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回信

五月十四日。

陈阿婶在驿站对面的墙角下站着,每每听到马蹄声都会翘首企盼。

但一般都是以失落告终。

直到今天,马匹侧腹挂着蓑衣的单骑停下驿站门前,驿使翻身下马。

“回信。”

童越瞥了眼角落的名字,朝对面的陈阿婶招手。

“信到了,需要我念吗?”

“念!”

“不,再等等,”陈阿婶跑出驿站外,“我去把孩阿大给喊来。”

“大人你再等等。”

童越闲着没事,就扫了扫信上的内容,都是一些家常话,说自己在北境平安,还问候他们二人及家中弟弟妹妹是否也同样安康。

“这信写得好,无论怎么看也必须回信一封,让他别担心。”

“吕掌柜还是低估了信数,一年四封怎么能够,一年至少八封起!”

童越算了笔账,信越多,回本快,盈利越早。

王大人真是做生意的神仙……

……

陈阿婶带着老汉出现在驿站,他手上的农具还念着潮湿的土壤。

“大人,麻烦您念念。”

“儿安好,无恙,在北境甚是挂念爹娘,还有二弟,三妹……”

两巴掌大的布只写了一半,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士卒不善言辞。

“没了。”

童越将信布递给他们夫妻二人,“是不是还要再回信一封?信上他在北境领了新国策军赏,不缺钱了,回家都能靠自己娶媳妇儿了。”

“你们不得帮他提前物色物色姑娘?问问有没有啥要求,高的,娇小的,丰韵的,还是苗条的?”

陈阿婶果然心动了。

童越的这些问题都说到她心坎里去了,但家里再花十圜,就有些肉疼了。

她拿不定主意,便看向老汉。

老汉也为难,再出十圜不是拿不出,而是会让家里变得更拮据。

“再过一个月吧,等手头宽裕点再写。”

“也好。”

童越一看生意要跑,虽说下月再来,但作为合格的商人——今日钱,今日必挣。

“二位稍等。”

“我可以给二位免费寄一次。”

“真的嘛?谢谢大人……”

“谢谢大人,您是好人。”

童越伸手:“你们先别感谢我,这是有要求的。”

“第一,这免费的信不会再单独给你们送,必须得攒到足够一百封之后再送出。”

“这个不要紧。”老汉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第二,你们得将你们大娃的回信给一百个街坊邻居看。”

“当然,我也不会真的去查你们到底有没有给一百人看,全凭自觉。”

“大人您放心,我们都是老实人家,肯定不会骗人。”

“既然如此,你们回去准备布,今日就写。”

“多谢大人,多谢……”

……

两人写好回信后,立刻就去找街坊邻居。

每户都有五六人,一百人就是十多户,一点不难。

甚至为了感念童越的客气,他们不再仅限一百人,把自己所有认识的,认识的人认识的,通通介绍一遍。

其人数远远超过一百人。

“陈阿婶,你这真的是你家大崽的信吗?”

“这还能有假?不信你们自己送一封不就知道了吗?”

“我们家怎么会拿这种事骗人?”

“说的也是,十圜,说贵也贵不到哪儿去。”

“试试就试试。”

次日,童掌柜伸着懒腰悠哉悠哉走向驿总站。

“这是怎么了?”

驿站门前密密麻麻挤着人,比他养的蚕看起来还拥挤。

童越好不容易挤到人前,刚一开门那一帮人就跟着冲进驿站。

“我们要寄信。”

“北境的信,布我都准备好了。”

“临洮的信能送吗?”

“栎阳的信能送吗?”

“栎阳又他娘不打仗,你送个毛信。”

“我乐意,你他娘管的着吗?”

按照以往老秦人的性子,他们已经打起来了。

可有了新国策,他们一打,除了这两人都被抓外,附近所有的人全部连坐。

因此互相“问候”了几句,就继续争抢寄信的资格。

童越手写得发酸,看着几乎没有减少,还越来越多的人就一阵头疼。

“得找吕掌柜派人了。”

……

……

五月二十日。

吕不韦和童越在驿站内算账。

“昨日三百九十五封,今日四百零三,这个数目完全超出了预计。”

吕不韦道,“愈发明白王大人的远见,确实只有二十五里一驿才堪堪吃得下这些量。”

童越道:“不过信多是去往北境,若等后续驿站的名气传开,恐怕这数量还得再翻好几番。”

“吕掌柜是不是该找王掌柜祝贺?”

“是该,我去请王大人。”

……

……

“什么?!”

“驿站赚钱了?!”

王陆脸上呈现震惊、愤怒、疑惑和不解。

吕不韦同样不理解,但后来一盘算,他们眼下投入的本金压根都没挣回,怎么能用“赚钱”来形容。

“王掌柜,是我说的不当。”

“驿站越来越不亏,不过很快就能盈利。”

“驿站在百姓之内反响甚好,前途可期!”

“王大人,你怎么了?”

吕不韦赶紧扶住踉跄快要摔倒的王陆——看看王大人多辛苦,这么年轻就操劳得险些累晕。

真乃秦国基石!

秦国有王陆,是大幸!

王陆站稳,甩了甩怒血上头的脑袋,眩晕感渐渐消失。

“去驿站看看。”

在马车上,王陆问道:“驿站怎么能挣钱,它不就是送送政策和情报吗?”

“王大人?”吕不韦道,“驿站挣钱,不全是王大人的计划吗?”

“我什么时候计划了?”

“那王大人为何要增设驿站?”

——因为我想拖垮秦国的经济,然后灭掉秦国。

这要是说出来,就是嫌脑袋长在脖子上太安生,想搬家。

“没错,一切都是我的计划。”王陆想不出其他合适的理由,只能忍痛承认。

吕不韦一副“果然如此,一切早就被我看穿”的得意。

他年纪大了,但宝刀未老。

到了驿站,吕不韦和王陆下马车,朝驿站内挤去。

“前面的,说你呢。”

“就是你,别看了,穿青衣的那个。”

王陆看看四周,好像就自己穿着青衣。

“你找我有事?”

“我们都排了两天的队,你这人怎么敢插队?”

“去后面排着!”

在说话人之后的人道:“现在排,月底应该能轮到。”

王陆一算日子:“距月底还有十多天,他都只排两天,怎么到我这就得月底。”

“你倒霉呗。第一批信寄回来了,相信的人更多了,排队的人自然就多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