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

一只瓶子,就叫乾隆各种釉色大瓶,还号称瓷母,这就已经说明,其上的釉色有很多。

到了第六层的纹饰中,所采用的釉色是玫瑰红,这种颜色色泽莹润,也是钧窑中最美丽的颜色。

而这一抹红色,恰恰又给整个大瓶画龙点睛。

第七层纹饰采用的是乾隆斗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互相辉映。

我们都知道明成化斗彩赫赫有名,在万历时期就有:“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说法。

那么乾隆斗彩呢?一般行内是怎么称呼它的?集大成的乾隆斗彩!

清代乾隆斗彩瓷器,可以用集大成和巧夺天工来形容。

器物之精,堪称清代之最。

工艺之精,堪称“乾隆工”。

不仅小件器物完美无瑕,大件陈设器更是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乾隆斗彩瓷器有别于雍正时期的风格特色,可以说自成一派。

其烧造的斗彩瓷器质量上乘,几乎件件是精品。

想要了解乾隆斗彩,就要深入了解乾隆一朝斗彩瓷器的造型、胎釉、色彩、纹饰、款识。

清代乾隆斗彩瓷器的造型种类繁多,如绣墩、鱼缸、大盘、僧帽壶、如意尊、笔筒、灯座、葫芦瓶、佛塔等。

乾隆斗彩瓷器胎质精细,釉色青白如玉,早期器物釉面光洁,晚期器物美中不足的是有细微的波浪釉。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民窑斗彩器物的碗类,一般胎体厚重。

官窑斗彩施彩方式与雍正时期完全不同,乾隆皇帝本人更加喜爱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风格。

所以在填彩时多加饰一些金彩、珐琅彩等艳丽夺目的色泽。

甚至还会适当加入粉彩,使得器物看起来更加完美无瑕。

清代乾隆官窑斗彩瓷器的纹饰,一般都有固定的纹饰。

这些纹饰,都是按照宫廷和乾隆皇帝本人的旨意所绘制的,因此绘功相当精湛。

常见的纹饰,主要是一些传统纹饰和寓意美好的吉祥纹饰。

最为重要的是,乾隆一朝十分喜爱开光形式。

这一切的特点结合起来,让清代乾隆斗彩瓷器,价值连城。

因此现代仿品,在市面上不断出现。

其实区分真品和仿品并不是束手无策,首先造型方面,真器样式繁多,而且造型规整。

相对的仿品造型就较为随意,而且形制稍差。

其次,胎釉方面,真器的瓷质精良,釉色以青白色居多,釉面肥厚,而仿品松软。

再次,色彩方面,真器看起来富丽堂皇,炫美多姿。

尤其是金彩的使用十分普遍,装饰风格颇有皇家气势。

而仿品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力度,而且色彩缺乏层次感。

最后,纹饰方面,真器多有固定的纹饰,而且多开光。

但是仿品图案绘制功底相差很多,线条不够柔美,缺乏一种立体图案的感觉。

最为重要的是款识方面,真器字体规整,十分规范,而仿品的字迹歪歪扭扭,书写随意。

这一切都让乾隆斗彩,开始变得价值连城。

当然,在这里陈文哲最看重的还是其工艺特征,毕竟乾隆工嘛,还是十分精湛的。

通过一件瓷母,能够见识到的制瓷工艺,实在是太多。

在这其上,斗彩都不算什么顶级工艺了。

所以在第七层看到乾隆斗彩,也就不用太过奇怪。

这一层正是乾隆斗彩,而且是在仿造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加上了本朝特色绘制的乾隆斗彩。

第八层装饰采用了粉青釉,贴塑皮球花的手法。

模印的皮球花,大大小小,面貌各异,美妙而立体,这是吸纳了宋代龙泉窑的装饰手法。

第九层,正好是瓶子的腹部,12个开光画面也是这件瓷母最为华美的部分。

这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整层采用霁蓝釉描金打底,沉稳高贵,施以描金,则更显得富丽堂皇。

在十二个开光画片,分别画的是: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

另外六幅分别代表了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和富贵。

第十层是仿官釉,仿烧宋代官窑。

宋代官窑同样也是五大名窑之一,铁骨乌泥,聚沫攒珠是其主要特征。

跟哥窑特征是一样的,不会就是不会。

当然,会做还要精通,要不然也不可能做在乾隆官窑器之上。

第十一层纹饰为:“乾隆仿永宣青花缠枝花卉纹”。

不用说,永宣青花在国内陶瓷史上,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永宣青花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看上去会有华夏水墨画般晕散的效果。

在这层纹饰中,御窑厂的工匠,采用重笔点染的技巧,来模仿永宣青花效果,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第十二层为洋彩绿地变形蝉纹装饰,内画团寿纹。

这种装饰手法,来源于三代时期的青铜器。

第十三层和第十五层纹饰,分别是珊瑚红釉,加金彩回纹以及酱釉、加金彩卷草纹。

回纹和卷草纹这两个纹饰,在明代早期的官窑瓷器中经常会用到。

第十四层是仿汝釉,就是模仿的宋代最为名贵的汝窑。

也就是宋徽宗所说的“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釉色。

瓶底有年款,在瓷母的底足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瓶底中心用青花篆书三行六字款,“大清乾隆年制”。

总体来说,这件乾隆瓷母各色釉大瓶,不仅技艺登峰造极,而且还充分显示出乾隆皇帝和工匠们极高的艺术审美。

十多种釉彩,包罗了古今名品,既有宋瓷巅峰的五大名窑,又有绚丽多彩的青花五彩。

既有登峰造极的粉彩珐琅彩,还有惟妙惟肖的仿生瓷。

经过艺术大师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各种技艺同施一器,有条而不紊。

这一切技艺的融合,最终成就了这件登峰造极的艺术珍宝。

它本来就是传奇,而一些传说,更是让这一件瓷母的诞生,充满了传奇性。

传说这竟是因为乾隆的灵机一动,而出现的珍宝?

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是这却又给这件瓷器增加了一些名声。

一件名牌瓷器,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

炫技?堆砌工艺?没有多少艺术价值?

就算是单纯的为了炫技,人家炫的也有水平啊!

更何况这件瓷器其上的制作工艺,还真是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

70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