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道德模范村

给章家祠堂捐了二十万, 给村委捐了三十万,虽然一口气花出去五十万,直接把九姑婆半坛子金豆豆给干没了, 但效果却是肉眼可见的。

村里的章姓族人们,自从九姑婆给祠堂捐了钱之后,甭管是去镇上赶集,还是去走亲戚,走路都带着一阵风。

跟人聊天, 也不管别人问没问,聊不到两句,肯定会说:你知道咱九姑婆给咱们章家祠堂捐了二十万吗?

九姑婆还说了, 只要大伙儿都好好跟着她干事业搞钱, 明年她老人家挣到钱了,还会再给祠堂捐钱。

也就是说, 只要九姑婆年年都能挣到钱, 以后他们章家祠堂, 兴许就再也不需要章姓族人每年凑份子了。

别看每人每年只要交五十块钱,人口多的大家庭, 一年也要花出去几百块钱呢。

现在这几百块钱省下来,都能给孩子买一年的辅导书和试卷了。(章家村的孩子们:真的栓Q~)

不过,更让人拍案叫绝的,就是九姑婆在村委设立的这个“夕阳红老年关爱基金”了。

本来以为只要年龄到了,人人有份的。

谁知道听村长章家兴说,九姑婆她老人家说了, 只有那些敦亲睦邻、爱护晚辈、在村里没有恶名的老人,才能拿到这个关爱基金。

至于那些整天在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碎嘴婆子,还有经常跟邻里亲戚们吵架打架的, 欺负晚辈的,为老不尊的,偷鸡摸狗的,这种老人,别说七十岁了,你就是活到九十九,也甭想领到这个关爱基金。

九姑婆说了,她的钱,是给那些有德行的老人的,不是给那些一大把年纪,还坏得流脓的老不修的。

此言一出,整个章家村,一时间似乎都变成了“道德模范村”。

一些嘴皮子闲不住,实在想说闲话的,干脆就跑到地里帮家里摘紫苏去了。干活干累了,就一句话都懒得说了呗。

就在整个章家村都在忙着摘紫苏叶的时候,章小敏和章家安的亲妈汪金娥,突然回村了。

章小敏还以为她妈是在娘家过不下去了,想要回来跟她和她弟认错的。

结果没想到,汪金娥开口就说,她守寡守了这些年,也算对得起章家了,现在娘家给她又找了个男人,过几天她就要嫁过去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竟然是,她这个亲妈要嫁人了,但是娘家那边的钱,之前都叫这姐弟俩拿走了,现在没钱给她置办嫁妆,希望儿子女儿能看在她生养了他们一场的份上,帮她这个亲妈置办点嫁妆,免得她光秃秃的一点嫁妆都没带,到了男方那边,会被男方家亲戚笑话。

章小敏目瞪口呆。

就连路过的村民都被她这番话给惊呆了。

这踏马到底是什么人啊?没听说亲妈再嫁,还要前夫的儿女给自己置办嫁妆的呀。

众人十分无语。

章小敏气得脸都红了,嘴巴张开又合上,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是她亲妈,打不能打,骂也不能骂。做子女的,摊上这样的亲妈,能有什么办法呢?

见自己一番话,把女儿堵得说不出半个不字,汪金娥心里还挺得意的呢。

果然她妈说得对,以娘家人的名义找子女要钱,章家这边肯定不答应。

但现在不是汪家要钱,是她这个亲妈要嫁人了啊,做子女的,不想让亲妈面子上难看,舍不得亲妈在后爸那边日子难过,贴补点嫁妆怎么了?

怎么了?

“放你娘的狗屁!你们汪家嫁女儿,关我们章家什么事?”

“要嫁妆,你找你爹妈要去!谁下的种谁管!老娘活了快三十年,只听说女儿找爹娘要嫁妆的,没听说当妈的再嫁,要找自己儿女要嫁妆的。”

“你们汪家没钱嫁女儿,那就不要嫁。说的好像咱们老章家求着你们嫁女儿一样,呸!”

章启慧一把将气懵了的章小敏拉到身后,对跟着过来的章家兴吼道:

“姓汪的都欺负到咱家头上来了,你这个村长就这么干看着?还不把这不要脸的给我赶出去?”

这种事情报警是没有用的。

就算派出所过来了,一看是亲妈跟儿女闹矛盾,肯定也是要当成家庭矛盾,劝一劝就算了。

难道真要把人家亲妈抓进去?法律也没规定,亲妈找儿女要嫁妆是违法的呀。

章启慧以前还不理解,为什么现在都是法治社会了,他们章家村还是有宗族在管着。

现在想想,有些法律都管不到的糟心事,还真得靠宗族势力出马。

九姑婆都发话了,章家兴二话不说,立刻招呼了几个壮汉,就要把汪金娥给撵出去。

麻蛋~真当他们章家人都是泥捏的好欺负?汪家不嫌弃丢人,那他们就好好替他们扬一扬这个“好名声”!

只听说寡妇再嫁,前婆家不放人的。

没听说寡妇再嫁,还要前婆家陪嫁嫁妆的。

想仗着自己亲妈的身份,欺负自己亲生的儿女?

不好意思哈,小敏和家安确实是没爹的孩子,但他们章家人还没死绝呢,敢欺负他们章家的孩子?等死吧你!

村长大人一声令下,村里的碎嘴婆子们瞬间热泪盈眶。

不容易啊~自从九姑婆回村,她们都不敢在公众场合说三道四了,尤其是那个“夕阳红老年关爱基金”的事情出来之后,担心自己嘴上没个把门的,害得自己以后老了拿不到每个月一两千的补贴,章家村这帮碎嘴婆子们,恨不得拿针线把自己嘴巴给缝起来。

现在好了,九姑婆她老人家发话了,就连村长都鼓励她们帮忙“宣扬宣扬”汪金娥和汪家那些个不要脸的行为,这不就意味着,她们可以“奉旨八卦”了?

一时间,章家村的碎嘴婆子们,就像那炸了窝的马蜂,嗡的一声,四里八乡都跑遍了。

老实说,这段时间他们章家村发生的事情,每一桩拿出去,都足够她们跟人说道半天的。

当然了,九姑婆安排的“任务”,必须排在第一位。

于是,这帮碎嘴婆子们,到了亲戚家,必然要先宣扬宣扬汪家人那幅贪婪丑陋的嘴脸。

什么怂恿女儿从婆家扒拉东西贴补娘家啦。

什么“守寡的女儿再嫁、居然好意思让前头男人的孩子给亲妈置办嫁妆”啦。

汪家本以为这次让汪金娥以亲妈这个身份回去要东西,怎么也牵扯不到他们身上。

反正要到了,他们跟着一起沾光。

要不到,他们也没啥损失。

结果没想到,吃瓜路人的联想能力这么强,章家村那边聊完汪金娥的八卦,紧接着又忍不住炫耀了一番村里最近跟着九姑婆赚大钱的事情,吃瓜群众前后一琢磨,哦豁~这不就破案了吗?

汪家为啥急吼吼的打发汪金娥到章家村来,找儿子女儿要嫁妆?

肯定是听说章家村的人最近都赚到钱了,眼红这笔钱,所以就找个由头,想把两个孩子辛辛苦苦赚的钱弄到自己家呗。

“何止?我看他们分明是想两头赚!”

“章家这边的便宜,他们想占。”

“再把守寡的汪金娥嫁出去,兴许还能再收一笔彩礼回来呢。”

“真是好不要脸!”吃瓜群众都替章小敏姐弟俩愤愤不平起来。

为人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家孩子能过得好?

这汪金娥也真是个糊涂鬼,放着自己亲生的儿子女儿不靠,反倒跟失心疯似的,想要去依靠娘家侄子?

拜托~你娘家哥嫂又没死,还好好活着呢,娘家侄子有自己的亲爹妈,怎么可能放着自己亲爹妈不孝顺,反倒来孝顺你这个姑姑?

不是他们背后说风凉话,有些做子女的,连自己亲生爹妈都不孝顺,你一个当姑姑的,人家有什么义务孝敬你?

章家村的碎嘴婆子们倾巢而出,没两天,就把汪金娥臊得再也不敢来村里骚扰小敏她们姐弟俩了。

不过,这帮碎嘴婆子也不单单是为了传播八卦,这不,村里的紫苏和薄荷大丰收,本村人实在忙不过来,只能去亲戚朋友家找外援去了。

几天后,第一批真空包装的紫苏鲜叶、薄荷鲜叶,终于卖出去了。

第二天,章家村家家户户就拿到了这次卖鲜叶的货款。

种得多的人家,单单是这头茬鲜叶,就卖了一万多块钱!

这才是头茬呀,听技术员姚嘉年说,一棵紫苏苗,养护得好,最多可以采摘4~5次鲜叶。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好好伺候这些宝贝紫苏苗,接下来,他们家至少还能再赚三、四万块钱。

等到大的鲜叶都摘下来之后,剩下的小片鲜叶,全部撸下来,听九姑婆说,这样的鲜叶客户也要,据说是拿去做菜用的,一斤也能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呢。

人家姚技术员还说了,除了鲜叶之外,等到紫苏的花序长出来的时候,可以用镰刀从根部把整棵紫苏苗都割下来。

然后倒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这样做出来的,就是可以药用的苏子梗,这个也是可以卖钱的。

不过,村民们不知道的是,这笔钱九姑婆自己是没打算赚的。

她已经让姚嘉年联系了几个专门收购中草药的收购商,系统不要的苏子梗,到时候就通过正常渠道销售出去。

收购商那边只要阴凉干燥过的苏子梗,他们自己开车到村里收,收购价是两块五一斤。

虽然跟以前村民种洋芋、种红薯相比,这个价格已经很好了,但,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经历过紫苏鲜叶按片卖钱的“高光时刻”,现在的章家村村民,已经对于两块五一斤的苏子梗,毫无感觉了。

这样也好,让村里人自己亲自对比一下,只有看到苏子梗和紫苏鲜叶的价格对比有多悬殊,明年才能更加用心地替她种地嘛~

章家兴那臭小子,不是老喜欢吐槽九姑婆不会种地吗?哼~她是没拿过锄头,但只要钱给够,信不信,整个红星乡,多的是人扛着锄头,自带装备,排队等着替九姑婆效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