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人意料,文章深意

赵昱听了两人的对话,突然插口道:“你们对民间之事了解得还不够全面,不过,这名考生的这个解释,是去除种种因素后最极端的状况,但也说出了商人囤积粮食对农事的坏处!”

赵昱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这道寒芒令张轲、罗山二人一惊,他们突然想到,眼下京城内的诸多商贾,仗着身后背景,囤积粮食,要逼迫新法的局面。

一瞬间,张轲、罗山心中都生出这么一个想法:“莫非这个考生是在投机?”

紧接着,张轲开口道:“这名考生既说出‘贵贱皆伤农’的说法,莫非已有解决之法?莫非是要抑商?”

这话一说,罗山面色大变,要知道,大明对商贾的态度还是很开明的,连反对变法的旧党,对于商贾也多持肯定态度,当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商贾牵扯朝中利益。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考生持着抑商的念头,前程很可能受到影响。

说完这句,张轲继续看了下去,他对这个考生很是戒备,准备再找文中的一两观点作为破绽,但没想到这一看,竟是渐渐沉浸。

郭臻这片杂文不见多少华丽辞藻,多是描述升斗小民的生活,用简单的话语去记录他们经历的杂事,放在平时,在场的三人没有一个人有闲心去关注这等文章。

但面前的这一篇言之有物,看似琐碎,却有一根清晰的脉络在维系,更不断点出一个个现象。

与张轲想的不同,文中不仅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反而描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如物价上升、铜钱减少、苛捐杂税、土地兼并……

越看,越让人有种毛骨悚然之感,当真是弊病百出。

之所以会有这等效果,盖因里面的内容,非是杜撰,而是源自郭臻前世的经验,结合今世赶考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每一点每一滴都有真实依据,处处自洽,配合上文中几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等三人看完之后,居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张轲吐出一口气,语带怀疑道:“这考生是何来历,怎么可能知晓这么多事?”

罗山则沉默不语,他投靠新党,虽有政+治志向方面的考量,但主要因素还是为了权势,可看了这篇杂文后,投机念头居然淡了几分,生出了几丝变法图强的想法。

至于赵昱,则是微微眯眼,露出思索之色,过了好一会,才出声道:“这篇杂文,定要给圣上看一看!”

这话一说,张轲陡然色变,知道赵昱有了决定,这杂文之中蕴含朴素之感,感染人心,如果让皇帝看到,必有巨大影响,不得不防。

但张轲不方便反对,只能说道:“赵次辅,文中所言有待考证,贸然呈给圣上,有些不妥,再说,这考生并未给出解决之法,又有映射之嫌……”

赵昱看了他一眼,冷声说道:“如果一个考生都能给出解决之法,还要我等做什么?”

这句话已经算是语气很重了,张轲理智的闭上了嘴巴,赵昱也不理其他,翻开了考卷的最后部分,即策论。

这次会试,赵昱半途出手,抢下主考官一职,为的就是选拔人才,经义、墨义且不论,那杂文也只是投石问路之举,为的是摸一下考生的底,真正的重头戏,还在策论。

策论,推而广之,近似施政纲领。

一般的考生没有相应经验,写出的策论必有缺陷,却能透露出心中所想和政+治倾向,即便是揣摩主考官的心思、投其所好,但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又如何写出能打动主考官的文章?

如今,在场众人当中,只有少数人知道这考生的真实身份,看了杂文,对于策论部分,有着不同的看法。

只是,经过了杂文侵染,难免心中沉重,对策问部分也有了自己的猜测,认为会和杂文一脉相承。

赵昱心中暗暗感慨:“如果郭臻一味去找弊端,也算有些能耐,但毕竟难见才干,不好划入三甲。”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昱凝神去看,入目的是四个字“利可言乎?”

短短四个字,却好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赵昱的心头,令他沉甸甸的心中生出一抹光亮。

与之相对,张轲和罗山看了‘利可言乎?’这四个字,心中齐齐一跳。

张轲眉头一皱,语气严肃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至圣先师都承认的事,岂能轻易言利?”

话刚说完,张轲注意到罗山略感意外的神色,不由一惊,想到策论核心,声音顿时小了许多,却不甘心就此退去。

张轲看了赵昱一眼,见赵昱未表现出不悦之色,便继续说道:“汉代董公(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亦曾说过‘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可见道义才是正道。”

说完这一句,张轲再去看赵昱的时候,却是再次一惊,就见赵昱的嘴角竟挂上了一抹笑容!

“这……”

张轲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记忆里,这位主持变法的赵次辅,几乎是不苟言笑的代名词,时刻体现出孤高之感,生人勿近。

但眼下,就是这位赵次辅,看着那份考卷的策论,却是露出了笑容。

这篇文章内涵何等深意?

带着这样的想法,张轲顾不得继续打压,一低头,细细地端详起文章。

边上,罗山同样被赵昱的反应惊到了,有了和张轲一般的想法,压下心中反感,急忙去看文章。

自古以来,无论儒家如何去做,但对“利”之一字,都是有些忌讳的,能不谈就不谈,能避过就避过。

但郭臻的策论,开篇就点出了这个事情,就像是一柄尖刀,寒芒一闪,就捅入心窝,不见半点迂回,和读书人认知发生尖锐的冲突。

这么一看,没过多久,罗山就勃然变色,而张轲更是惊叫起来:“离经叛道,简直是离经叛道啊!”

说话间,两人的目光都落在文中的一句话上,‘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话是句引用,乃至圣先师(孔子)所言,意思是说,无论什么身份,只要递上拜师挚礼,至圣先师就会加以教诲。

这一句话从前也被常常拿出,但都是为了说明至圣先师有教无类,但郭臻在策论中引用,却是为了扣住主题—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