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义妹白绣

过了三个月后,已经是冬日里,京城开始下雪,天气开始冷了,本就不愿出门的贞颖,遂躲在家里看起了书。

钮祜禄福晋姜佳氏见贞颖不愿出门,就带着贞颖的大嫂来贞颖的房间陪她说话。贞颖的大哥念恩是鸿胪寺少卿,他的嫡妻是他他拉氏凝烟,是正六品主事他他拉庆海的长女。

他他拉凝烟温婉如水,庄静娴雅,性情温和,却又不失满洲姑奶奶的风采,钮祜禄福晋与念恩对她很是满意。

贞颖的印象中,前世与她交好的姐妹,也就是咸丰皇帝的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凝玉(咸丰帝丽妃)就是庆海的幼女,无论前生还是今世,庆海就只有两个女儿。

钮祜禄福晋与他他拉凝烟进屋之后,贞颖听见了脚步声,立刻放下了书,扶着她们坐下,边扶着还边念叨:“今日天冷,额娘和大嫂怎的来了我处?”

钮祜禄福晋未开口前,他他拉凝烟是不敢说话的,钮祜禄福晋看了看他他拉凝烟,示意让其开口,他他拉凝烟会意,就开口道:“你二哥如今十八了,也该找个媳妇收收心了,所以今日我和额娘来就是商议此事。”

贞颖放下了书,可她的手指一直在摸索着书上纸的纹路,她并未注意纸的粗糙,低下了头,淡淡回道:“大嫂此话何意,每个人之嫁娶皆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哥之婚事本应由阿玛额娘做主,可俗话也言长嫂如母,所以大嫂也有权利去张罗他的婚事。可是我是他的妹妹,我有何权利去参与兄长之事?”

他他拉凝烟面皮薄,贞颖此话就是暗地里拒绝,钮祜禄福晋见他他拉氏面色涨红,出言打圆场道:“你大嫂并非此意,因额娘想不到可以配你二哥的合适之人,想着你认识的满洲格格很多,就找你问你的意见。”

若是在前世,贞颖对这种由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婚事还可勉强接受,但她自从看了卢克给她的几本书,她的思想就有着非常大的转变。

在英吉利,婚事可由男女各方自由做主,若是男子有二三其德之行径,女子也可与他提出离异,男子和女子可有同等之权利。

英吉利的女子也可以独立的执掌一个家族,比如说英吉利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就是以公主的身份继承了亨利九世的王位,成为了英吉利的女王。

而在大清王朝,女子都要遵守着三从四德,就像前世咸丰帝奕詝驾崩之后,贞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同治帝时期的嫡母皇太后,她终其一生只能在清宫里困着,也无法出宫去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更无法谈到离开大清王朝去别的国家考察了。

如今的钮祜禄福晋姜佳氏,就是一个遵守封建礼教的满洲女子,她的思想就是女人就应该是男人的附属品,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否则,这就会被世人称为离经叛道。

钮祜禄福晋今日来到贞颖这里,不仅是为了给念康找一个贤良淑德的好福晋,还是为了提醒贞颖,不要忘了做一个女子该有的本分,不能越过老祖宗的规矩。

贞颖明白了钮祜禄福晋的用意,从古至今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可贞颖不愿自己和身旁之人因为利益与另一人结合,过着貌合神离之生活,就算是自己也不可以。

贞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耳环,眯着眼睛,劝着钮祜禄福晋与凝烟:“额娘,大嫂。婚姻之事不可强求,既然你们要问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希望二哥可以找到心悦之人,幸福地过完一生。”

贞颖心中想着这亦是她自己对自己一生的追求,她想着或许钮祜禄福晋也是为了钮祜禄氏一族对念恩的婚事的重视,索性也不说自己的意见了。

钮祜禄福晋与凝烟见贞颖不愿开口,也不好多做打扰,就离开了贞颖的房间,白绣送她们离开后,走进贞颖身旁,言语中似有责怪:“格格,福晋和大少福晋对二少爷很关心,你为何就不顺着她们的话说下去呢?”

贞颖眼神空洞,望着房中的青花瓷瓷瓶出神,此话就好似说给自己听一般:“并非我不想管,可是此中的利益牵扯太多,有些复杂。”

白绣不同意贞颖的话语,反驳道:“格格也知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而非一人之爱,也关乎两大家族的事情,可格格……”

贞颖叹气,直摇头,嘴角扯出一丝微笑,用羡慕与怜爱的眼神看着白绣:“有时候,我也很羡慕你,你虽是奴婢,但你能得到一心之人,对于我,我的生活从不由我自己,所以白绣,若是遇上喜欢的人,你就可以跟我说,我给你指婚。”

白绣一听,有些脸红,却是感动不已,忙跪下道:“格格,奴才跟着你就是愿意伺候你一生一世,奴才不愿嫁人。”

贞颖心中欣慰,却说道:“你真是个傻丫头,我早就把你当作我的妹妹了,若是真有了喜欢的人,我就让阿玛额娘正式认下你做我的妹妹,而如今你就是我的义妹了。”

白绣连忙磕头,推辞道:“奴才不敢当,奴才卑贱之躯,怎可与格格姐妹相称,岂不是破坏了规矩。”

规矩!贞颖心中冷笑,对这个词汇不知是蔑视或是深恶痛绝,前世就是守着规矩,未出嫁时守着闺阁女子的规矩,出阁之后守着嫔妃、皇后、甚至对于太后的一些规矩,她规规矩矩做人,不去争斗,不妒不恨,一直护着皇帝的妃嫔和子女,但还是没有好的下场。

况且白绣前世也是这般,她待贞颖很是忠心,可贞颖那时当上皇后之后,被璷嫔那拉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狠狠地陷害了一番,白绣为了维护贞颖,揽下了所有罪责,被咸丰帝下令活活杖毙,这一直贞颖内心的痛。

即便是贞颖成为了皇太后,几乎用尽其所有的陪嫁去补偿白绣的家人,可白绣也回不来了,因此今生贞颖就想好好地保护白绣,收她为义妹。

贞颖看着跪着的战战兢兢的白绣,起身扶起她道:“什么规矩不规矩,规矩说到底还是人定的,每一个朝代消亡之后,就有新的朝代来更替,就会有很多以前未有的规矩,规矩是天子制定的,可天子不是神人,他终究是个普通人。”

白绣听至此处,急忙打断道:“格格,此话即便是在府里也不可乱讲,更何况隔墙有耳。”

贞颖感到无奈,白绣有一些墨守成规,可前世的贞颖也不是那般的如杏贞一样墨守成规,而是可以接受一些新的事物。

她接受了奕訢提出的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也同意已经衰落的大清王朝作出一些改变,可她当时的眼界,并未到达可以使政治改革的地步。

前世的杏贞(即慈禧皇太后)亦是愿意去做出改变,可一到触及她的利益的时候,她就有些退缩,并想尽办法去阻止这一改变。

这里就该提一下,前世贞颖与奕訢一力促成的洋务运动了。

在同治年间,慈安皇太后才是真正的国母,她才是最高统治者,连慈禧都不得不听从她,顺从她的意思,任何大事都必须经过慈安皇太后同意后才能实行。

实现洋务运动需要五六千万,六千万对于当时的大清来说可是天价了,慈禧即便是再有钱也不愿拿出这么多,如果慈禧有这么多钱的话,早就拿来给自己修圆明园去了。要想拿到这钱,除非是从国库里面拿,想动国库银两必须经过权力最大的那个人才行那就是慈安,只有慈安才有这个权力开国库。

慈安要是不同意是不能实现“洋务运动”的,所以说能举办“洋务运动”是慈安的意思。如果说是慈禧的意思除非是慈安死了,慈禧才有那个权力开国库,据说慈禧最讨厌洋人东西的人,而且是个非常守旧派的人。

而“洋务运动”恰恰相反,“洋务运动”乃是向洋人学习反封建的活动,慈禧反对都还来不及,怎会想办“洋务运动”造船呢?如果说慈禧不是那么守旧,她为什么会反对光绪帝的“戊戌变法”?既然她恨透了“戊戌变法”,又怎会赞同举办“洋务运动”呢?

事实上不管慈禧同不同意,整个大清王朝都是由慈安皇太后说的算。一开始推荐“洋务运动”的人应该是恭亲王奕訢,因为他是最喜欢洋人文化的人,是他推荐这政策给慈安,然后慈安才举办“洋务运动”。如果说谁才是真正“洋务运动”的功臣,那第一号功臣绝对就是:恭亲王奕訢。第二号功臣是:慈安皇太后。第三号功臣是: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丁葆桢五位大臣。从始至终压根就没有慈禧的份,她和“洋务运动”一点边都沾不上。

“洋务运动”之所以能举办成功,最主要是有恭亲王奕訢其次是慈安太后,总之这两人缺一不可,历史也证实了这点。

贞颖想到了前世,不由叹息自己的见识太浅,根本就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这个道理。”前世的她只是听着大臣的只言片语才能了解外面的情况。

然今生她看了卢克给她的一本书后才知,在规矩繁复的大清王朝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一个可以让人过着自己向往之生活的世界。

贞颖想到这里,只见白绣仍然还在站着等待贞颖的吩咐,招了招手想让她坐下,温柔道:“站着干嘛?还不快坐下,省得累着自己。”

白绣未开口,只是摇了摇头表示拒绝,白绣如此小心翼翼,贞颖也不在意:“白绣,你如今是本格格之义妹,也是我除了阿玛额娘姐姐兄长之外,愿意给予最大信任的心腹。在我面前,你无须太过于谨慎,至于外面的那些人,若是有吃里扒外的,我自有法子治治他们。”

说罢,贞颖就带着白绣走出了房间,因今日要去看望贞惠,就匆匆地坐上马车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