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知己知彼

此次作战,东北军主要意图在于以战促进和。

也就是以战争手段获得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为了这个目的,林登万要做的就是在战争中获得一场胜利。

俄国方面打掉了东北军的第15,第17混成旅,作为回应,林登万最好能在这场战争中吃掉俄军一两个团的编制。

火车到站,林登万随同少帅贴身副官刘多全一同到站。

胡毓坤作为原抗俄第一军总指挥亲自接站。

刚刚帅府的一封电报传来,他已经变成总抗俄军副总指挥了。

火车站台一众高级将领夹道欢迎,胡毓坤伸出手来握手“林少将,我是抗俄军副总指挥胡毓坤.....”

林登万却无视两边的人马,也不与胡毓坤握手。现在前线形势危急,每分钟俄军都在恢复,离俄军下次进攻时间越来越近,林登万一秒钟都不想浪费。

“带我去指挥室。”

到了指挥室后,拿来前线指挥室的地图一看,却发现前线地图与后方地图一模一样。

胡毓坤见林登万如此颐气指使,心中便有些不快。

他可是二次直奉战争中立功,这才升任少将军衔。林登万初来乍到,却一点不懂得尊敬老前辈,实在是太无礼了!

“不知道林少将是何日加官进爵,我胡某都不知道我东北军原来还有这样一名虎将啊。”

林登万自然听出了胡毓坤话中有话。

“今天早上刚升的,因为胡长官放任15,17旅兵败不予支援,且有传言,胡少将一直在戏院听戏。林某人这才临危受命。出任抗俄军总指挥一职。”

“说道这里,我倒是想问问你胡少将,前线的情况你打听清楚了吗?俄军进攻人数,部队番号。怎么地图上什么都没标注,两眼一抹黑的打仗,怎么打啊?”

胡毓坤:“我如何指挥,关你什么事?”

林登万:“现在总指挥是我,你是我的部下,你在日本士官学校只学到了和长官顶嘴吗?”

胡毓坤:“我....哼,临阵换将,少帅会吃苦头的!”

林登万:“胡毓坤听令!现在,乘车赶往哈尔滨参加军事会议。即刻启程!”

胡毓坤一脸怒气正要发作,若是其他人这么和他说话,他早就拔出手枪来了。

可是这人带着少帅的贴身副官,刘多全都过来了,这就代表着一切都是少帅授意。

张作相汤玉麟能不管少帅的命令,那是因为他们地位高。可是他胡毓坤并非元老派的人。他的职权,还是少帅赋予的。要夺权,少帅只用一句话就行了。

胡毓坤黯然离场,带着副官离开了会议室,准备乘坐火车回哈尔滨。

林登万的目光扫过其他将领“如果还有人要回哈尔滨我也不介意。如果没有打算回去的,我就要开始部署命令了。”

在场的一众将领听了这话自然是不敢多言。

现在回去哈尔滨能有好果子吃?

和胡毓坤一起走,就相当于用自己的乌纱帽来保胡毓坤

可面前这人给胡毓坤扣的帽子不小,根本保不住。

1,放任友军兵败不予支援。

2,战场渎职,去戏园子看戏。

无论是那一条,都够摘他肩膀上的军衔了。

第二旅旅长还想跟随胡毓坤一起离去,却被左右其他旅长师长拦住。

“你若是想胡毓坤活,就别给这人脸色看。渎职能活,结党必死。别当下一个杨宇霆。”(小声)

林登万现在就像是手握尚方宝剑,通过调走胡毓坤迅速在其余将领面前树立起了威信。

相当于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其余人,别动小心思。

林登万见众人都没了话说,便自顾自的传起了东北方面发来的命令。

“少帅有令,念前线作战辛苦,前线士兵每人十大洋励战金。”

一众将领听到有钱拿果然开心,可是还没等他们谢字说出口。林登万就变了脸色。

“现在前线刚刚打出败仗,而后方部队和前线相距百余里。不想与俄军作战,不想着给兄弟部队报仇,而是一心想着撤退,你们对得起战死的韩光地将军吗?对得起15旅17的弟兄们吗?”

这番发言像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其实巴掌是打在将领脸上,甜枣给到了基层士兵。

该说的话说完后,就该准备战斗了。

现在战局不明,冒进就如同脸探草丛。可是一直在海拉尔等着,绝对是死路一条。

至少要在俄军打到海拉尔之前,部署部队拖延一番。

“人员编制表给我看一下,还有武器配置。”

会议室有人把表格拿了出来,林登万仔细查看。

抗俄第一军一共六万人。

两个八千人的步兵师,除了步枪机枪齐备以外,还带有两个八炮炮兵排。一师不过刚好十六门火炮,这种武器装备在关内还能称雄。在俄国人面前自然不够看的。

炮兵装备清一色的辽造77毫米口径野战炮。

最大射程为11600米。

剩下分为6个混成旅,满编六千人。编制是骑兵步兵混编。主要部分是步兵,编制了少量骑兵部队。

火炮编制各不相同,第一旅到第四旅部队装备的是日本制造的41式75毫米山炮,第五,六旅装备为俄国制造的M1902,76.2毫米口径师属野战炮

41式山炮实用射程6300米,最大射程7100米。重量5400KG

俄国M1902火炮实用射程8530米。重量890KG

此外还有三个独立炮兵营。

一个重型炮兵营装备12门三八式150毫米重炮。火炮重达2090KG,最大射程5890米。

这样的炮营东北军一共也只有两个,一个在这里,另一个炮营在松花江前线。

另两个炮兵营装备的也是12门辽造14年式火炮

这些火炮,光听名字就知道年纪多大了。

辽造十四年火炮是仿造的奥匈帝国一战火炮,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在十一年前就结束了。

日本的41式山炮命名是用的明治41年命名,也就是说这门炮定型生产是在1908年。

三八式野炮,日本明治三十八年也就是1905年定型生产。

俄造M1902是1902年定型开始生产的,都不是苏联早期的武器,是沙俄时期生产的。

这些火炮大都是在日俄战争后,老帅在日俄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都给军事援助,慢慢攒下来的。

置于辽造14年式,虽然嘴上说是东北自主生产的火炮。其实零部件都是从外国进口。不过在东北进行组装罢了。

或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这些炮还能发挥一些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已经落伍了。

放到列强国家,这些炮不是进博物馆,就是回炉炼钢了。

哪怕列强中现在最虚弱的苏联,也将M1902改造成了M1902/10。射程增加了两千米有余。

林登万看了编制表也不急。事在人为,劣势越大,越是能显示出指战员的指挥能力。

何况自己这边武器虽然劣势,但是人数占优。等从绥芬河把援军调过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第一二旅乘火车前往满洲里方向。在赫尔洪得车站下车,下车后立即展开部队向满洲里方向推进。同时摧毁铁路枕木”

赫尔洪得车站就是抵抗俄军的第一条防线!

第一第二旅所做的就是在俄军到达第一条防线之前,尽力迟缓俄军的进攻速度。

“遇见俄军部队后必须保持接触,最好能击溃其先头部队。见到俄军后方部队后方可撤退。”

“是!”几名高级军官接了命令,马上离开会议室,准备点拨部队,立即开拔。

“第三旅,第四旅,仍然乘车前往赫尔洪德。到站后立即下车,就地准备挖掘战壕,准备防御。”

“是!”几名高级军官接了命令,马上离开会议室,准备点拨部队,立即开拔。

“第五第六旅,第一,第二独立炮兵营前往完工镇进行防御。”

第二条防线,便是完工镇。

“第一第二步兵师出海拉尔,前往乌固诺尔车站准备防御阵地。”

第三条防线,便是乌固诺尔车站。

“是!”

“150重炮营,调两门炮虽第一第二旅执行任务。俄国人有装甲列车,非150重炮不可。剩下的,留在海拉尔。”

“是”

经过简单的部署后,林登万揉了揉眼睛。

现在部队前出也只是缓兵之计的第二步。主要是为了延缓俄军推进的步伐。

抗俄第二军四万人还在路上。能拖的话,自然是拖得越久越好。

最好等抗俄第二军援军到来为止。

(战局示意图下午补上)

现在沿着铁路有三道防线。

第一二旅前出进攻,同时破坏铁路。

第三四旅守第一道防线,随时准备接应第一第二旅。

第四第五旅准备第二道防线。

两个步兵师准备第三道防线,所有防御位置,都在海拉尔以外。

最终如果千面三道防线全部失手,那么海拉尔前就是最后的战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