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骄傲求推荐票求收藏

苏元就算不上网也知道了《三国演义》彻底在夏州大火的事情,因为他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有人在讨论这本书,都能够算是人尽皆知了。

苏元还在公司里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之前作曲部的同事们在上班时间一般会选择不同的摸鱼方式。

自从《三国演义》出售之后,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手拿着一本《三国演义》津津有味的阅读。

每看到精彩的情节时,他们都会和周围的人激烈的讨论。

有的人喜欢“三英战吕布”的故事,看到吕布一人独战刘关张三兄弟,热血沸腾。

有的人喜欢“三顾茅庐”,看到诸葛亮作出了名震天下的隆中对,钦佩不已。

但几乎是所有人在看到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时,看到诸葛亮病重还不忘托付后事,向刘禅推荐值得信任的继承人,最终在五丈原病逝。

内心猛地一揪,同时嘴中还破口大骂:

“苏轼老贼,还我诸葛亮!”

“虽然历史上早就记载了诸葛亮会死,但看到这里还是忍不住的伤心。”

“我堂堂一个大男人居然会因为一本而哭?”

“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这么死了,有人知道苏轼老贼的地址吗,我想给他寄点土特产。”

“不是说这是一本吗,为什么就不能改一改历史,让诸葛亮统一三国。”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

对此,苏元也很无语。

之前还一口一个亲切的苏轼老师,结果现在都变成了苏轼老贼。

他很想和这些同事争辩一番,但还是忍住了。

毕竟大家都在骂苏轼,而他如果要去帮“苏轼”说好话,这在其他人眼中就相当于一个异类。

还有就是。

他们骂的是苏轼,和他苏元有什么关系?

经此一想。

苏元也就释然了。

朱飞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他一边和其他同事讨论着剧情,一边用着坚定的眼神鼓励苏元:“你看看这苏轼写的第一本书就写的这么牛叉,同样都是新人,你可以多学习学习一下他的技巧和方法,以后一定会在这领域成功的。”

苏元笑着回答:“你这个建议我一定会采纳的。”……

因为朱飞和苏元挨得比较近,所以苏元在码字的时候有时会被朱飞注意到,

幸好苏元在码字时会把窗口调小,让人看不见里面真正的内容。

因此朱飞他也只是知道苏元有写作这一兴趣爱好,只不过说写的剧情太烂,不忍直视,不想给认识的人看见。

朱飞听到苏元都已经这养说了,也就不再关注这件事情。

所以朱飞并不知道苏元码的就是《三国演义》的剧情,同样也不知道苏元就是苏轼本人。

……

除了这些人都在讨论剧情之外,他的编辑秦亮也会每天打电话把《三国演义》的销售情况说给苏元听。

那语气激动的似乎他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一样。

面对《三国演义》卖的大爆的事情,苏元也很高兴。

虽然他早就知道了《三国演义》已经在地球上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是历史演义中的典范。

但毕竟这里不是地球,而是蓝星,《三国演义》能够在这个世界同样得到大众的认可,苏元内心之中那是格外的自豪与骄傲。

同时。

秦亮还和苏元认真的聊了关于办一场线下签售会的事情。

“我不想在大庭广众下公开露面。”

苏元对此拒绝的很干脆,内心之中还浮现出一股荒诞的感觉:

真会有人喜欢我的签名?我的签名这么值钱了吗?

秦亮也不死心,一直劝说着苏元,巴拉巴拉的说着办一场线下签售会有什么好处:“《三国演义》有很多人买,成绩很好,如果能成功办一次线下签售会,不仅会增加更多的销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在夏州人群中的知名度……”

“算了吧,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

苏元又一次干脆的拒绝。

他也很清楚这件事情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但问题是他现在还有一个作曲人的马甲,这要是出面办签售活动被拍到网上,后果是很严重的!

虽然外界的人没见过他的真实面目,不知道他苏元就是白居易。

但天翔娱乐作曲部的人可都知道他就是白居易,如果看到他出席了苏轼的签售会,这就很有可能会有掉马的风险!

苏元可不会傻到去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事情。

苏轼都这么明确的表达了拒绝的意思,秦亮也不会像一个傻子一样去强硬的要求苏轼,只能哀哀的叹了一口气:“那……行吧。”

现在苏轼已经靠着一本《三国演义》彻底大火,成为了夏州文学圈最出名的一位新人。

万一由此得罪了苏轼,以后写书到别的平台出版,其余的出版公司还指不定会在私下里怎么笑话他。

而且他还有可能会成为文译书库的罪人,仅仅是被公司开除都还算老板对他宽容大度。

拒绝了秦亮的提议之后,苏元这边免费收到了文译书库寄来的《三国演义》实体版,一共十本,都是精美封装版。

他的编辑秦亮还发消息过来请求苏元能在四本书上签个名,之后再寄到文译书库。

一本送给总编,其中两本送给主编和副主编,至于最后的一本签名书,当然是留给秦亮他自己。

货到付款,邮费由文译书库承担。

苏元都自己说了暂时没有签名的打算,那就说明现在的签名版就是独一无二的,是那些有钱人有再多钱也买不到的《三国演义》特殊版本。

这要是被其他人“不小心”看到了,还不得羡慕死他们。

谁让他秦亮是苏轼的编辑呢。

苏元对这个简单的要求自然没什么理由拒绝,在书上签了他的笔名“苏轼”。

签名的过程中苏元心中还隐隐约约有一些兴奋。

这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给别人签名,也是第一次有人特意要他的签名。

虽然不是他自己原本的名字,但好歹也是他的手亲自写出来的。

骄傲骄傲怎么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