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天涯阁内观万古

煊宸宗的落霜峰,属剑道一支。为无情剑是之最。

无情剑曾声名远播过天下,也有不少当时的名侠败于无情剑之下。

无情剑,无情人,无情的山岭,除却山岭之上的百万松树,当年的山峰上,却是只有一人。

于是,那寂静的山岭,得名落霜峰。

“她应该曾被人伤过,那般刻苦铭心的剑法,是我怎么也忘却不了的!”

当年的一位剑仙敞开了外衣,在酒铺前,将胸口袒露而出,一道长长的疤从右肩上斜切而下。

“那无情山上到底是何人啊,竟然能将剑仙您伤成这样?”

有人问。

剑仙答:“一女子,一面带薄纱的妙龄女子,也是一位至今未败的女剑仙。”

那剑仙啧啧称赞的女子,正是落霜峰的开山鼻祖,天痕剑仙,徐骆英!她可以说是修仙界的一朵昙花。

她因情而来,也又因情而去。

他是修仙界的一位奇女子,没人知道她来自何处,只知道她家中丈夫遭妖邪勾.引,狠心将她一纸休书摒弃出门。

她满心苦楚,伤心欲绝。寻了一山崖,一跃而下,却不想正遇到当时在天下间行侠仗义的老修士杜艾莲。

老仙人救下了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将她带回了天痕山。

老仙人好一番劝阻,才让这女子放弃了轻生,一心一意跟着老仙人修行。

一开始,老仙人发现这女子极具仙根,在修行这方面,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别人十年功,他一年便可完成。

这让老先生意外之喜,可渐渐地,老仙人发现,他的门下弟子,她融入不进去,或者说她并不想融入。

她就那样一个人,一柄剑,以及她自己钻研而出的那一套剑法。

以及那一张不喜不怒的脸。

本来,老先生以为自己这弟子走火入魔了,可每每比试,她又总是点到为止,能伤人,决不杀人,能败人,决不伤人。

就这样,杜艾莲观察了她五年,最后得下了结论,对徐骆英如此评价:

“她会成为剑仙,她会是天南之地独一无二的剑仙,她开创的单手剑道,将会是先河,不过,她实在太过无情,无喜无怒,后来人想要成为她,太难,太难。”

后来,果然如那老仙人所言,徐骆英在汉城一战成名,手刃了当年的修仙界毒瘤,万丈黑,刀别恨。

后来,寻徐骆英比试的修仙人士纷至沓来,有出名的,也有不知姓名的。

可无论他们境界何几,剑道几何,通通败在了徐骆英的剑下。

那个时候,是修真界的巅峰。正是那个大乘强者多如狗,渡劫修士满地爬的年代。刀圣尚未出生,天南四国也还只是四个分封的王国。

而天痕剑仙徐骆英的名字却响彻了整个修真界。

没人能洞悉她的境界,只知道,无论是谁都输在了她的剑下。

直到东来剑仙败输回山,也从未有人赢过那天痕山上的无情剑。

后来,无情剑的声名委实太大,传到了檀云州,一僧人的耳中。

那僧人不是别人,金龙寺的讲经僧陀,也是檀云州最出名的慈悲僧人,广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闻了无情的大名,他是又气又怒,曾言:“无情剑?何为无情?不喜不怒不痴不爱?圣人言佛尚还有三分怜悯,此等剑术真是有违圣言!”

随后是辞别金龙寺众僧,独一人来到了柳州。

他求见落霜峰的天痕剑仙,落霜峰上向她提出了对决,不过,他有要求,如果他赢了,要求徐骆英放弃无情剑,随他一起归隐山林,不再修仙,如果他输了,任由天痕山处置。

徐骆英应下了。

没人看好那场对决,哪怕是天痕山的杜艾莲老仙人都没看好那位远道而来的慈悲僧人。

只可惜,广善赢了。以佛家大梵印和十成的金刚指力震飞了寒水剑,至使徐骆英无剑可使,得胜。

徐骆英也是承认了广善的胜利,主动舍弃寒水剑,将关于无情剑法的一切,剑刻在了落霜峰后山的一块隐石上。

随后拜别了恩师杜艾莲,随广善还俗,退隐了修真界。

天涯阁内,泛黄的古书被徐长夜合拢。依着书架,徐长夜将书中的信息尽数读尽,来天涯阁,徐长夜的目的就是查询那诸多友人口中所提到的无情剑。

“无情剑,真是亘古以来,少有的凡、仙皆可修练的仙剑之术啊!”

右手按在雪月刀上,徐长夜看着这记载了天痕剑仙一生的书籍,对徐骆英的记载,寥寥数笔,几章的篇幅。

可就这几章,却震撼了又是习刀,又是练剑的徐长夜。

无情剑如何?开创单手剑道之先河,为仙剑之道开疆辟土,可谓吕祖之后第一人!

剑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哪怕是如今年岁近七百的老刀圣刘伯钦都无法回答。

即使书中的固有典籍,也是说法不一。

天南剑道大体三种流派,御剑、养剑、悟剑。

典籍之中,对御剑之道的大多记载都直指御剑鼻祖,吕岩,吕真人。

如今在这个习武之人都修出罡气以御飞剑的年代,没人敢去想象,千年之前那个修真界无人御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不过,即使无人敢去想象,那也真实存在,所谓剑道,在那千年之前,不过就是个笑话。

在当时的修仙者眼中,十八般兵刃俱是凡器,在这个崇尚龙图腾的天南之地,修仙者气化天地灵物,对法相天地是尤为地推崇。

而御道之道,正是在那混沌之期出现了。

第一个佩剑的剑仙出现在了天南,他身骑斑斓花豹,身后一口纯阳剑,千里飞剑,可瞬息破人法相天地。

他与人敌,从未有败绩。曾有上古大能推测,他的境界早已超太乙散仙,莫说与他对敌的修仙大能,只怕整个修真界的修真者们加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

而身骑斑斓花豹的便是那位剑道之祖,吕岩,吕真人。

吕真人不仅在这天南开创了剑道的初始,还在如今的南唐之地开山立派,向天下广传道教。

早已剑道称祖的他,更醉心于道教盛传的经文。

而这天南之地,虽被修真的文明笼罩,可修真的修士之间,尔虞我诈,世态炎凉。所谓门派也是一片假象的欣欣向荣,那些坐在掌门椅上的老修士却都有一颗想坐帝王椅的心。

人前一脸,人后一脸。在修真界已是家常便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人习以为常。

吕真人,他的御剑之法平地一声雷,喝开天南剑道,让三尺之剑成为了天南最具影响力的兵刃之一。

传道理,广布《道德经》,他用他毕生的功夫,终于是将道教推广到了天南的每一个角落。

没人知道吕祖何时离开的,有传闻吕祖是仙逝了,可这个说法实在站不住脚跟。在天南,上古大能以大乘巅峰境活了千年。

有大能推算吕祖是一位境界过太乙散仙的剑仙,他的寿元比之大乘巅峰,应该只多无少。

还有说,吕祖是踏天云,离开了天南。

不过,无论对于吕祖的传闻有多少,他是天南剑道第一人,是没跑了。

养剑,如今东晋国的皇家书院里有藏,传闻养剑的历史,最初是东晋之地的一位又卖酒又打铁的铁匠无意中鼓弄出来的。

那铁匠姓甚名谁,便无从考究了。传闻,有一日是那铁匠躲懒,在开炉锻造一柄剑时,以罡气为引,竟以酒水冷却那长剑。

结果,奇事儿发生了。

那三尺剑竟然无需铁匠以罡气为引,飞剑便自行开锋,一飞冲天三千里,最后落地将一棵万年古树击碎成了两半。

不过,当那铁匠再去查看时,那剑却是又回归成了原来的模样,未曾开锋,满剑刃的铁锈是触目惊心,仿佛这剑已经丢弃已久。

这个传闻太诡异,已经无限趋近于神话。不过,还是有人效仿,可无论是谁,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所谓的养剑,在天南剑道中,几乎是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说他的剑道,只能空给他一个名分,有没有其道,也就只能笑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至于,悟剑……

将手中关于吕真人的书籍又全部放好,徐长夜来到了后面放着关于剑道书籍的大门前。

关着。

这是一个门派的禁地,无论内门弟子还是真传弟子,这儿都不会给开。

听说,只有得到宗主的特许,才能够进入。

“剑道……”

红袍少年在那儿低语,在摸索,又好似在仿徨。

“天不生吕祖,漫漫剑道如长夜。

天不生夫子,周礼万古如长夜。”

口语古人断文,正一脚踏出书香阁的门,徐长夜忽然指着苍天,自嘲地笑了,“你们吕祖、孔丘都是圣人,你们生不生与我徐长夜又有何干系?纯阳真人,你那御剑之道在华夏大地已经断了传承!我呢,小小的江湖草莽,御剑之道得不到你三分传承,悟剑嘛又一塌糊涂。别提养剑了,我连见都没见过。老夫子,你在天上也别得意,我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在学问上狗屁不是。外、数、化、物、生,没一个是过关的。要是将那些学术说成关圣人过五关斩六将,我这学习能力,只怕第一关就要被砍头了。你们啊,让礼乐、剑道走出黑暗,只可惜,后继无人,无人可传承啊!”

指着苍天,徐长夜好一顿哭诉。又是诉说往昔,又是苦说当下,此时间,除却他自己,只怕是无人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清晨小雨未歇,天涯阁倒春寒也没去,可当第一批护阁弟子到来,陆陆续续也有些内、外门弟子前来借阅书籍了。

这个佩刀剑客终于是稳定心神,往落霜峰去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