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这书不适合我

一行行的公式映在她眼中,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层层叠叠列在她面前。

既熟悉,又陌生。

尼玛,这竟然是本高等代数!

苏云叶刷地将那本代数合上,麻溜地递回给贺志杰。

“这本不太适合我,我还是不看了。”

天知道,前世高考,最拖她后腿的科目就是数学,如果可以,有生之年她都不想再看到这些奇形怪状的公式。

不过转念一想,苏云叶眨眨眼,她这位小堂舅怎么会整天翻一本代数书呢?

按说他早就高中毕业了,况且他念高中那会儿,学校也根本教不了什么知识,一大半时间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全体干活,另外一半时间在课堂上教农业基础和工业基础。

这本代数,绝对不是学校发的,一定是贺志杰不知从什么途径自己弄到的。

可依着苏云叶的记忆,这个时候在农村想得到这样一本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也难怪他会那样爱惜。

对于这段时期的一些背景,前世苏云叶还是知道一部分的。

那他是单纯喜欢?

或许有一些,不过苏云叶觉得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另外一个。

那就是,她这位小堂舅,还在惦记着念大学。

难怪贺志伟那样担心,说自己弟弟心气高,情绪老是不好。

若是他一门心思想读大学,那一切都能解释清楚了。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现如今念大学是个什么情况,苏云叶还是知道点儿的。

高考早就取消了,想上大学只有一条途径,由各地方的工厂、农村、部队推荐选拔上大学,这些人叫做工农兵大学生。

被选拔的人必须根正苗红,最好贫下中农一类的,还要思想进步,有没有足够的文化底子反倒是其次。

按理说,这些条件贺志杰应该都具备。

只是能被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实在太少了,估计分到前进公社的就不多,再往下分到各大队就更少了。

再加上贺志杰身体又不好,名额很难分到他身上。

也难怪贺志杰一直郁郁不得志。

换成她,有本事使不出来,憋在这个山沟沟里,郁闷也得郁闷死。

“志杰舅,你想上大学吗?”

苏云叶定定望向贺志杰问道。

听见这话,不光贺志杰瞬间抬起头,贺娟也震惊地看了过来。

贺志杰愣怔了下,随后抿紧了嘴唇,没有说话。

这就是默认了。

苏云叶也不强迫他非说出口,这种事本来就是他的痛处,自己提了一嘴就罢了,不能再往人心口捅刀子。

尤其她还挺喜欢这个小堂舅的,以后两家人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着呢。

贺娟嘴唇动动刚想说啥,外面院门一响,是贺志伟回来了。

苏云叶眼尖地瞧见小堂舅似乎松了一口气。

贺志伟似乎心情很好,带着一脸笑容进了屋,看见贺娟和苏云叶都在,他更高兴了。

见两人就在椅子上干坐着,自己弟弟也没说给人倒杯水,贺志伟心里又微微一沉。

小弟这个脾性,都已经二十三岁的人了,于人情世故上却一点不通,过两年也是要成家立业的人,以后可咋办。

但一想到弟弟的身体状况,他的心又软了下来。

志杰太不容易,以后就得靠自己这个当哥的多帮衬着些,自己苦点累点,也得让他把日子过得好起来。

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帮多久。

贺志伟边想着边去厨房烧水,要给贺娟和苏云叶倒水喝。

贺志杰这会儿也意识到自己光顾着说话,什么招待都没做,脸上有点泛红,忙起身去换哥哥,让贺志伟回来和大姐同外甥女说会儿话。

趁着这功夫,苏云叶朝贺娟挤挤眼,这回贺娟看明白了她的意思。

该说的都说完了,事情办妥,时间也不早,也该让哥俩好好休息,自己还坐在这儿等着喝啥子热水呢,也太没眼力见了,多亏女儿提醒。

贺娟忙把今天来的意思大致说了下,包括她和贺志杰商量的那些事。

然后就带着苏云叶要起身告辞回家。

要是搁在往常,贺志伟一定不会让娘俩走,难得登一次门,至少喝完热水再唠会儿家常再走。

但今天不同往日,今天他刚办成了一件大事。

一件若是泄露出去半分,能把天都捅破的大事。

从在队部里开完会回来到现在,他心情都一直是极其复杂的。

一方面,这次丰禾村生产队每户都能派代表参加会议,在承诺书上按了手印,他很感动,也很感谢大家伙儿对他的信任。

虽然他是地道的农民,学历也只有高小,可之前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时,为了谋生活,他曾在外面闯荡过一段时日。

见识得多了,眼界打开了,再加上他脑子本来就活泛,想法就灵活起来。

等回到丰禾村当上了生产队长,他眼看着队里二十五户人家,一年到头像老黄牛一样的卖力干着活儿,末了到了年终,一半以上不光连饭都吃不饱,还要去采挖野菜来填肚子,甚至有两三户实在过不下去的,家里老人都得拄着拐杖,去外面讨饭吃。

这过得叫啥日子!

贺志伟看不下去了,他想改变丰禾村的境况,最起码能让每家每户都吃上饭,不用去挖野菜,也不用去要饭吃。

在深思熟虑一段时间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并告诉给生产队里其他几个干部。

他决定包产到户,把生产队的田地、农具以及牲口等,均分给各家各户。

村周围还有不少荒地,过去因为都是给集体干活,谁都想挑轻快省力的干,没人愿意去吃力不讨好的开垦荒地,那些地也就任由荒废着。

贺志伟做好了打算,把这些荒地也按户分出去。

到了年底,不管每家每户分到的地里有多少收成,队里只按一开始定好的斤数收公粮,剩下的富余都是自己的。

这么一来,干活儿就不再单单是应对公家,赚点糊口的粮食,而真真正正变成了在为自己小家谋生路。

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一定会被最大的调动起来,这日子才能过起来,村里父老乡亲们才能找到活路。

贺志伟有这种想法,但他把想法说完后,队里其他干部全都沉默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