的。”

长峰娘不服,嘴无声的叨叨着。

李云天说“再者说了,姜家姑娘再好,能好过得陈家姑娘去?一个天上一下地下。没家世没嫁妆,字都不识一个。。。。别说长峰当了官儿,就算他一直在老家,娶这样的女子,我都会不答应!我说你是怎么回事?疯了吧?啊?!你是给儿子娶老婆呢,还是找使唤丫头呢?!可真是,就不该带你来,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长峰爹这次是真怒了,他从来都是干净体面,吃亏让人,不笑不说话。像今天这样耍狠的时候真是少见。。。而且,到晚上,都没回来睡。

给长峰娘气的,对陈家和陈之华更有意见了。

————李家在京城踏实下来,铺子和货理顺了,银钱弄清楚,把赵宜借的银子也都还了。陈李两家,也准备要谈亲事了。

长峰自已琢磨半天,终于想了一个聪明的好主意,他把陈之华约到侯府。。。。

坦诚的说“之华,咱们俩家要定咱们的事儿了。今天,我想跟你说说话儿。虽说,亲事是自小儿说的,但两家没交换过庚帖,没走过程序。我跟上了你的机缘,来了京城,学到本事,有了官职,置了产业。这一切,都利益于陈家和侯府。现在,我们俩家,差距越来越大了。这几年,我眼瞧着,你成了一个大家闺秀,出去应酬,比那些高门小姐,丝毫不弱。接触的人,所做的事,过的日子,我。。。。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机缘,我这一生恐怕也能只依附侯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前程。。十分有限。与那些高官世家子弟,考学出来做官的,是不能比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能给你的,也只是寻常日子。如果,陈家认为我不配你,我丝毫怨言都没有!只会把你当亲妹妹样的爱护。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发誓一辈子都对你好,绝无二心。你不用着急回答我,仔细想想,跟你父母商量商量。”

陈之华没动声色,但内心却波涛翻滚。

我来京城时,你死乞白赖的要跟着。

这要定亲了,你倒客套起来?

莫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呵呵,有本事了,当然不一样了。

她淡淡的说“成,我好好想想,你也好好想想。”

长峰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心下微微失望,走了。

陈之华自己坐那里运了一会气,去找赵宜。

她闷闷不乐,赵宜也没急着问,说着去参加牡丹会的事。

陈之华终于忍不住了,把跟长峰的谈话说了“他的口气,让我很不舒服。当初他来京城,死皮赖脸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带上他?这些年,侯府怎么培养的他,怎么给他的机会,凭什么这样对他,应该明明白白的才是。可昨天他说的。。。最后,倒好像我上赶着嫁他。”

赵宜说“要不要我找他谈谈?”

陈之华摇摇头“算了,他也没说什么不对的话,只是态度让我难过。父亲这几天,紧张的很,瞧着我,很有几分不舍,好像马上我就要嫁了似的。我娘,倒有些淡淡的。我怕出了纰漏,让大家难过。”

陈之华走后,赵宜坐在那里,想着要不要为这件事做些什么,突然想起刘某人所说的话“如果他们彼此信任,彼此喜欢。彼此认准了。。”

是呀,如果彼此认准了,什么波折过不去呢?

也许,顺其自然,才能更能检验,这个亲事,到底如何。。。。

————陈家,舅母正和陈之珊说这事儿“娘这几天,心里忐忑不安的。这门亲事是你爹早就许下的,虽然没。。。但你爹,你还不知道?只要李家愿意,他说了的肯定就要算数的。唉。。。。。”

“娘,既然没定亲,那就不算呗!咱们把李长峰带了出来,也算是对得起他家了。”

“没那么容易。唉,就算是侯府,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要是亲事不行,人家都会对咱们家说短论长。就连长峰那孩子,估计也要另谋他处。说实话,长峰这孩子倒还是不错。人聪明,又肯干,长得也气派。”

“呵呵,娘啊,女儿跟您说,咱们感觉两家差距大了,姐姐有些委屈。人家李家,没准还挑剔姐姐呢!他娘,没准认为自己儿子优秀,能娶到更合心意的呢。”

“他家,怎么可能不愿意?!”舅母根本不信。

“娘,您看,我李叔李婶儿刚来的时候,姐姐去的多勤啊,隔一天都要去看看,带这带那,陪李婶儿去这去那儿。可是有一天,姐姐去了后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宜表姐那儿,回来脸色也不好,第二天就派人把房契给李家送了去。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没亲自送,肯定是不愉快了。”

“有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我姐姐肯定是怕您生气呗。我听说啊,是李婶儿,嫌房子买的贵,又看铺子赚钱,觉得他家应该买铺子。反正咱们的好心哪,人家都没领情。”

“谁跟你说的?“舅母声调也有些不好。

其实没人跟陈之珊说,只是她天分高,特别会揣测人心理,对长峰娘那个货,最为了解。

“您别管谁跟我说的,您不信就叫了姐姐来,看有没有这么回事!”

“他家要是这样说,那这门亲事还真就算了!她儿子有本事就自己奔去,我可一点不眼红。”

“就是啊娘。我姐姐怕您生气不说,但是您想想,我姐姐是要嫁过去的啊!往后几十年在一起,想法不一样,怎么过?他娘是这样的人,又是当婆婆的,天生优势。姐姐再贤慧再能干,也拿不住她呀!她想苛责姐姐,那不是容易的很!咱们事先不知道,倒也罢了,明知道是虎穴,还生跳,那可就对不起姐姐了。”

舅母沉默了。

虽然有这么多没抹平的隐患,但亲事,还是在陈襄若和李云天的推动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李云天最积极,陈襄若虽然有些不舍得女儿,但好脾气的跟从。

而长峰娘和陈舅母,反而是最消极的。

两个人,连刚见面的热乎气儿都没了,除了见面时客气一下,话都没得说。

————当然,消息发出去后,姜元娘泪湿了枕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