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茶香弥漫中,凌慧珠深吸了口清香的空气,觉得口中也有些渴了,但没去端茶。

她直了直身子,看着许明毅道:“先谈正事吧,东宫还是那个态度?”

许明毅不着急分说,自己端起茶慢慢品了半杯,马车都行出去好远,才悠悠的开口:“是啊,这是殿下的意思,我总不好多说什么。”

“你不好多说,就来为难我?大家都是身负其责,我看这事还是公事公办吧。”

车轮咯噔一声,不知道碰上什么石子还是土疙瘩。

凌慧珠撩开车帘,忽然瞳孔一缩。

这既不是回凌慧珠住处的路,也不是去许府的路。

外面漆黑一片,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马车这是在往偏僻处走。

回过视线,就撞进许明毅那双即便在昏暗的光线下都发亮的眼眸,在烛火下,他的脸被照得半明半暗,更衬得一脸奸相。

“就知道凌大人会这么说,别紧张,都是同朝为官,做不得打家劫舍的勾当,只是殿下想亲自见你一面,简单聊聊。”

凌慧珠只是盯着他,一时没有说话。

敢当街用带有许府标志的马车劫走当朝官员,看来这事,太子是一定要办成了。

许明毅拿走之前那杯冷茶,随手泼到车外,又倒了一杯热茶。

“润润嗓子吧,一会儿到了地方,还不知道有没有茶喝。”

凌慧珠既没有动,也没有回话,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到马车停下来。

下车后,她前后左右都望了一圈,除了面前这座点着几座孤灯的府邸,周遭再没有人家,不知是夜里睡得早,还是地方果真偏僻到了如此地步。

如果没估摸错的话,这里应该是京郊了。

“凌大人,请。”

许明毅客气地为她带路。

即便是样式简朴的地方,布置也颇为讲究,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直到走到一间屋子前,许明毅止步,留在门外,只让凌慧珠独自进去。

凌慧珠犹豫了两步,还是推门进去。

出门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凌慧珠发现等在外面的是一个小厮,便问道:“许大人何在?”

小厮低头恭敬回道:“朝会的时间快到了,许大人半个时辰前就已经出发,临走前还嘱咐,他会替凌大人告假半日,让您不必担忧。”

凌慧珠握拳的手紧了紧,指甲几乎要陷进肉里。

这又是给她挖了一个坑。

在屋里彻谈整夜,太子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句,她变着法的拒绝,太子当然看得出来,只是还不肯放人离开,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拖到此时,就算骑着快马也赶不上朝会了。

她和太子今早同时告假,昨夜肯定又有人看见她上了许明毅的马车,更不必提,今日替她告假的这个人还是妥妥的太子党。

看来这个锅,不背是不行了。

凌慧珠返回府内,仅换了件衣裳,便急忙往敬王府赶。

下人称敬王上朝还未归来,她便在院子里足足站了两个时辰。

“慧珠来了,进来吧。”

敬王归府后,见她站在院子里,没有半分惊讶,招呼人进屋。

凌慧珠主动将昨夜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当然隐瞒了金玉堂的那一段,只交代离开慕云斋后发生的事。

“父亲,我看太子和许明毅此举,商议要事是假,在朝中造成我被他们拉拢的假象才是真。”

言外之意,便是“父亲您可千万不要信他们的离间之计”。

在凌慧珠解释的时候,敬王一直看着她,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但也就是这样,更让人摸不清他的心思。

听完之后,敬王没着急评判这事,伸手向外面招手:“兆国,进来,给你姐姐沏茶。”

门外一直候着的敬王世子宫兆国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端着热茶送进来,竟没给敬王准备,直接端到凌慧珠面前。

“凌大人,这是府上新得的茶叶,请用。”

敬王出口训斥:“哎,叫什么凌大人?之前的教导都忘了?”

“是,儿臣知错。”敬王世子重新说道,“姐姐,请用茶。”

在家称姐弟,在外才叫官职,这是敬王定的规矩。

以前敬王世子从来没说错过,今日这样,定然是有意为之。

别人的茶可以不喝,但敬王府的茶,她拒绝不了。

凌慧珠端起茶,一口喝下半杯,等热感消去才发觉,这茶香与昨夜许明毅泡的茶极为相似,可王府平日里并不喝这种茶。

敬王的脸上展露笑颜:“慧珠,看你眼底乌青,昨夜为了应付太子,定然是疲惫不堪,今日又来得这么早,肯定是乏了。你之前的院子一直命人留着,不如就在府上歇息半日。”

凌慧珠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她道:“多谢父亲体恤,那女儿便去了。”

八岁开始,她就一直住在敬王府,在这里读书认字,直到两年前升任尚书省左丞,皇帝赐下府邸,才搬了出去。

她的院子与王府的一片湖相近,这样走过去总是要路过的。

以前,凌慧珠有什么读书上的困惑,或是解决不了的难题,便喜欢在湖边走走。

不知为何,在这里她总是能快速理清思路,为自己定下最好的选择。

如今,她走到湖边,也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思绪在头脑中飞驰间,竟没注意到有人靠近。

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站在不到三步的距离内了。

“小姐。”

凌慧珠意外道:“银钏?真是……好久不见了。”

银钏浅笑着:“是啊,奴婢还以为小姐会认不出奴婢呢。”

银钏的样貌的确有些变化,但骨相和眉眼总是熟悉的。

凌慧珠也冲她笑笑:“怎么会,你从小便跟在我身边,相伴六年,若不是中举之后,父亲为我安排了其他书童,或许你还跟在我身边。”

大巍的科考并不限制男女,十四岁那年,凌慧珠考中举人,敬王便说她很适合走官场这条路,身边不宜再带着娇弱的丫鬟,安排了四五个书童随时使唤。

至于贴身伺候的活儿,就交给两个老练的嬷嬷,只晚上照顾。

说起来,银钏跟在她身边六年,如今又阔别了八年,后来她一直没见过银钏,还以为早就不在府中了。

“奴婢后来一直在家庙里添侍灯油,小姐不常往那边去,自然见得少了。今日小姐回府,还是由银钏伺候小姐吧。”

凌慧珠点点头,这应该也是敬王的意思吧。

明明是原本的屋子,连熏香都是之前闻惯了的,身子又疲惫,可躺下来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

凌慧珠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还是有很多事。

银钏见她这样,主动道:“奴婢为小姐唱首童谣吧,就像以前那样。”

凌慧珠默认了。

不一会儿,银钏温润沉稳的嗓音传来:

娃娃乖,娃娃乖。

娘亲采茶还未归。

爹爹进林捉狐尾。

哥哥烧火使劲吹。

姐姐煮饭熟了没?

娃娃怪,娃娃怪。

上炕就能把觉睡。

自己脱衣和盖被。

不怕虫来不怕黑。

什么事都不用费。

这般听话谁教会?

听着慢悠悠的童谣,凌慧珠渐渐觉得有些困了,可不知道哪根弦一直绷着,仍无法彻底睡过去。

为了不辜负银钏,她放慢放沉呼吸,假装自己睡着了。

没过一会儿,银钏停下来,悄悄退了出去。

总共睡了可能只有半个时辰左右,就有户部的人来王府找她。

凌慧珠顶着一对黑眼圈问道:“什么事?”

她是户部出身,最开始中举后分配的官职是户部员外郎,后来调任尚书省左丞,到如今的尚书省左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