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游记 佛道神仙的七情六欲 3

唐僧偏心八戒,悟空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悟空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对唐僧的智商一直存疑,有机会就数落唐僧的短处,弄得唐僧一点当师父的面子都没有。这样的徒弟,哪个师父会喜欢?每每在唐僧犯了错误,受到悟空数落、沙僧不肯出声的时候,备感孤独的唐僧总能在八戒那里得到支持和安慰。

八戒有时也饶舌,但却不把矛头指向唐僧,不会在言语中对唐僧不敬。即使向唐僧发牢骚,甚至打趣唐僧,也多是在唐僧心情好的时候。唐僧听了,也不过一笑了之。

多数时候,八戒总是顺着唐僧的话说,刻意维护唐僧的尊严,不与唐僧唱反调,给足唐僧面子。唐僧说八戒相貌丑陋,八戒不但不生气,还借机给师父“擦鞋”:“不瞒师父说,老猪自从跟了你,这些时俊了许多哩。若象往常在高老庄走时,把嘴朝前一掬,把耳两头一摆,常吓杀二三十人哩。”一旁的悟空很不识趣,一点都不想让唐僧有好心情:“呆子不要乱说,把那丑也收拾起些。”

最让唐僧感到舒服的是,八戒在自己面前总矮一头,还有些无关痛痒的小缺点,能让自己时常数落、教训一下,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八戒虽然本事不如悟空大,但对唐僧的爱护却无微不至,这是悟空无法相比的。八百里通天河,一夜之间冰封河面。唐僧急着过河,却又怕冰层不够厚,承担不了人马的重量。悟空无计可施,还是八戒有头脑:“师兄不知,等我举钉钯筑他一下。假若筑破,就是冰薄,且不敢行;若筑不动,便是冰厚,如何不行?”两吨多重的钉耙尽力一筑,筑了九个白迹,八戒笑道:“去得!去得!连底都锢住了。”虽然冰层够厚,但八戒仍怕马蹄在冰上打滑摔了唐僧,上路前先用稻草将马蹄裹住,又让唐僧把九环锡杖横在马上,这样,即使唐僧落入冰窟也不会沉下去。如此细心体贴,唐僧哪能不感动?

感情是日常培养的结果,是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与人快乐,自己快乐。唐僧宠爱八戒,是八戒自身努力的结果。

八戒脾气好,没有架子,同这种人相处很舒服。天蓬元帅闯的祸比卷帘大将严重得多,同猴子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可受罚却不重,就是因为人缘好。太白金星是玉帝跟前的红人,面子大得很,“齐天大圣”这样的极品官衔,他三言两语就能许给人,如果和八戒没有交情,他怎会出头为其说情?调戏嫦娥、“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的大罪,竟然只被轻描淡写地打了一顿,免职了事。如果不是因为错投了猪胎,八戒多半会在俗世风流快活,怎会为唐僧这个和尚做苦力!

悟空总是叫八戒“呆子”,事实上,八戒是读过书的,比悟空更有文化。虽然八戒看上去呆头呆脑,智商其实很高。悟空变成妖魔鬼怪,别人都能骗过,唯独骗不了八戒:“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悟空听了此言,跑到厨房去锅底上摸了一把,然后把屁股擦成黑色。八戒看见又笑道:“那个猴子去那里混了这一会,弄做个黑屁股来了。”

其实,悟空应该对八戒心怀感激才对。

唐僧师徒经过六百里钻头号山时,悟空被红孩儿又是烟熏又是火燎,再加之被冷水一激,当时就“休克”了。沙僧的意思是当时就要把悟空活埋,如果不是八戒给他做“人工呼吸”,恐怕悟空这口气就上不来了。事后,心高气傲的悟空对八戒却毫无感激之情,连“谢”字也没有说一声。

悟空总是拿八戒的好胃口和他对异性的殷勤取乐,搞得八戒很没面子。其实,八戒大可不必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口腹之欲和男女情事,本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一个正常人,有谁喜欢饿肚子的感觉?逢人请吃,多数人喜欢装模作样,即使早已空腹三天做好了准备,进食时也要假装斯文、细嚼慢咽。八戒好就好在不脱本色,俗得彻底,但有吃的,即使在梦中也逃不过他的耳朵。它天生一副好肠胃,“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不用说枣,囫囵吞瓜都没问题。常人进食以斤、两为单位,八戒却是以“石”来计量的。不过,他吃得多活干得也多,高太公庞大的家业就是八戒辛勤劳动的成果。取经路上,荆棘岭和八百里七绝山稀柿沟这种人兽绝迹的地方,完全是靠八戒出苦力才得以顺利通过的,遇到这种脏活、累活,悟空总是躲得远远的。

一个壮年男性,见了漂亮女人如果心如止水,多半生理有问题。八戒是个敢想敢爱的好汉,即使因此被剥夺了“仙籍”赶下凡间,仍不脱男儿本色。为此不知挨了多少骂,吃了多少亏,八戒仍是痴心不改。唐僧在天竺国被公主招亲的绣球掷中,八戒听说后跌脚捶胸,懊悔自己错过了桃花运。沙僧在一旁挖苦他说:“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三钱银子买了老驴,自夸骑得!要是一绣球打着你,就连夜烧退送纸也还道迟了,敢惹你这晦气进门!”八戒对沙僧的说法却不以为然:“你这黑子不知趣!丑自丑,还有些风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

眼看就要到灵山参拜佛祖、修成正果了,八戒还是那么儿女情长。见到了昔日的梦中情人,又想重温旧梦,忍不住跳在空中,热情拥抱霓裳仙子:“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画蛇添足的考验

取经工程之所以能够千载传扬,同过程的艰难是分不开的,唐僧师徒跋涉了十万八千里路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耗时五千零四十八天,扛回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大乘经书,这些统计数据真是很夸张。

不过,仔细考究一下,这些数字背后的“水分”也不少。就拿九九八十一难来说,为了凑够九九这个圆满之数,护教迦蓝等诸神变着法子编派名目。一一数来,其实不过二十几难。多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劫难,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统计的结果——一个红孩儿就带来了四难,老君的青牛、观音的金毛吼都让唐僧遭了三难。还有一部分是凑数的——经过车迟国和火焰山时,唐僧一没被捉,二没受苦,不过是担了些惊受了些怕而已。如果担惊受怕也算受难,那一路上八百难也不止。“贬退心猿”也算一难,实在没有道理,算也只能算是悟空的一难。至于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这几难,纯属私人经历,和取经的“公务”扯不上关系。

要想增加劫难的数量,必须要有足够的诱惑来吸引各地的牛鬼蛇神。因此,江湖上多了一种谣传——唐僧的药用价值极高,远超“草还丹”,吃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可惜,十几年过去了,唐僧的药用价值没有得到验证,长生不老的一个没见到,为他送命的倒是不在少数。

为了给取经工程增加噱头,佛祖暗中唆使下属制造了一些虚假案例来使工程结局完满。但是,他又怕当事人过后泄露机关,使自己背上造假的恶名,最后索性将这些假案例改头换面,并美其名曰“考验”,堂而皇之地收录在册。结果,不但菩萨、佛祖、道祖的坐骑和仆从在主人暗中操控下粉墨登场,连一些原本吃天庭皇粮的神仙,也稀里糊涂被卷了进去,坏了名声。

观音作为取经工程的监理,对上司如来的想法可谓是心领神会,在一旁“注水”最起劲,她不但默许自己的坐骑金毛吼抢人家媳妇,还把唐僧肉身的药效透露给自己的“宠物”金鱼,听任这条金鱼去抢唐僧肉吃。即使这样,她还是唯恐凑不够数,但又不好将取经工程变成金蝉子和自己的“二人转”,于是到处游说,请人代己增设关卡。

虽然动用了各方“人力资源”对唐僧师徒进行围剿,但这毕竟是请人代劳,资料都是二手的,不知其中有多少“水分”。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观音请出了黎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三位重量级人物,联手设局考验唐僧师徒。此番磨难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也没有眼花缭乱的法宝横飞,但也是软硬兼施,财色并用。

本来,这四位法力高强的菩萨一起出手,对付唐僧师徒断不会吃亏。可意想不到的是半路上杀出个猪八戒,将四位神仙大大地轻薄了一番。八戒不仅贪吃,还好色,他居然一个人想独占三位“美女”,惹得“准丈母娘”大怒:“岂有此理!你一人就占我三个女儿不成!”八戒自有道理:“你看娘说的话。那个没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几个,你女婿也笑纳了。我幼年间,也曾学得个熬战之法,管情一个个伏侍得他欢喜。”八戒不仅对“青春少女”垂涎欲滴,对“半老徐娘”同样兴趣浓厚:“娘啊,既是她们不肯招我啊,你招了我罢。”

人有七情六欲,拿神仙的标准来考验肉眼凡胎的唐僧,这实在有些苛刻。万一唐僧经不起考验,那笑话可就闹大了,不知众菩萨到那时该如何收场。其实,真要想考验一个人是否有诚心,设局很关键,局设得必须要像真的一样,这才能唬住投机分子,使其暴露真实面目。可取经途中的考验却不是这样,唐僧一路上都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迦蓝等众多高手隐身保护,这项保护措施,从取经开始就已经实施了,悟空也是知情者。取经途中的考验绝大多数是暴力恐吓,这根本吓不住已经知道有隐身保镖的唐僧师徒。连当事人都知道一路上不过是有惊无险,这还算得上是什么考验?

真正的考验需要有足够的诱惑力。唐朝初年,有个叫信义的和尚在庙里建了一个叫“无尽藏”的宝库。贞观年间,天下太平,老百姓富裕了,来寺院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善男信女排着长队争相施舍,甚至有人拉着成车的财物去捐献,连姓名也不留。时间长了,施舍的钱帛金玉堆积在库里多得数都数不清。寺里有个叫裴玄智的和尚,他干洒水扫地这样的粗活一干就是十多年,从没有一句抱怨。寺里众僧见他老实本分,任劳任怨,不争名利,一致推举他去看守那个宝库。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裴玄智当了仓管之后,经不起金银财宝的诱惑,居然开始偷偷地往外夹带金子,寺里的和尚谁也没发现这件事。终于有一天,裴玄智找了个外出办事的机会,玩起了失踪。众僧发现他不见了之后,到他的住处搜寻了一番,但是什么也没找到,只看到裴玄智留下的一首诗:“放羊狼颌下,置骨狗前头。自非阿罗汉,安能免得偷!”

取经途中为考验唐僧师徒所设的“局”,无非是物质享受和美女,这些对追求不高的八戒很有吸引力,对十世修行的唐僧来说,则显然远远不够。要想使唐僧就范,不但要有物质上的诱惑,更重要的是给其声望和地位。唐僧之所以能够经得住考验,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能让他真正动心的东西。

从小说创作来说,需要有这种考验和磨难的故事情节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并以此来吸引读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可不必多此一举。因为自信心强、心胸开阔的人是没有闲情逸致去挑逗试探别人的,只有缺乏自信的人才会乐此不疲。

正人君子瞧不起故意设局试探人、考验人的做法,小人则会借机揣摩别人的心意。况且,一旦露馅穿帮,设局考验的人掉价得很。

三国时,邓芝代表蜀汉出使东吴,孙权想用汉初郦食其出使齐地被烹杀的故事来考验邓芝的胆识,于是在殿前立了一尊大鼎,里面盛了几百斤油,下面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精选了一千名身高体壮的武士,执刀在手,站在宫门到大殿通道的两旁。一切准备好之后,他派人去召邓芝入见。邓芝一见这阵势,当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在刀阵中从容而行,直至殿前。鼎下火势正旺,鼎中热油沸腾,周围的武士个个摩拳擦掌,装模作样要对邓芝动手。邓芝神态自若,挖苦孙权说:“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

此时,如果邓芝拿出不要命的莽汉精神往鼎里跳,孙权只能放下架子派人拦住他。毕竟,这是事关外交的事情,双方又没有私人恩怨,搞出人命来只会引发外交纠纷。孙权听了邓芝的话,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于是令武士撤鼎退下,然后请邓芝上殿,并待之以上宾之礼。

只有当一个人自认为高于对方,并处于优势地位时,他才会想通过考验察看对方是否忠诚。假如对方通过了考验,他就会放下心来,如果通不过考验,则证明他有阅人之智。可是,被考验者的感受可就不同了,只要是正常的人没有谁愿意被人怀疑试探,因为这太伤自尊了。信任本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不是通过单方面考验建立起来的。假如被考验者安于这种不平等关系,彼此到也能相安无事,如果被考验者不满意于这种不平等关系,后果就会很严重。发觉别人对自己不信任,一般人的正常反应是不和对方继续玩了,大家一拍两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