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对大明皇家的嘲讽

心里面有了主意之后,王家屏就恭敬地站起了身子,对着朱翊钧说道:“陛下,臣觉得徐先生说的有道理。”

这代表着他对徐渭的认可。

见状,朱翊钧轻轻地点了点头。

王家屏这个人自己还是了解的,别的地方不好说,能力方面是有的,最关键的是也有容人之量。

对于这一点,朱翊钧很满意。于是他说道:“那就让文长跟着你把这次的事办好、办漂亮。”

说完,朱翊钧问徐渭,“文长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徐渭直接说道。

他来京城做什么的,他心里很清楚,主要就是为了帮助朝廷处理草原的事。现在这么处理,可以说的上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徐渭对眼前这个皇帝十分满意,觉得皇帝做事非常干脆。

你们两人要合作,所以你们两人谈谈完了觉得没问题的话,那你们两个就在一起办事。

丝毫不拖泥带水,这样的干净利落是徐渭非常喜欢的。徐渭最受不了的就是官场上的绕弯子、人际关系当中的扭扭捏捏。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朱翊钧直接说道:“朕也知道你这次回京除了此事之外,还有关于胡宗宪忠义词的事。”

关于胡宗宪,朝廷早就有了定论。当年的事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为他平反,但是也为胡宗宪论了功劳。ぷ99.

可是在朱翊钧看来,这根本就不够。

外务府那边已经在紧急开始创作有关胡宗宪的剧本了,有说书的,也有演戏的。这次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抗击倭寇为主,其中故事的主要人物一共有四个,第一个就是胡宗宪,剩下的三个自然就是戚继光、俞大猷和刘显。

其中借鉴了后世很多三国演义的戏曲风格,编了很多类似于三岔口定军山之类的剧情,这些东西肯定要大规模的宣传出去。

回头朱翊钧要借势修建忠义祠,忠义祠当然不光是要给胡宗宪一个人修,在这里面朱翊钧下了一个大棋。

只不过朱翊钧是不可能和徐渭把这事讲清楚的。

朱翊钧脸色严肃的说道:“这件事,朕已经答应你了,自然就会办。”

“你回来也是主持这件事的。工部那边,朕已经吩咐下去了,你可以去工部跟他们商量一下选址和建造的事。算出一个大概来,朕会给你们拿钱。”

“多谢陛下!”徐渭又一次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给朱翊钧磕了一个头。礼仪十分完整,态度十分坚定。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脸上没什么变化,心里面却非常非常难过。

什么时候,大明的臣子需要这样了?

看得出来,徐渭对自己这个皇帝非常感激。可是这种感激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打脸般的嘲讽。

一个为大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一个立下那么多战功的大臣,最后只能憋屈地在监狱里自杀以证清白。这是什么?

这就是赤裸裸的嘲讽!

现在皇帝拿出一点好处来,然后给你平反、给你修一个忠义祠,结果需要你如此的感激,这是什么?

原本你应该获得更好的待遇、应该名利双收、应该名留青史、应该得到皇家的奖赏,可是结果呢?

至于说嘉靖时期的党争,那是怎么造成的?

还不是因为嘉靖皇帝摆弄权术的结果?

如果没有嘉靖皇帝来回的摆弄,朝堂之上会出现那么多派系吗?

如果不是因为嘉靖皇帝整日里炼丹、重用严嵩父子,会出现大臣为了做事、为了抗倭而站错了队,导致他含冤入狱、自杀以证清白之事吗?

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胡宗宪的过错。而为了不是自己过错的一件事搭上了自己的命、一个为国家立过大功劳的人,就这么憋屈地死在了监狱里!

此时此刻,徐渭每一个感激的动作,在朱翊钧看来都是对大明皇家的嘲讽!

等到徐渭从地上站了起来,朱翊钧说道:“等到忠义祠修完后,朕会亲自过去。到时候由你来主持祭祀,朕去参加。”

这一次,徐渭顿时老泪纵横,彻底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整个人颤抖着趴在地上痛哭了起来,“多谢陛下!”

皇帝亲自去参加,这就说明了一切。

朱翊钧也很无奈,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将生前的荣耀和死后的哀荣看得一样重,甚至是死后的名声和哀荣更加重要。

因为大家都想着名垂青史,同时对死后的事也非常重视。这一点从修陵墓上就能看得出来。

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朱翊钧说道:“你去吧。”

“是,陛下。”徐渭发泄完了之后,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站起身子恭敬地退了出去。

王家屏看着徐渭湿透了的衣袖,这个时候也站起了身子,恭恭敬敬的说道:“臣告退。”

朱翊钧点了点头。

王家屏也就跟着出去了。

看他脚步急切的样子,朱翊钧就知道他应该是去找徐渭了,估计跑去拉关系去了。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只是笑了笑。

等到两人都走了之后,朱翊钧才把目光转向旁边的陈矩,直接说道:“工部那边安排好了吗?”

“回陛下,已经安排好了。”陈矩连忙点头说道。

在这件事上,陈矩也感觉到了皇帝的重视,所以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工部那边他是亲自去的。

要知道,修建一个忠义祠对于工部来说就是个小事。可是这样的小事,皇帝却亲自吩咐交代了,显然是对工部那帮人不相信,害怕他们在这件事上让徐渭生气,或者搞砸了让徐渭吃亏。

这也能看出皇帝对徐渭有多看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矩当然不敢怠慢。

宫里面这样的人不少,从当初的海瑞身上就可见一斑。

朱翊钧点了点头。

陈矩办这种事,自己还是放心的。

工部那边自己交代了,让他们好好地配合徐渭,选一个好的地址,然后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了。

这个时间要耗很长,毕竟要准备很多的物料和调集人手。

朝廷在打仗,短时间内可能完不成,所以你先去草原走一趟吧,等你回来,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刚刚没有和徐渭说,是因为如果自己刚刚那么说了,就有一种交换的感觉。好像自己在用徐渭去草原来交换给胡宗宪修忠义祠。

这种行为绝对不能有,哪怕稍稍有这个意向都不行。所以朱翊钧刻意安排了工部的人去办这件事,他们会把备料的时间稍稍拖一下。

现在修不了,徐渭总不能在京城呆着吧?

你来到京城,除了修建忠义祠之外,你还有去草原的事。这边既然暂时办不了,那你就先去草原吧。

合情合理,非常完美。

事情是朱翊钧安排的,执行的也很到位。两天之后,徐渭就和工部那边商量完了,地方也定了下来,就在京城的西边。

事实上,除了西边,也没有地方给徐渭了。

西边风景好、山水也好,那里修建忠义祠也够大。地址定在了西边,完全不出乎朱翊钧的预料。

工部那边不敢怠慢,非常配合,整个过程都很顺利。

该怎么修,其实工部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矩。什么样的级别修多大、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全都有现成的规矩。

徐渭对这种事也没有办法说什么,因为这个叫规制。如果你采用了超标准的,那叫逾制,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罪名。

不是说你生前做的事叫逾制、死后就不叫了,修坟逾制的也不少,被发现了说不定人家把你坟都给你刨了。

工部去准备材料,徐渭也就跟着王家屏开始忙草原上的事。两人又一次去驿馆见了厄鲁特。

朱翊钧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反正厄鲁特准备回草原去了。

朝廷这边也准备好了钦差卫队、圣旨等等,选定了一个差不多的日子,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他们走的那一天,朱翊钧没有去,只是在皇宫里目送他们离开。

与此同时,俞大猷和刘显两人也终于带着人马来到了宣府。

一路上行军速度倒是不快,两人除了行军之外,还练习了很多战阵,一边走一边练兵,实现了很多的想法。

当他们赶到宣府的时候,这里已经弥漫着大战的气氛了。

宣大总督吴兑也赶到了宣府。要知道,他的驻地可不在这里,这属于亲临前线了。

这是刘显和俞大猷都没有想到的。

在听说两位老将军来了之后,吴兑非常高兴,亲自带着人马出城迎接。这也让俞大猷两人没有想到。

见到俞大猷两人之后,吴兑一脸兴奋的走了上来。

没等俞大猷等人行礼,吴兑就先开口了。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动作十分标准,而后笑得热情洋溢的说道:“两位将军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本官代宣府上下多谢两位将军援手之恩!”

吴兑这态度摆得可以说是很低了,让俞大猷两人有些受宠若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