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窥见秘密

入冬的荷花池面显得毫无生气,经过一个盛夏和暮秋的绽放与枯萎,终于在忍冬里陷入沉寂。似乎连水波都忘记了涌动,托着枯黄的荷叶根枝,等着一阵温暖春风来吹醒。

“当然记得,得亏有过路人出手相救,不然差点把小命丢了去,还患上怕水的毛病,怎会轻易忘记。如此说来,我自幼起就已受礼明寺的庇佑,算不算一种佛缘了呢。”曦苑与静智方丈走入荷花池上的凉四角亭,并肩伫立在栏边。

贪玩溺水的年幼记忆过于遥远了,曦苑已经不记得详细的画面,除了哥哥哇哇大哭的吵闹声之外,对于那位仗义出手的恩人,也仅剩下个子高大和身着黑风衣的模糊印象。“可惜,那个救我的人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想要感谢他,也无从寻起。”

静智方丈和蔼的笑了笑,“是缘,但却并非佛缘。”

曦苑何等聪敏,怎会听不懂静智方丈的言下之意,“所以您认识他?”

“阿弥陀佛,不止我认识,曦苑你也认识呢。”静智方丈原本低垂的眼眸忽而抬起,转头看向不远处。

片段的回忆涌上心头,静智方丈记得那日领着一众虔诚的香客在前堂念经,谁人都没有注意到原本一旁垫子上安静坐着的曦懿、曦苑两兄妹,偷偷溜进了后院。

待曦苑落水后,惊慌的小和尚跑来报道,方才让他们惊觉事态不妙。等到他与孙氏夫妇感赶到荷花池边,曦苑已经被救起,身上还盖着一件熟悉的风衣......毓秀阁内人去楼空。

事后孙氏夫妇向打探起救人者的事,静智方丈想着关于晏子毓的存在,少一人知道对他来说更安全,便隐瞒了下来。

不过静智方丈也无法预料到,十几年后他们在英国还会重逢,甚至产生了更多意想不到,刻骨铭心的羁绊。

曦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落在池塘边的一间厢房上。她认得那厢房正是晏子毓一直居住的毓秀阁。厢房的窗口和大门紧闭,门外台阶细缝处长了几株杂草,像是已经很久没人居住的样子。

曦苑吃惊,嘴巴微张,"是晏子毓?可他为什么从来没跟我说起过?"

“这老衲就不清楚了。兴许先生自己也忘记了曾救过你一事,又或者......他本来就喜欢什么都藏在心里。”静智方丈意味深长地看着曦苑,然后说到。

二十多年来,曦苑有无数次回想起这个匆匆一面的男人,没曾想他其实早已出现在她面前,所以从见到晏子毓第一面便觉得熟悉根本不是她的错觉。

彼时天上的鹅毛细雪也有逐渐加大之势,掺杂着北风呼呼,冻得曦苑将袖口拢了拢,双手环胸抱住自己。

她想起,哥哥说过,救她的人肩胛骨处有一个刺青般的图案。那天在山洞里,为赤着上身的晏子毓上药时,他的肩胛骨处正有块黑色的鹿纹......八竿子打不着的细节,曦苑完全没有把它们联想在一起。

“别说了,外面太冷了,你赶紧回屋烧炉取暖吧。”静智方丈开口暂停了曦苑的思绪。

“嗯,您也是。”

言毕,静智方丈便拖着年迈的身子缓缓走下了凉亭,曦苑不住回头望着毓秀阁,还没从刚才知晓真相而震惊中回过神来。

莫泊丘,弥清阁。

日薄西山,七星伯领着一群孩子下了学,夏玉也早早准备好了一桌的蔬果饭菜。与不甘愿地被困在莫泊丘,什么事都甩手的阿英不同,办事利落勤快的夏玉的到来着实给七星伯分了不少担子。

饥肠辘辘的孩子们围着饭桌热火朝天地进食,七星伯在房内扫了一圈,没有见到莱德的影子,便起了疑惑。“夏玉,阿英,你们今天是否见过莱德小鸟?”

“没有。”夏玉一边帮孩子们添食,一边摇摇头。

二人默契地看向阿英,“你俩天天呆一起,他去哪了?”。夏玉问道。

阿英站直了倚着门板的身子,然后从身子拿出莱德买的两挂纸包的东西,随意地扔到七星伯面前,“喏,老头,他早上买回来的东西,让我转交给你。现在躲在房里练功呢,说不要有人去打扰。”

七星伯有些意外,细想莱德这几个月来确实比以前勤奋了许多,好几次把自己困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地专心练功了。而练功时候不宜外人打扰,容易走火入魔,所以他张了张嘴没说什么。

安抚了好了面前的夏玉和七星伯,阿英掩饰着眼底藏着深深的担忧,往屋外走去。

“阿英,不吃饭吗?”夏玉在她身后喊着。

阿英头也不回地,冷冷答道:“不吃了。”大家都习惯了她我行我素的作风。

“别理她,爱吃不吃。”七星伯不喜欢阿英,不想夏玉热脸贴冷屁股。

其实阿英没有走远,而是躲过大家的视线,绕到了弥清阁的后方,然后轻巧地跃上屋顶,爬下二楼的走廊,来到莱德的房门前。

第一次发现莱德的秘密,其实纯属意外。阿英本就是想趁着莱德在房间修炼时,出手打乱他的练功气场,让其元气暂时受损,而自己能斩断他的监视,顺利逃出莫泊丘。

谁知,透过房缝,阿英却发现莱德根本没有在练功,而是躺在床上浑身红涨如火烧,然后整个人被褪下一层皮肤,待长出光洁新肤后,再次被烧灼褪尽,如此反复折磨。

莱德为了不让楼下的七星伯他们发现,只能咬着一根断竹生生忍了下来,不出半分哀嚎。

思来想去,阿英没有办法坐视不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