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决议

双方各为其主,分歧必然会有。

不过,许劭第一个冒出来还是让人很意外的。

倒不是说他不能站出来。

刘备一方的林辰都出马了,许子将为什么不能站出来?

只不过,对鲁肃而言,以上不过表面情况罢了。

一来,林辰虽然站了出来,可由于之前他比较低调,一直都将糜竺推在首位。

他就算是站出来,事情也还有后退两步的可能。

这第一步自然就是糜竺出来收拾局面,毕竟他一开始就站在首位嘛。

第二步,当然是刘备亲自下场了。

当然,真要是走到这最后一步,双方可就被动了。

要知道,眼下刘繇可还没动呢。

另外。

许劭第一个站出来,是有些不太切合事宜。

鲁肃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眼下曲阿被攻陷这一消息,真要是说穿了,其实也只是一种猜测罢了。

关键点在于,刘繇手下的张英、樊能二将,如今可都还没回来呢!

刘备一方说走就可以走,那是因为关张等人都在身旁,就算是走,大家也是一起走,绝对不会单独留下谁。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存在失去人心这么一说。

可刘繇一方,哪怕他刘繇真的就是一个不在乎手下的人,可这件事却不能表现在表面啊。

他完全可以演一个戏,先表达表达对张英、樊能这二将的缅怀,‘确定’他们已死,接下来再离开。

这样一来,就算是这两人最终活着回来了,刘繇也可以推说不知。

虽然,钉子依旧还是会埋下,可刘繇终归不至于寒了所有麾下人的心。

也正因此,此时许劭是决不能提议先离开的。

可他偏偏提了。

林辰还似是被问的哑口无言。

情况紧急之下,鲁肃也完全来不及和林辰串通了,只能迅速地站出来顶一句。

【反正这个时候子仲还没开口,就算接下来局面有所失控,他也能站出来收拾局面。】

想到这里,鲁肃对糜竺使了个眼色。

后者微微眨了眨眼,示意鲁肃可以放心。

“……”

许劭往后正襟危坐,怔怔地看了两眼鲁肃,最终无言以对地将目光看向了陆谦。

他需要一个台阶下台。

陆谦心说怎么刚加入就要背锅,暗叹一声运道不好的他,无奈道:“那孙策在庐江之时,便凶名广播,我陆氏家人,有过半皆死于其乱军之中,此人太过凶险,而主公常怀匡扶汉室之心,自当留有用之身以待将来,此事如何能赌?”

鲁肃随口回了一句孙策欲占扬州,便必然需要对刘扬州恭恭敬敬。

双方之间似乎彻底翻脸,两人皆在这件事上讨论了起来。

一时间,林辰反倒是没了事情可做。

他本来还想着如何脱离刘繇,谁知道眼下双方的分歧居然已经到了如此不可调和的地步。

倒是省了他很多的麻烦。

于是,他也不再开口了,将整个舞台交给了鲁肃一人来发挥。

而他闭口不言之后,则是默默地欣赏起了鲁肃的风采。

【子敬虽然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史书上都是老实人面孔,可到底也是当代顶尖的人物之一,这等模样当真是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林辰想着想着便笑了起来。

【该我上场了吗?】

“咳!”

糜竺一直都在注意着林辰的表情,见到他脸上出现了笑容,咳嗽一声道:“此事过大,我等还是思虑过后再行决断亦是不迟。”

“……好。”陆谦咬牙切齿地点了点头,一副很是生气的架势。

“喏。”鲁肃也是不甘心地正襟危坐了起来,似是不得不听令一般。

双方争吵就此结束。

而接下来,自然便是刘备和刘繇两人演出了。

他们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方才的火气,皆是一脸温和的说着一些亲近的话。

而最终,这两人似乎是在私底下达成了某种默契,糜竺和许劭在得到授意后,默默交谈片刻,便哈哈笑了起来。

……

“子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鲁肃趁着糜竺和许劭在聊天,在场人也都没有注意,示意林辰去外面说话,等到了外面,他便忍不住开口了。

“子敬是想问分兵还是其他别的什么?”

林辰很平静地回过头,等鲁肃开口回答想问前者时,他淡笑一声道:“我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和刘繇一起跑,你相信吗?”

“……”

鲁肃张了张嘴,最后缓缓点头吐出一个字:“信。”

“那就好。”

林辰仿佛安心了不少,拍拍鲁肃的肩膀道:“我本来就没想着要和刘繇一起跑,这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怕是内心里只剩下要跑这一个想法了。

之后,他必然会带一小部分人乘船渡江而上,另外一部分人,比如太史慈,他会示意对方留下来走陆路到达豫章郡。”

鲁肃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感慨道:“……所以,你是在开始时就筹划到了这一步,便是想趁着他逃跑之时,将我们的家小安置在他的船上?”

“可以这么说吧。”

林辰想了想,点头道:“但真要是实在无奈,我也依旧有信心带着所有人一起离开,路上大概也不会太过风吹日晒的,毕竟子敬的母亲年纪大了嘛。不过既然有可以利用之处,我自然也不会放过。”

此时的林辰,已经开启了灵光一现外挂。

他对方才自身的表现,极为的不满意,面对鲁肃时也很是尴尬。

不过幸好,外挂状态下的他,可以做到完全的喜怒不形于色。

因而就算内心里很是尴尬,他脸上也丝毫没有动作。

就仿佛,方才双方间的争吵,是早在之前他便谋划好的……

当然,这么说其实也没多大问题。

在开始的时候,林辰就已经结合历史上的记载,明白了刘繇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

因此,他可以说是早就谋划好了。

只是这过程当中,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差错。

比如,方才他就不该开口的。

身为刘备麾下重谋,怎么可能第一时间开口呢?就比如许劭方才一样,他该在事前将这些东西都交给鲁肃或者糜竺来做,自身则是在最后站出来收拾局面。

可惜,人都没有前后眼。

没有开启灵光一现状态的他,比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差了很多的。

起码,政治嗅觉方面就差了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