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枪在手

宋应星、墨文、唐沙他们都那在便正好!

现在郑慈烜有了官职在身,还是要去北上打仗的总兵一职,可以光明正大的拥有火器了!

有了膛线工艺,子弹便能打的又准又远。

早前的火枪,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膛线出现之后,就不能在使用前膛枪了。

由于弹丸必须嵌入膛线才能随着膛线旋转,所以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膛线的膛线直径,这就使得前装线膛枪的装填非常费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

射击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枪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根本没有意义!

所以要造的是后膛枪,郑慈烜立马将珍藏已久的后膛燧发枪图纸拿了出来。

这把枪是郑慈烜仿照德莱赛M1841步枪。

至于为什么选择德莱赛M1841?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支在当时来讲相当先进的军用后膛装填步枪,同时是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

在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中都为普鲁士军队带来了技术和战术上的巨大优势。可以说这支枪在步枪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莱赛M1841都是前金属弹壳时期最好的步枪之一,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精度高威力大。

不选霍尔后膛枪的原因是因为这把枪郑慈烜打心底反感,霍尔后膛枪沾满了可怜的印第安人的鲜血。

当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子弹的工艺。

因为德莱赛M1841采用“针刺”发火原理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叫做做“Treibspeigel”的圆筒状纸弹壳中。

只不过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子弹,郑慈烜现在的工艺能造出来,所以才选择这种把枪。

如果制造工艺水平再好那么一些,郑慈烜肯定就会选择米涅弹与米涅步枪了。

三人拿着这枪械和子弹的图纸研究了许久。

宋应星对这方面研究不多,毕竟大明禁止火器。

墨文和唐沙在工部待过不久,对火器还是有所研究的,墨文眉头皱的死死的发问道:

“你这设计的确新颖,但是...在枪管中刻划那么多线条何用?”

“还有你这枪,从后方装子弹?这...我从未见过...”

郑慈烜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叫膛线,膛线可以说是未来枪管发展之灵魂,膛线的作用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使弹头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前些日子我讲物理的时候,应该和你讲过高速旋转能保持物体运动的稳定性,当物体的自转转速达到一定时,其重心将与其轴心重合,故可以保持其稳定。”

三人都点了点头,马上明白了是这个道理,他们这时突然觉得学科学特别有用。

唐沙现在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这膛线!所以此枪又快又准,打的又远!”

“正解!”

郑慈烜点了点头。

唐沙又看了看后膛的设计,他马上就懂了:

“不用前膛是因为这膛线导致子弹难以塞入!你这后膛的机械,配合你那种自带火药的弹丸,拉一下,塞一颗弹丸便可发射!”

“不用打火!又准,打的又远!装填效率又快!此乃战场杀敌之利器!”

郑慈烜拍了拍手:

“唐门暗器天下第一,不愧是唐门之人,这就看出来了!”

唐沙神色紧张,看着郑慈烜:

“你怎么知道我是唐门的人。”

“实话,猜的。”

郑慈烜真是随口一吹,没想到唐沙还真是。

墨文转过头来看着唐沙:

“啊?你瞒了我这么多年!”

墨文、唐沙多年交情,唐沙都没说过自己唐门的身份。

唐沙摇了摇头,有些悲惨的说道:

“唐门衰败多年,现在估计只剩些铁匠了。”

郑慈烜走到唐沙面前,和唐沙对视一眼:

“重整唐门荣光,吾辈义不容辞!”

“你看我这枪,能不能重整唐门?”

唐沙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郑慈烜想用这枪收买唐沙的人心,他缓缓的说道:

“若这枪,叫做唐门火枪!简称唐枪!你觉得如何?”

唐沙一个大老爷们,眼眶湿润了,若此事是真,那么振兴唐门指日可待!

墨文赶紧拍了拍他的好友,提点道:

“还不谢谢公子!”

唐沙单膝跪地:

“此生唐某定追随公子!”

郑慈烜马上把他拽了起来:

“别跪!跪什么跪!别跪!”

墨文赶紧提醒道:

“公子最不喜欢看人下跪了,赶紧起来。”

唐沙这才站了起来,向郑慈烜行了个拱手礼。

郑慈烜手一挥,十分潇洒的说道:

“事不宜迟!我们赶紧造这枪!至少造个十来把,够我们此次前往北方之人,人手一把!”

“子弹就越多越好!”

于是郑慈烜开始了指挥:

“三号蒸汽机,把钻头换一下就能造膛线了。”

“还有九号蒸汽机,去掉那个压片和动轮,加上一个斜齿,这台能造子弹!”

“那边七号造铁管的车床!能改成造枪管的!”

唐沙、墨文、宋应星三人突然对视了一眼,他们才意识到,郑慈烜这货是蓄谋已久的!

这些蒸汽机和车床,看似是做其他用途,而郑慈烜稍微改动一下,便是几台造枪械的机器!

这些机械在几个月前,还没来圣旨让他北上的几个月前,郑慈烜就画出了图纸。

他们现在算是看出来了,郑慈烜肯定是有野心的人,不止是学问上有野心,其他方面也有野心。

不过好在他们都认可了郑慈烜,聪明而且有学问,而且对人友善,还拯救饥民,人心还好。

他们都认为郑慈烜绝对是创造未来之人。

现在郑慈烜要出发了,来找研究室找三人要枪了,一周时间枪造了二十一把,是够用的。

子弹有八千余发,四五台蒸汽机几乎不眠不休一周工作的结果。

现在机器全停了,得让机器休息一下,不然坏了就得不偿失。

郑慈烜还算满意,后续枪和子弹还要造,但得慢点造,而且郑慈烜有了一个靠谱能运送武器的人。

那就是郑成功,郑成功会靠其父亲郑芝龙海上绝对的制海权,将这些武器和子弹送来。

准备启程之时,唐沙跟了过来:

“公子,我也要去。”

郑慈烜当然不愿意,唐沙这等大机械师,要好生养着。

可一向少言的唐沙却认真的说道:

“我得去!这些枪械,做的匆忙,需要我维护!”

“而且我若能在战争中亲眼所见这枪械的能力,也能对其做出改进,还有...”

“我们唐门有个传统,我得亲眼见证这武器的强度...”

总之,唐沙说了很多,就是铁了心要去,郑慈烜便不再阻难。

因为唐沙有一点说对了,这枪真需要人去修。

M1841使用击针击发,但这个击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太长。击针过长会使击针经常接触灼热的火药而造成击针损坏。

所以带上唐沙也算合理。

马上便是要北上的时候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